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嫌隙
- 三國:家父曹孟德
- 小杯楊枝甘露
- 2158字
- 2024-05-22 00:30:00
曹昂從未隱藏過身份,也隱藏不了。
因此小娘子的一番行為中,究竟有幾分真切幾分功利,便不得而知了。
曹昂從不吝嗇以最大的惡意揣測他人。
這是他在前世,自學的保護自己的方法。
不過,時間終會揭開一切迷霧。
對曹昂來說,這只是件微末小事,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
次日。
在一頭老黃牛的拉動下,曹昂推著木工連夜打造的曲轅犁,緩慢翻松著田地。
半日時間一晃而過。
等到正午時,渾身酸軟的曹昂站在田埂上回頭看去,驀然發現區區一上午時間,竟然翻動了足足半畝耕地。
相比于之前五天兩畝的結果,使用曲轅犁后,耕地效率竟然提高了兩倍不止。
曹昂深吸一口氣。
雖然耕犁的改動是自己提出來的,但他還是有些不可置信。
須知,漢代耕種是需要跟老天爺搶時間的!
春雨貴如油。
所以春季播種,一般都要趁著早春開凍后,墑情較好的時節進行。又或者趁小雨后接住底墑而播種。
無論哪種情況,時間都不充裕。
可偏偏這個基本依靠人力、畜力耕種的時代,又有著許多影響耕種的變數。
故而春耕時常無法盡善盡美。
春耕一旦受到影響,那糧食收成必然減產。
糧食的重要性無需多言。
難怪木工一大早就帶著還沒有徹底完善的曲轅犁,火急火燎地來找自己。
必然是昨夜嘗試后發現效果顯著,不敢怠慢。
這已經不僅僅是農具了,更是戰略層面的武器。
木工可能想不到這么遠,但不妨礙他意識到曲轅犁的重要性。
涉農無小事,對任何時代都是一樣的。
“先把它拆開,然后再收起來。”
曹昂收斂笑意,將手里的曲轅犁交給侍立一旁的曹衛,神情嚴肅地吩咐道:“下午連同我的親筆信,派人一起送到父親手上,盡快!”
曹武懔然應諾。
蛇丘縣今年的土地翻新時間十分充裕,用不到曲轅犁。原本安排屯民翻松耕地,就只是想給剛剛安置下來的黃巾俘虜們找些事做。
人一空閑,就會生事,更何況對新家、新環境、新鄰居都十分陌生的黃巾流民們。
而且這種農具只有數量較大時,才能顯現出威力。
而大量的生產,則需要時間。
把它送到曹操手里,才能發揮其最大的價值。
“你制作農具有功,賞三千錢。”
木工必然是要獎賞的。
而后曹昂話鋒一轉,環顧左右,森然道:“今日所見,所有人不得泄露半分,違者殺無赦。”
......
下午。
曹昂的信還沒寫完,州牧府派遣的信使,反倒跟前來匯報軍務的典韋一起走了進來。
信是曹操命身旁書佐所寫,說了兩件事。
其一,長安方面任命的兗州刺史金尚,被擊敗于上任途中,南奔袁術。
其二,曹操已經正式決定將兗州治所從山陽郡昌邑縣遷至濟陰郡鄄(juan)城。州牧府大大小小的官吏以及家屬,均會在來年正旦前搬到鄄城。
前者很正常。
如果護送金尚上任的區區三千士卒,能打贏士氣正旺的曹操,那才叫離譜。
后者則顯得有些不同尋常。
按照之前得到的消息,冀州希望兗州治所就放在東郡的。
雖然比起昌邑城,鄄城更靠近冀州的治所鄴城,但其位置仍然處于黃河以南。
一旦州牧府及官員家小搬到鄄城,那么兗州的政治中心將會直接脫離冀州的勢力范圍。
黃河,將成為二者之間絕佳的分隔線。
而且信件結尾時,簡單提起了一件小事:在曹操已經就任兗州牧的前提下,袁紹卻表任前者為兗州刺史。
這是極不正常的做法。
眾所周知,州刺史的地位、權力,遠遠無法跟州牧相提并論。
從大義上講,州刺史對州內的郡太守只有檢察權而無管轄權,反而郡太守則是毫無爭議的一郡之主君。
但是無論從什么角度看,州牧都是郡太守的直接上級。
按照漢代盛行的二元君主制,這就產生了一個恐怖的結果。那就是作為郡太守君主的本州州牧,就是當之無愧的一州之主。
可以主宰一州大小事務的實權諸侯。
袁紹此舉,等于說是給曹操降職了。
而且是在曹操平定兗州戰亂的情況下。
顯然,袁紹對于曹操的忌憚已經表現在了明面上。
二者之間,嫌隙已生。
好在,無論對于長安的朝廷、還是盤踞南陽的袁術來說,排在首位的勁敵仍然是袁紹。
誰讓他出身汝南袁氏,而且還是討董聯軍的盟主呢?
朝廷能派“京兆三休”之一的金尚金元休來兗州摘桃子,怎么可能放任冀州不管?
袁紹的麻煩還在后頭呢。
這種情況下,冀、兗二州必然還能夠維持住盟友的身份。直到二者之中有一方在戰略上取得顯著勝利。
譬如袁紹占據幽州,譬如曹操占據徐州。
讀完信件,曹昂索性將對于這兩件事的所思所想以及曲轅犁之事,一并寫在了回信里,讓信使直接帶了回去。
“子固怎么如此疲憊?昨晚沒睡好?”
曹昂處理好回信,將目光轉向一臉疲憊的典韋身上,有些詫異的問道。
“正要稟報主公。”
典韋的聲音洪亮依舊,拱手行禮道:“昨日傍晚,遂鄉下屬龍崗里和葛坡里的屯民因水源產生糾紛,引發大規模械斗。”
曹昂眉頭一皺:“可有傷亡?”
“七死二十傷。”
典韋有些自責:“若是臣下早些時候趕到,應該不會出現這么多傷亡。”
“遂鄉地處本縣西北角,距離軍營太遠,子固能將死亡人數控制在個位數實屬不易,無需太過自責。”
曹昂擺了擺手,忽然抬頭看了一眼典韋,若有所思地問道:“此事既然已經處理好,那子固前來找我定然有其他要事?”
“主公明鑒。”
一夜沒睡,典韋的嗓音變得有些沙啞:“遂鄉的這次械斗,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兩鄉的青壯男子太多。盡管薛縣丞已經布置了許多活計,可仍然有相當一部分人無所事事。不只是遂鄉,其他鄉里也是如此。”
“你擔心其他地方也會發生械斗?”
典韋正色回答道:“正是如此!”
“此言有理。”
曹昂微微頷首,明白了典韋此行的目的。
好在他早有對策,倒也不覺得艱難。
雖然比預計的早了幾天,但也無所謂了。
“子固,你帶人到各個屯點選拔身強體壯者一千人,組建青壯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