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回來時的十三人,劉備乘車,張飛關羽他們騎馬,一行不算浩大的隊伍第一站繞路走了中山郡。
他們可沒忘讓蒲公打造兵器的事情。
蘇雙在城外迎接,知道劉備時間緊迫也沒有讓他入城,兩邊匯合直接去了蒲公家,幾天前蒲公就傳信兵器打造完成了。
蒲公見幾人來后把他們領進院子,折返三次才拿出了一短兩長三個木盒。
短盒打開是一長一短兩柄寶劍。
說是短劍,也有三尺四寸,劍體八面,劍身通體烏黑如墨,劍脊有著華貴的金色紋路,劍鋒雪白,細看卻有連續不斷的云紋。
長劍全長三尺七寸,同樣八面,不同的是劍身呈金色以墨紋裝飾,其余的與短劍相差不大。
再說長刀,刀長一丈二,刃長三尺,通體用鑌鐵打造,刀刃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云紋自成一條游龍,桿長九尺,烏黑無光,滿是如龍鱗一樣的細小凸起,尾部是一節四棱矛鐏。
最后是長矛,矛長一丈八寸,刃長二尺八呈波浪狀,矛尖分叉如同蛇舌,桿長八尺細看之下表面卻是一個個圓形凸起組成,尾部有一節螺旋狀的矛鐏,長矛通體呈淡青色也是完全用鑌鐵打造。
同樣的鐵胚卻造成了不同顏色的武器,當真神奇。
蒲公指劍說道,“短劍名為藏鋒,重十二斤三兩,長劍名為重光,重十四斤整。”
說完,他意義難明的看了眼劉備,又扭頭看向關羽,接過長刀后耍了一套夜戰八方說道,“冷艷鋸,重八十二斤,因你身高拔群,力大無比,所以這柄刀不管是步戰還是馬戰都適合。”
又拿過張飛的長矛抖動出蜂鳴說道,“丈八點鋼矛,重六十八斤,按照你的身高,步戰的時候盡量少用。”
三人撫摸著自己的兵器愛不釋手,劉備更是抽出雙劍耍了一套王家劍術,至于好賴嘛,反正蒲公是不屑的。
看向關羽和張飛二人,蒲公又拿出了兩本圖冊分別交到他們手里,“這是我隨手畫的,愛看不看。”
傲嬌的不行。
這可不是什么‘隨手畫的’那么簡單,兩本圖冊是蒲公以自家數百年鑄劍的經驗分別為二人設計的招數,后面還附帶了呼吸調節的方法,說是武功秘籍也不為過。
劉備連忙問道,“我呢?”
蒲公翻了個白眼說道,“王家劍術落到你手里已經是蒙塵了,你還想咋樣?”
劉備語塞,悻悻然笑了一下同張飛關羽一起對著蒲公深拜,“多謝蒲公。”
蒲公心安理得的受了,然后看著劉備說道,“錢呢?沒錢你可帶不走這兩把劍。”
劉備笑道,“怎敢拖欠蒲公。”
蘇定方拍拍手,門外八個壯漢抬著四個木箱子走了進來,來回兩趟才停下。
蒲公撇撇嘴,顯然對這一萬金并不看重,揮手如趕蒼蠅說道,“拿了東西就走吧,別煩我了。”
三人對著蒲公回屋的背影又是一拜,出門后,劉備就把雙劍掛在了腰間,雖然重,但也是真的威風。
蘇雙終于在他身上看到點少年人的模樣,心里反而踏實了。
“定方兄,我就不謝你了,咱們兄弟二人友誼天長地久。”
蘇雙拱手道,“這是自然,不過玄德還需稍等一會兒,我還有禮物要送你。”
“這…”劉備不好意思了,又是借錢又是送禮的,自己還什么都沒給蘇雙做過呢。
“玄德不必如此小女兒作態,你我兄弟還計較這些做什么。”
“那劉備就愧領了。”
不多時,三個家仆牽著一黑一白一紅三匹寶馬跑了過來,匹匹長丈余,高八尺,步伐輕便似騰虎。
“好俊的戰馬!”
張飛湊上前撫摸那匹黑馬,沒想到它頭一昂打了個響鼻躲開了,張飛哈哈大笑道,“大哥,我喜歡這匹黑馬,烈性。”
關羽意動,他看上了那匹棗紅馬,扭頭看向劉備,見他點頭才跑過去撫摸,紅馬與黑馬同樣的羈傲,甚至對關羽張嘴了。
蘇雙笑道,“這三匹馬是我托慕容場主精心挑選的,原本是作為馬場的種馬培育,求了他好久才答應給我,沒騸過,所以性子烈了些,但都是好馬,如今三歲正是可以乘騎的時候。”
劉備拱手道,“定方兄費心了。”
“玄德不如試騎一下。”
“也好。”
劉備走上前,那白馬開始躁動起來,旁邊馬師說道,“郎君小心些。”
“不礙事。”劉備到了跟前沒急著上手,鄭重的對白馬拱手道,“馬兄,劉備不才,但你跟著我卻也不會辱沒了你,若是你愿意跟隨就讓我乘騎,若是不愿意…老子閹了你。”
神一樣的轉折讓馬師措不及防,連白馬都忘了呼吸。
劉備趁機翻身上馬,那白馬頓時暴躁的前蹄昂起嘶吼,幸好有馬鞍才不至于將劉備甩出去,可也不好過,白馬前蹄落地頓時狂奔、蹬跳起來。
這個時期還沒有馬蹬,劉備只能用雙腿夾住馬腹部伏在馬背上用雙手環住馬脖子,突然的重量加上身體上的束縛讓白馬非常不舒服,狂奔著就跑了出去。
關系劉備安危,張飛和關羽翻身上馬,紅馬和黑馬正要發狂的時候,兩人雙腿用力一夾駿馬就安靜了下來,可比劉備輕松多了。
“駕!”
三騎絕塵,小半個時辰后才返回,回來時白馬已經被劉備降伏,溫順的沒了剛才的暴躁,張飛二人跟在后面忍不住發笑,也不知道是為什么。
劉備回頭瞪了他們一眼,“不許說出去,不然饒不了你們兩個。”
張飛笑道,“大哥放心,我是絕對不會告訴別人你…哈哈哈。”
關羽也忍著笑,誰能想到劉備被顛下馬背后居然真的拔劍握住了白馬的那東西呢,而白馬又頗有靈性的慫了,這樣的馴馬方式真是前所未聞。
下馬后,劉備拱手道,“多謝的話我就不說了,定方兄,咱們后會有期。”
“三位賢弟,后會有期。”
…
中山郡出來后轉清河,到黎陽過河走白馬道一路經定陶、徐州、都陽、下邳、吳郡,最后到會稽郡。
一路走來用時兩個月,連換三次馬日夜不蹉才趕在五月十五前抵達。
其實還有條水路,從北海乘船一路南下至少可以快一半,但劉備對這個時代的船缺乏信任,陸路翻車了還能爬起來,海上翻船了只能等死,完全沒必要走人生捷徑。
還未落腳,會稽縣的原縣令陳放(假的,實在查不到)協縣丞王勇和縣尉杜虎前來迎接,原本他在五月初就該去郡治山陰任戶曹掾的,但劉備一直不到他也不能走。
韓放對劉備可以說是望遠欲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