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景文看著這幾位元氣滿滿的女同學,微笑著說道:“好,等你們畢業了可以去試試。我們后期也會做動畫電影,需要原畫師。”
女同學:“導演,你可不能騙我們呀。”
何景文:“怎么會,畢業之后,去魔都找我。”
夏琳琳也主動說道:“我負責公司的人事安排,姐妹們可以加我的微信,到時候聯系我。”
“好啊,好啊。”幾個女同學非常激動,挨個添加了夏琳琳的微信。
完事后也不好再過多打擾,說了聲拜拜,就回到了各自座位上。
晚上回到學校之后,還發在快音上發了視頻,狠狠地夸了何景文一波。
這也讓何景文在學生群體里邊,小火了一把。
很多在校學生,都跑到夏琳琳發的那條關于何景文拿捏攝影指導的視頻下邊,調侃著說在線求工作。
“親愛的導演,您還缺不缺分鏡師,我最會‘師’了。”
“導演我要應聘做生活秘書,別逼我跪下求你。”
“導演,你這么帥,晚上可不要單獨出門啊,會被女流氓尾隨的。我昨天剛跟丟一個。”
“……”
隨著網友們的各種花式評論逐漸增多,視頻越來越火,何景文也被大家稱為“華夏最帥導演”。
很多劇組工作人員也看到了何景文的視頻,還在劇組住的酒店里邊討論了起來。
一直在房間研究《天若有情》劇本的李南溪聽到些動靜,也打開快音看了看。
看到了何景文那條視頻,以及下邊那些搞笑評論,莫名的嘴角流露出一些笑意,還專門把視頻發給了沈蘇蔓。
沈蘇蔓回復了八個字:“歪門邪道,不務正業。”
李南溪笑著說道:“這是劇組工作人員上傳的,可不是他自己哦。他火了,電影也會跟著火,我這次投資很成功,嘻嘻。”
沈蘇蔓:“片子質量不好,再怎么炒也沒用。”
李南溪:“片子質量很高的,我看過粗剪了,真的很好。等成片兒出來,你肯定會喜歡。”
沈蘇蔓還是很傲嬌:“我不看商業片。”
李南溪:“你肯定會喜歡的。”
沈蘇蔓:“我不可能喜歡。”
李南溪:“小心后悔哦,蔓蔓。”
拍攝還在繼續進行,等到臨近殺青,徐正來了。
何景文沒有著急安排他的戲,而是把他領到跟組剪輯師的房間,先讓他看了些剪輯好的片段。
徐正看完,樂得拍手鼓掌。
《瘋狂的石頭》這部戲,最有趣的一點是,角色之間彼此不知道對方的身份,從而鬧出了很多誤會。
比如說,電影中的包世宏負責守護翡翠,道哥等人是想偷翡翠,按理說,兩撥人是水火不相容的。
但是,因為他們兩撥人都不知道對方是誰,恰好也都在夢巴黎賓館租了房子,恰好又是鄰居,他們竟然對對方都很友好。
觀眾通過上帝視角來看他們,就有一種在玩狼人殺時做法官的快樂。
徐正原本看劇本,只是覺得很多橋段有點意思,會是個及格的喜劇片,僅此而已。
但是沒想到,加上人物的表演,音樂和鏡頭的節奏變化,喜劇感和代入感直接拉滿。
越發覺得這片子要爆。
他看著何景文說道:“導演,我的資金已經從股市撤出來了,我再追投一百。”
他是個非常精明的人,商業頭腦比他的演技還要高明。
何景文則是說道:“徐老師,不好意思,已經沒份額了。”
徐正的臉上露出了遺憾:“這樣啊?”
夏琳琳在旁邊嘲諷了一句:“之前讓你投你不投?那會兒你肯定覺得文哥是新人導演,拍得好不到哪兒去。”
徐正也表現出很真誠的一面:“說實話,文導,我真沒想到你的鏡頭運用這么成熟。我也看過不少年輕導演的片子,有的劇本寫得挺好,但是用鏡頭語言表現出來,根本就不像樣,甚至還沒看劇本有意思。”
沒拍過電影人都覺得,只要劇本好,故事好,電影就一定好。
但其實,劇本和故事只是電影的一環。
如果沒有好的表演,好的鏡頭,好的攝影,好的燈光,好的化妝,好的服裝,故事再好也是爛片。
好導演就是要把所有的元素都綜合在一起,揉成一部好電影。
恰好何景文非常擅長這件事情。
徐正越看越覺得有意思,忍不住感慨:“單看每一個鏡頭,似乎平平無奇。這美術、化妝、布景,甚至有些粗糙,但是放在一起,就是覺得合適,好看。文導,有東西啊。”
坐在旁邊的黃博也是微笑著說:“您說到點上了,咱倆的想法一樣。”
“這就是我的拍攝理念,一切服務于故事。”何景文微笑著說道,“對商業片而言,最重要的是故事。所以我們的服裝、燈光、攝影都要服務于故事,而不能夠搶故事的戲。我也看過一些片子,有些導演把鏡頭拍得非常漂亮,非常精致,但是跟電影的敘事風格根本不搭,完全就是在舍本逐末……”
何景文滔滔不絕地講,夏琳琳、黃博、徐正三人像學生一樣,邊聽邊點頭。
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心里想法不一樣。
徐正想的是:“我得跟文導多接觸接觸,學一些有用的導演理念,回頭我也要做導演,多拍些爆款喜劇,賺大錢。”
黃博想的是:“媽的,必須得抱緊導演大腿,爭取成為導演御用男主,然后拿影帝,再走國際路線。”
夏琳琳內心樂開了花:“我文哥也太帥了吧,感覺他渾身都在發光呢,BlingBling的,嘻嘻。”
徐正原本來拍這部戲的是玩票的心態,看完何景文拍的片子以及對電影的闡述,立即就端正態度,開始抱著學習的心態,投入到工作之中。
他也算是這個草根劇組最大牌的演員,但是一點兒脾氣都沒有,完全配合何景文。
何景文讓他怎么演他就怎么演,并且跟其他人也相處得也很愉快。
劇組不少工作人員都小聲地討論:
“我之前聽說徐老師的脾氣不是很好,還在劇組里罵過人呢。我看吶,就是謠言。”
“有沒有可能他脾氣真的不好,只不過是碰到了咱們導演,不敢發脾氣呢。”
“咱導演真就是定海神針啊,有他在,整個劇組沒人敢作妖。”
“文導以后絕對能成為大導,他拍戲的時候,又認真,又從容,不服都不行。”
“關鍵是人長得還帥,形象還好。”
“唉,我只恨自己長得太丑,身材也不行,要不然晚上我就去敲文導的門。”
“姐,咱先把嘴角的口水擦擦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