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帳內的所有人都在注視著張喜首,屏息以待。
作為全場目光的焦點,張喜首深吸一口氣,說道:
“我家使君還請大王接受朝廷恩旨,移鎮山南西道,岐軍退出渭、武二州,交由河隴將士接管。
兩家從此劃定界限,睦鄰友好、互不侵犯。”
李茂貞聞言,冷笑道:
“張盡忠倒是好大的胃口,居然要我割讓二州。”
張喜首反駁道:
“大王此言謬矣,我家使君受朝廷冊封,兼任隴右節度使。
渭、武二州本就應該歸我家使君管轄,如今不過是物歸原主。
相較于數萬岐軍將士的生死,孰輕孰重,還請大王三思?!?
李茂貞尚在猶豫,麾下眾將卻在眼巴巴地望著他,等著他點頭同意。
嚴格來說,張承奉的條件并不苛刻。
說是渭、武二州,但割讓渭州實際上已經被河隴軍占據,單單以一個武州,為三萬將士換來一條生路,也不是不能夠接受。
不過對于李茂貞來說,對他個人的威信,卻是一個重大打擊。
一旦答應要求,放棄隴右節度使,接受朝廷冊封,等于是公開承認自己的失敗,今后再想插手張承奉收復隴右的戰事,也沒有了法理依據。
考慮許久,李茂貞終于有了決斷,他無奈道:
“回去告訴張盡忠,他的條件我答應了?!?
在場眾人,無論是岐軍將領,還是張喜首,見李茂貞同意罷兵言和,無不松了一口氣。
張喜首匆匆告退,回去稟告張承奉。
翌日,在雙方的斥候清場,確認過安全之后,張承奉與李茂貞各領十騎,在渭州城東的一處涼亭會盟。
這也是二人初次會面。
李茂貞仔細打量著張承奉,不由贊道:
“張使君少年英雄,果真是一表人才?!?
張承奉笑道:
“大王威名,盡忠也是仰慕已久?!?
二人寒暄過后,李茂貞看向跟隨在張承奉身后的桑弘志,眼中流露出一絲怨毒之色。
如果不是這個好義兒投敵,自己又怎么會落得這般處境,李茂貞對張承奉說道:
“李某有一女,正值婚嫁之齡,愿與張使君為妻,岐涼結秦晉之好。
你我兩家若是聯手,化干戈為玉帛,天下之大,何處又不能去?!?
說著,李茂貞指向桑弘志,咬牙切齒道:
“只需張使君交出這個背信棄義的惡賊?!?
桑弘志驚駭不已,雖然張承奉有過誓言,要保他的平安,可這年頭,實際上又有多少人能將信義當回事。
面對李茂貞聯姻的誘惑,桑弘志自覺如果他是張承奉,一定會答應下來。
正當桑弘志驚慌失色的時候,還有一人,同樣神色大變,正是跟隨張承奉前來會盟的龍突騎。
龍突騎預料到張承奉會成就一番事業,可沒想到對方崛起的速度居然這么快。
今時不同往日,在張承奉的勢力急劇擴充以后,肅州龍家對于張承奉而言,已經沒有過去那般重要,這也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若是張承奉答應與李茂貞聯姻,龍姬又如何能夠與岐王之女爭奪正妻之位。
就在二人焦急萬分的時候,卻聽張承奉婉拒道:
“大王好意,張某心領,只是今日我能僥幸與大王罷兵言和,桑弘志功不可沒,我又怎能卸磨殺驢。
況且,張某已有妻子,龍家之勢不如大王,但張某攻拔甘州,岳翁出力甚多,豈可富貴易妻,還請大王諒解。”
桑弘志與龍突騎聞言,動容不已,尤其是桑弘志,仿佛是在絕望中瞥見了一縷曙光,內心對張承奉感激涕零。
李茂貞見張承奉不為所動,只得長嘆一聲:
“罷了,既然張使君顧念夫妻恩義,李某也不再強求。
只是我那不成器的侄兒還在渭州城中,不知張使君如何才能將他釋放?”
張承奉看了一眼身后的桑弘志,回頭道:
“張某不求贖金,但愿能夠與岐王換回桑弘志的家人?!?
李茂貞斷然拒絕道:
“不屠此賊全家,何以警示部眾!”
桑弘志憤恨不已,正欲面諷李茂貞,卻被張承奉瞪了一眼,只得忍氣吞聲。
張承奉對李茂貞道:
“桑弘志投效在我的麾下,早已將家人的生死置之度外。
若是大王執意要殺他的父母妻兒,還請大王稍候,我現在就命人將大王的侄兒烹飪,還大王一碗熱羹。”
李茂貞須發皆張:
“你敢!”
面對李茂貞怒目而視,張承奉毫不退讓:
“大王興師伐我,張某尚且不懼,豈會害怕言語威脅!”
李茂貞見不能使張承奉屈服讓步,只得收起了怒容,張承奉見狀,繼續勸說道:
“料想以大王在鳳翔軍府的威望,有的是辦法警示下屬,又何苦讓侄兒白白賠上性命?!?
說著,張承奉不容李茂貞商量,決絕道:
“大王若想贖回李繼筠,唯有送回桑弘志的家眷。
人質朝至,王侄夕返,別無他法?!?
李茂貞無奈,只得答應下來。
二人在涼亭擊掌盟誓,兩家約定,張承奉提供一部分軍糧,放開道路。
而李茂貞則放棄隴右節度使,割讓渭、武二州,岐軍勢力從此退出隴右。
同時,以李茂貞的侄兒李繼筠換回桑弘志的家人。
分別時,李茂貞向張承奉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莫非張使君就不怕我回到鳳翔,整軍再戰?”
張承奉認真道:
“西川節度使王建正在急攻東川,東川節度使顧彥暉不過是個庸人,仰賴其兄的遺澤,才得以受封旌節,又怎會是王建的對手。
大王若不加以干涉,東川早晚必入其手。
既得二川之地,王建定會貪圖大王的山南西道。
大王若要背盟而攻,我自然不會束手就擒,只恐大王奪回了渭、武二州,卻又被王建襲了身后。
我料定,大王回去之后,必會整軍備戰,卻不是發兵隴右,而是南下干涉蜀中的戰事?!?
李茂貞苦笑道:
“后生可畏?!?
李茂貞在隴右丟了面子,必然要從其他地方找補回來,如今與張承奉罷兵言和,兩川又在大戰,正是南下的好時機。
若是撕毀與張承奉的和議,執意奪回渭、武二州,放任王建吞并東川,將來必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