第89章 知音與知己
- 如夢開始的地方
- 落墨的寞
- 2036字
- 2023-09-26 06:24:52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里,每個人生而為人,都有著為人的理由,這理由可謂是做人的意義與夢想,每個人的命運又有著不同的際遇,所以改變命運的事情,從來都是自己的事情,我們不過是在感慨自己的命運的同時,感嘆他人的命運,都是愚蠢的行為,這是不可知之事,我們的科技手段與人文心理,也不過是在命運的軌跡里尋找自己的軌跡,這軌跡是恒定的,從來都不會因為我們改變而改變,生而為人,對不起,這句話,來自一部日本電影的經(jīng)典臺詞,似乎也是體現(xiàn)了現(xiàn)在我們的悲哀。
我想,我是不服這所謂的命運的,我要尋找知我心的知音知己,難道說命運的方向會指引我嗎,我是不相信的,但又不得不選擇順從,在人類的社會里,如果不融入社會,就是自尋死路,所謂的自立自強也不過過眼云煙,所以適應社會環(huán)境,將會是每個人占用人生大部分時間的事情,而命運還在運轉(zhuǎn),就像時鐘不停地轉(zhuǎn)動的意義就是我們的生命也在不停地轉(zhuǎn)動,22歲的我,活了22年的我,都將會繼續(xù)生命的延續(xù),也許命運會在23歲時結(jié)束,但我還是會與其爭斗,爭其命,斗其運,雖然注定失敗,但是感覺似乎是個了不起的事情,社會金字塔的頂端,攀爬階梯的人們,我站在底部看著人來人去,上了一層又一層,仿佛沒有盡頭,我又想到了所謂的過去。
我是男人,會愛上一個女人,從懂事開始就在思考這件事情的我,仿佛一直在思考,然而實際卻沒有什么動作,如果全部的命運都想到了,她卻沒有出現(xiàn),似乎這一切都像一場夢境,所謂夢想,也不過如此吧,這確實也是命運作怪,千千萬萬人們的智慧,如果敵不過一個人的力量,這是不可能的,但千千萬萬人們的力量,被一個人的智慧掌控,這也是有可能的,所謂知音遇知己,就是一種怪事,正所謂大道三千,一條便可通天。
從出生開始,我便是一個人了,我是有名字的,名字是父母給的,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的初心都是有時間限制的,有的終其一生都是如此,有些人從出生開始便不存在了,于此,我兩種人都不是,也在這22年里沒有遇見過,至于我的初心是否還在,我想,也許知音或知己會懂,愛一個人,是否就是愛呢,人性,人與性,到了我這個年齡,到了這個時代,都是個說不完的話題,我的命是性的產(chǎn)物?還是愛的遺產(chǎn),我想,這也是不可知之事,記得小時候哭著不要上幼兒園的我,到了小學也不怎么會哭了,說到學習,成績一直是個話題,我像身邊的大多數(shù)孩子一樣都是在幼兒園以滿分的成績升小學,在小學和身邊的少數(shù)人一樣以雙A+的成績升初中,到了初中又以總成績A+升了高中,然后我并沒有像大多數(shù)升高中的學生升入大學,這也許是所謂的命運,然而大多人所不知道的事,我從來都不是以聰明獲取成績的天才,幼兒園的我一直都是孤獨的少數(shù)者,身邊的玩伴也僅是班上的兩三個同學,如今也各走他鄉(xiāng),小學的我或許很真誠,但也很普通,就像大多數(shù)孩子,是班上不突出也不沉底的學生,一直在中間徘徊,僅僅是小學畢業(yè)前的三個月,我每天比班上的學生早到一個小時,用來學習,才會有如此漲進,掌握了學習方法的我,升初中時原來的競爭對手已遠走他鄉(xiāng),我的學習秘密自然是多花時間來學習,仿佛學習就是我的人生,所以保持了連續(xù)兩年的年級第一,這期間發(fā)生了一些事情,但我的心,早已遠走他鄉(xiāng),也許很多人不知道的事,都被我藏于心間的深處,一直不為人所知,但我又不想將其埋藏于塵土,所以,今天我會說完。
幼兒園的我無疑是戀家的孩子,這也決定了我孤獨的性格,門當戶對的習慣確實是根深蒂固的,物以類聚,班上的同學自然也是如此,我是害怕上學的,在那時。小學的我已不再為上學哭泣,但我無疑是自卑的,也許我身邊的親人很羨慕我的童年,現(xiàn)在我可以告訴我的親人們,上天是公平的,當擁有的和未曾擁有的,都只是我們看到的表象,在那時,我所羨慕的東西遠超現(xiàn)在的我。初中里的我,只知道學習是能改變很多東西的我,只是在不停學習的我也愛上了電腦這個東西,在網(wǎng)絡的沖擊下,我的心態(tài)自然會有所改變,有時候,會懷疑人生,有時候,會想放棄所有。
我是否后悔過?我曾無數(shù)次追問過自己,22歲的我無疑是失敗的,仔細數(shù)數(shù),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已不是手指能數(shù)得清的數(shù)了,我又是幸福的,高中的我無疑會是人生中起伏比較大的一次波折,歷經(jīng)磨難,終是挺了過來,毫無疑問,大難不死,必有后福我是不懂,但獲得了多少我想我是清楚的,但終是錯過了許多,這是不曾改變的,也不會再改變了。
從幼兒園到高中期間,收到過一些來自親人、朋友、同學的書信和字條,你們所知道的,你們所不知道的,今天都將會知道,目前所保留在家的,一共有四張信條,全是女子,有親人的,有同學的,有朋友的,但我所了解的,不止這些,但既已成歷史,我也沒有勇氣拂去這些塵埃了,也許我不曾留意,也許是我不想,但縱然有千萬理由,我們終究是錯過了,可惜我所送出去的紙條,卻給了一位對我沒有感情的女子,也許這就是命運的緣分,我們終是沒有緣分。
高中過后,便是我人生心態(tài)變化最快的時期了吧,從18歲到22歲這期間,仿佛蒼老了很多歲,面對的已不止是學生,但又大同小異,感嘆無非是是非非,知音與知己,無非一字之差,差之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