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陛下失德,異姓王遲早都不會有好下場的。大王性情軟弱,定會受到陛下欺辱,主辱臣死,我等絕對不能辜負先王的期盼。
因此,我打算派人出使楚國,與項羽結為奧援,到時陛下才不敢輕易動我們趙國。”
在場眾人聽到貫高這話,無不色變。
趙午說道:“國相,之前我們可是一起圍攻過楚國的,以項羽睚眥必報的性格,他會答應結盟嗎?
而且楚國現在已經南遷閩越,就算結盟成功,到時就算項羽想救,只怕也是鞭長莫及,遠水救不了近火吧。”
眾人聽后,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而貫高掃視全場一遍后,才冷笑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只要我們利益足夠,項羽不可能不答應。
我們不是有中邑、浮陽這些出海口嗎?把這地方開放給楚國貿易,必要時甚至可以割讓給楚國駐軍,項羽不可能不要。
他不是一直想回來中原嗎?那我們就遂了他的心愿。”
見眾人陷入沉思。國相貫高繼續說道:“難道你們沒看出燕國和楚國關系匪淺嗎?你以為之前薊城展示會的東西是從哪里來的?
和楚國結盟等于和燕國結盟,這樣子我們等于背靠燕、楚兩國,當今陛下就算是想動我們也得掂量掂量。”
聽到這話,在場眾人恍然大悟。
而貫高將這大逆不道的話說得如此輕描淡寫,在場眾人卻無一人感覺不妥。
只因他們都是張耳的門客,從小看著張敖長大,算是張敖的叔伯了,現在張敖不爭氣,他們自己這些長輩當然要護犢子。
只見郎中田叔出列說道:“國相,這會不會有點引狼入室,楚軍進駐趙國,到時只怕請神容易送神難,而且還會威脅我們國都。”
“我們國都邯鄲城墻那么高,怕什么?除非項羽突襲,一下子得手,不然你以為當今陛下會任由項羽吞并我們趙國嗎?而項羽也不會眼睜睜地看著漢軍攻打趙國。
在陛下有一擊覆滅楚國的能力之前,他是絕對不會輕舉妄動的,不然萬里海疆都將會籠罩在楚國的攻擊之下。
而且我們還可以限制楚國駐軍數量,在中邑外圍陳兵數萬,并筑造烽火臺,這樣子我們受到的威脅將會大大減少。”
眾人聽后,不住地點頭。
見在場沒人反對,國相貫高繼續說道:“為了讓主公血脈得以存繼,在匈奴戰事停息之后,我打算派人去一趟長安,為大王說媒。
只要大王能娶到公主,那大王的子嗣就算是有皇家的血脈了,虎毒不吃子,身為陛下的外孫,想必陛下不會趕盡殺絕吧。”
聽到貫高這話,眾人眼睛大亮,紛紛稱善。
至于趙國為了娶公主需要付出什么代價,就不在他們考慮范圍了,反正只要張敖不被劉邦殺掉,就是他們的底線。
這時,一個聲音突然響起:“國相,我們為什么不借題發揮呢?趙國現在才不過二十多萬戶,百姓勘破百萬。
這次陛下又要我們征兵三萬,這可是關系到三萬個家庭啊,加上之前那一萬多人,陛下是幾乎將我國五分之一的兵力抽走了。
既然這樣,我們還不如再征多兩萬兵馬,湊夠五萬送到前線,條件就是陛下要將魯元公主嫁給大王。”
說話的正是郎中孟舒,在場眾人聽到這話,無不頷首。
因為這樣子,一來不會違反張敖的命令,二來可以降低劉邦的戒心,畢竟劉邦有四十萬大軍在代地,與項羽結盟之前,他們絕對不敢正面跟劉邦叫板的。
國相貫高當即定下調子,派趙武、田叔兩人征集兵馬,再派孟舒提前出使漢營,而他則將加征和娶公主之事告知張敖。
當然,與項羽結盟和割讓土地之事他當然是避而不談。
張敖聽后,喜不自勝,他本來就是紈绔子弟,毫無大志,天天只希望尋歡作樂。
為了討好劉邦,他還特意派身邊的宦官出宮尋找美女,打算等劉邦班師回朝的時候送上,希望劉邦高興,能對他網開一面。
假如張耳在世,知道有這樣一個奴顏婢膝的兒子,不知道會不會氣死。
不過也怪不了張敖,誰叫自己弱小呢?弱者在強者面前是沒有話語權的。
過一段時間后,劉邦收到張敖的消息,也是十分高興,看到張敖那么識趣,自己都不用派兵去自殺了,可以光明正大地黑了趙國這五萬兵馬。
至于把大女兒嫁給張敖,他當然沒意見,因為魯元誕下的子嗣就是自己人了,自己的外孫當趙國國王,自己就可以兵不血刃地占領趙國了。
就在劉邦與趙國一班臣子互相算計的時候,項羽早早就在就帶領一萬騎兵出現在草原之上了,身為好戰狂魔的他,怎么可能不摻和一手呢?
而且為了養著這一萬騎兵,項羽算是砸鍋賣鐵了,由于南方草場不多,他還不得不將大部分騎兵都寄養在燕國境內。
至于他為什么不怕臧荼黑了他的兵馬,那是因為臧荼的命根子幾乎一直在泉州。
之前見識過楚軍的強大,一萬人幾乎毫發無損地逮著匈奴人來敲詐勒索,并且還抓了兩萬多俘虜,臧荼也是折服了。
更何況項羽手上還有他的投名狀,只要他敢反叛,自己絕對吃不完兜著走,自己的城墻在項羽面前幾乎形同虛設。
當然,不到迫不得已,項羽也不會逼反臧荼,不然最后得便宜的都是劉邦。
而常威也是第一次見到了一米多高的草,之前它還以為“風吹草低現牛羊是一種夸張的說法,現在看起來竟然是寫實手法。
就像“日照香爐生紫煙”一樣,在太陽底下真的可以看到紫煙,國畫仙鶴后面有祥云,竟然真的是飛翔,原來一切都是寫實派。”
不過項羽也是早作準備,為了避免自己在草原上迷路,他可是準備了十個熱氣球,每天放三個在上面飄著,加上望遠鏡配合,方圓數十里幾乎一覽無余。
而且每行進十余里,他們就會立一桿兩丈高的紅旗,這樣子他們就不會迷路了。
出了塞口,項羽鐘離眜兵分兩路,鐘離眜向東北方向,他向西北方向,一路掃蕩過去。
沿途的匈奴據點無一幸免,全部都被楚軍拔除。
本來項羽還想實行三光政策的,殺光、燒光、搶光。
可最后因為常威這個圣母婊發作,堅決把俘虜捉回去,這導致了不少俘虜跑掉,讓項羽未能出其不意地給冒頓一記千年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