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一個人間清醒——劉備
- 三國:這才是豪華陣容!
- 落寞的花生
- 2459字
- 2023-09-07 16:09:39
大家內心很清楚,各路諸侯都不是曹操的對手,早晚有一天會被曹操滅掉。
之前的袁紹,實力比曹操強大太多了,他都打不過曹操。
袁紹還是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
就連當年如日中天袁紹都不是曹操的對手,更不用說現在的各路諸侯了。
劉表?他年老昏聵,連袁術都比不上。
孫權?和劉表五五開。
至于劉備,他現在寄居在劉表的地盤,兵少將寡,連諸侯都算不上。
可以說,當前的各路諸侯,在曹操面前就是一群散兵游勇,只等著被收割的份兒。
以前的曹操對抗袁紹是以弱敵強,而現在各路諸侯對抗曹操,也是以弱敵強。
局勢反轉過來了。
人們都不相信,以前能以弱勝強的人,會被別人以弱勝強了。
十個人恐怕有九個人都會認為,曹操將來必定會一統天下。
因此他們覺得現在投降曹操,不丟臉!
“老爹啊,恐怕你做夢都想不到,明年的赤壁之戰,曹操還真就被人以弱勝強了。”劉賢心中想道,“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居然夢幻般的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曹操?!?
“而實際得到零陵的人是劉備,而不是曹操,更不是孫權?!?
“如果你知道零陵最終不是曹操得到,你也會退而求其次認為是孫權搶了。你絕對想不到,最后得到零陵的,居然是現在連諸侯都算不上的,織席販履之輩的劉備。”
“當然這也怪不得你,畢竟你沒有看過《三國志》或者《三國演義》”
“現實超出了所有人的猜想,非常夢幻?!?
“老爹,投降曹操并非明智之舉?!眲①t知道歷史,歷史上零陵并未被曹操所得,所以投降曹操并不明智。投降了曹操之后還要二投劉備,讓人覺得反復無常。
而且投降曹操傳出去之后,還會落得個不忠不孝的名聲。
劉備宣傳的口號是漢賊不兩立,打造的是漢皇后裔人設。
所以他對投降過曹操的人,絕對不會重用。
因為這和他宣揚的東西不符。
就算為了自己仁義的人設,劉備表面上不說什么,暗地里也不會給投降過曹操的人實權。
“不投降曹操,還能怎么辦?”劉度問道。
“到時候看情況而定?!眲①t道,“畢竟,零陵的實力太弱了?!?
“現在曹操留給我們發展的時間不多了,只有一年?!?
“在這一年之內,我們要不斷的發展壯大自己。不斷的招募人才,招募兵丁,囤積錢糧。”
“這樣,就算到時候因為我們的實力太弱實在不是曹孫劉任何一方的對手,非得投降他們,也是帶資進組,也會讓他們不敢小看我們?!?
“帶資進組?”劉度不懂。
“就相當于雙方是合作,而不是單方面的投降?!眲①t道。
“我兒有見地!”劉度感嘆道。
語氣一轉,皺起眉頭:“只不過,以我們零陵的條件,恐怕招攬不到什么人才和兵勇。”
“零陵地方雖然算不上貧窮,但也絕對算不上富庶。因此我們父子,給不了那些人才太高的俸祿,給不了他們大宅子?!?
“此外,為父名不見經傳,又不像劉備那樣仁義播于四海,能吸引人才主動投奔……”
也就是說,劉度父子二人是要錢沒錢,要名沒名。
像他這樣的普通人,做個普通富翁很合適。
想要當雄霸一方的諸侯,還是算了。
因為沒有人才會投奔他們,他們也養不起。
招攬不到人才,就沒法發展。
“零陵的情況,我當然清楚?!眲①t道,“我們的錢糧和名聲,都不足以吸引人才過來投奔?!?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發展,就只能劍走偏鋒了?!?
“如何劍走偏鋒?”劉度來了興趣。
“首先,我們要為自己打造一個人設。”劉賢道,“父親以為劉備區區一織席販履之輩,是如何做到仁義博于四海的?要知道劉備的起點,可比我們低多了?!?
“劉備是如何做到的?”劉度反問道。
“第一,他到處宣揚說自己是漢皇后裔,自己是皇室正統血脈。”劉賢道,“這是他為自己打造的第一個人設,他是漢室正統當今天子的皇叔。”
“在當今世道,人人都講忠孝的年代,皇室正統,無疑是招攬人才的最好招牌?!?
“其二,他宣揚自己的仁德?!?
“仁德也很重要。”
“忠孝和仁德這兩樣東西,都是當今社會,最主流的兩種價值觀。”
“劉備,把這兩個最主流的價值觀,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所以才有那么多人投奔他,就算不給錢也要投奔他。甚至他就利用了這兩點,把諸葛亮都招攬過去了?!?
“很多被忽悠瘸了的百姓,甚至還感動的哭天搶地。”
“不錯!”劉度聽了心中一驚,“我兒目光如炬,居然把劉備看的如此清楚!”
“所以在曹操攻打劉備的時候,劉備非要攜民渡江。就算自己被百姓拖累死,也要帶著百姓一起走?!眲①t道,“因為劉備心中比任何人都清楚,他一個既沒有錢又沒有任何背景的人,如果拋棄百姓失去了仁義這個他精心打造的根本的人設,他就什么也沒有了。”
“他就一文不值了?!?
“所以他才會那么堅持,就算被拖累死,也絕不拋棄百姓?!?
“劉備攜民渡江?是什么時候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劉度一臉茫然。
呃,記岔劈了,劉備攜民渡江,應該是明年才會發生的事情,劉賢尷尬,道,“劉備一輩子吃過無數次敗仗,攜民渡江應該是他之前經歷的某一次敗仗中發生的事情。所謂的攜民渡江,就是劉備大敗之后,非要帶著百姓一起逃走,每天的行軍速度不過三十里?!?
“原來如此?!眲⒍鹊溃翱磥硎聦嵣?,劉備攜民渡江的真正原因,并不是他不想逃的快一點。而是他不能拋棄百姓,也不敢拋棄百姓?!?
“一旦他拋棄了百姓,他一輩子精心打造的仁義人設,就崩塌了。”
“以后就不會再有人才,因為仁義二字,而投奔他了?!?
“而劉備除了仁義,好像就不剩下什么?!?
“攜民渡江每天只能行進二三十里,早晚會被敵人追上,到時候得不償失,這個道理劉備不可能不懂。他手下的謀士是如此多智,也不可能看不清這一點?!?
“然而最終劉備還是攜民渡江了,那就說明,劉備就算死也不肯失去他標榜的仁義?!?
“是啊,一旦人設崩塌,劉備就失去了立身之本?!眲①t道。
“劉備此人,他一開始就非常清楚,自己作為一介普通人,如何做才能從千千萬萬個普通人中脫穎而出,博取出位。所以他四處宣揚,說他是漢皇后裔。”
“其二,他知道自己無論如何也要堅守自己的人設,就算天塌下來,也不能讓自己的人設崩塌。所以他攜民渡江。”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怎么做,才是最優選擇?!?
“可以說,劉備,才是歷史上,第一個真正的人間清醒。”
劉備是第一個人間清醒?
劉度聽了心中一驚,世間有人說劉備真仁義的,也有人說劉備虛偽的。
也有人評價劉備說他屢敗屢戰的,精神值得學習的。
把劉備評價為人間清醒的,自己的兒子劉賢還是第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