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燃燈古佛
- 我都成圣賢了,你告訴我是西游
- 賤斷紅塵
- 4098字
- 2023-09-19 06:00:00
對于能不能抓走巨鼎,如來與玉帝兩人都沒有絲毫懷疑。
在他們看來,這個世界上,能夠對抗他們的重寶不少,但絕對不包含鼎類法寶。
還是一出現就是九只的巨鼎,那就更不可能。
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在他們就要快抓住巨鼎的剎那,巨鼎瞬間清光大放,猛的朝著他們法力幻化的巨手撞來。
被巨鼎猛的這么一撞,直接就撞斷了他們法力幻化的大手。
甚至還不等兩人反應過來,九鼎就互相吸引,隨后九州結界就在瞬息之間,籠罩住了大唐。
兩人的法力大手隨之消散。
佛門取經的人選,那還在襁褓當中的取經人,自然也不例外。
“不好!”
隨著清光籠罩,如來立馬色變。
連佛號都來不及念叨,就見到他那原本籠罩在大唐國土上的掌中佛國,開始迅速虛化。
這種虛化速度,甚至比更改大唐時間線還要來得迅猛。
如來心中大驚,驚叫一聲不好,就陡然見掌中佛國閃爍著最后的微光,隨后徹底寂滅了。
如來趕忙收回手掌,其中一只手上神光暗淡,顯是法力消耗劇烈,一根手指不自然的扭曲,手指指尖還隱隱有著血色。而另一只手掌上的佛國,此刻也已經徹底寂滅,消散一空了。
靈山諸佛頓時大驚,連忙與如來一起看向取經人所在,卻被籠罩在大唐國土上的清光遮住,再也難以看清了。
靈山諸佛當下面面相覷,如來更是有如熱鍋上的螞蟻。
要知道西行計劃是他們佛門準備了好久的計劃,也是他們佛門現在最大的計劃。
為了這個計劃,他們前后搭進去多少的人力物力,許諾給了天庭、地府多少的好處。
但看現在的情況,分明就不是太好。
如來為了取經人順利長大,可是連掌中佛國都拿出來了,為的就是讓取經人在極短的時間內長大。
但,現在的關鍵的是取經人剛剛出生,還在襁褓之中,掌中佛國就被寂滅了。
現在他們就需要考慮怎么讓取經人順利長大了。
最起碼,如來的掌中佛國寂滅之后,靈山諸佛當中就再也沒有一個人,修煉了掌中佛國的神通了。
不要看在佛家的經典當中,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那是相當正常。
但,那只是佛經。
佛經寫出來就是給別人看的,是為了吸引普羅大眾信奉佛門而特意夸大的結果,而不是這東西就真的那么普遍。
最起碼的,就目前的靈山當中,除了如來以外,就再也沒有人能夠將掌中佛國修行有成的。
也就是說,這一下,讓佛門有些騎虎難下了。
“我佛,那清光到底是何物?居然能夠寂滅我佛神通,讓我靈山諸佛的加持都不能幸免?”
諸佛沉默良久之后,觀音方才站出來,一臉沉著的問道。
不是他們不相信看見的事實,而是靈山諸佛的實力綁在一起,就算是強如天庭,那也是需要慎重對待,小心對抗的。
但,現在他們綁在一起的實力,居然被一股清光給鎮壓了,就讓他們難以接受了。
人間不過是神佛的后花園,雖然不是任由他們予取予奪,但也差之不多。
但現在,居然出現了他們都不能抵抗的能力,就由不得他們不沉默了。
如來抬起手,看了看指尖若隱若現的血跡,隨后死死的盯著那清光籠罩的大唐,良久之后,方才嘆氣收回視線。
“我以甚深般若,觀萬物本相。那清光是九尊大鼎所成,有鎮壓一切化外神通,法力之效。不論是我靈山諸佛的加持,還是貧僧的掌中佛國,都是神通一流,尚屬法力一道,自是被其鎮壓,無法免俗。我雖察覺,意攝拿一尊,壞其結界,怎奈那巨鼎威力甚大,縱是老僧也不能敵。”
要說如來不愧是如來。
這一瞬間的變故,靈山諸佛根本就沒有看清那清光起自何處,更不要說在被清光籠罩之后,想要看清九鼎的虛實了。
但如來的法力深厚,距離那最后的境界,僅僅也只是差了一步。靜心觀看之下,還是看清楚了隱藏在清光后面的九鼎。
“敢問我佛,那九鼎是何奇物,居然有如此威力?”
觀音等人徹底震驚了!
他們都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等人聽錯了!
那威力驚人的清光,他們還以為是居于長安的神秘人搞出來的,但現在如來居然說是九尊巨鼎發出的?
僅僅九只巨鼎散發出的清光,居然擋住了他們靈山諸佛,這簡直就是開天辟地以來第一笑話。
但看如來那認真的表情,靈山諸佛又沉默了。
要是別人說出來的話,他們還可能會反駁。
如來說出來的話,他們根本就沒有反駁的可能。
眾所周知,佛門的教義當中就有著一句‘出家人不打誑語’的話。這不但是寫在佛經中的佛語,也是佛門修行之人神通的底層邏輯。
要是如來說謊了,那么他就不可能還保有實力。
就像是當初對賭孫猴子的時候,如來也只是避免了正面回答,而不是直接欺騙說謊。
但也正是因此,諸佛沉默了。
他們靈山諸佛,居然連九尊巨鼎都沒辦法對付,那還怎么讓取經人在規定的時間內上路西行,求取真經?
但不想辦法又不行,他們已經投入了這么多,要是就此放棄的話,他們自己又不會甘心。
而且,如來的二弟子金蟬子可才剛剛轉世成功,降生成了取經人呢!
為了配合西行計劃,金蟬子可是將一切都封印,甘愿冒胎中之謎的風險降生人間,為的就是讓佛門徹底完成這個計劃的。
要是佛門不能在短時間讓他開始西行,那么金蟬子很可能就擺脫不了胎中之謎,徹底回不來。
屆時,佛門將會損失一尊強者,人間將多一江流兒。
如來沉默了一會,頗為不確定。
“那是大禹九鼎?”
要不是那九鼎非常好認,如來都會以為自己是不是看錯了。
要知道不要說是九鼎了,就算是鑄造九鼎的大禹,也僅僅只是一個凡人。
凡人鑄造的鼎器,就算是再怎么不凡,也不可能擋住靈山諸佛才對。
但現在偏偏擋住了!
搞得如來都不自信了。
“大禹九鼎!!”
諸佛無言了!
“我佛,會不會是長安的那位弄的?”
觀音試探性的詢問道。
畢竟是接觸過李滄的,對于李滄的手段也稍稍有些了解。
要說現在的大唐,有誰能夠對抗佛門,那么有且只有李滄一人。
所以,透過現象看本質,要是李滄這位人族的圣賢出手,那么一切也就能夠說得通了。
至于大禹九鼎,觀音根本就不相信憑借這么一件凡物,就能夠對抗整個佛門。
大禹九鼎名氣雖然大,但是也僅僅只是局限在人族內部。
觀音雖然也聽說過,但卻對這種凡物不屑一顧。
區區一件凡物而已,連煉制他的大禹都擋不住他們,更何況是一件鼎器,自然更不可能阻攔住他們來。
如來念了一聲佛號,沉默了一下。
“觀音尊者所言有理。只是現在取經人時間有限,我等耽擱不起。”
對觀音的猜測,如來是表示認同的。
他在心中將李滄的的威脅程度再次提高了一截,并開始在心中計較起來怎么破局。
“彌勒,你持我法旨,立即前往靈鷲山元覺洞,請燃燈古佛前來!”
如來的掌中佛國已經寂滅,算是損失慘重了。
但又不可能就此放棄,無奈之下,也就只能請佛門這一位古佛出手了。
燃燈古佛乃是佛門古佛,身份崇高,也是如來之師,為當初如來成道的引導者。
此佛神通廣大,佛法無邊。就算是如來,也很難說能夠勝得過此佛。
但此佛早已經長居道場苦修,不管佛門之事,所以等閑事情,靈山諸佛也不敢前去打擾。
現在佛門損失慘重,眼看西行計劃即將功敗垂成,如來也只能請這一位德高望重的古佛出場了。
“遵佛旨!”
此時的彌勒還僅僅只是菩薩,并不是佛陀,他想要成道,必須等待如來寂滅之后,降生于未來劫時,方才能夠成佛。
作為如來的大弟子,彌勒在如來成道的時候,就被如來定下預言,將在未來劫中,降生人間,成為佛門新的萬佛之祖。
也正是因為彌勒為如來定下的繼承人,必然在未來成佛,還是成為萬佛之祖的高位。所以彌勒在靈山的地位非常之高,不在五方菩薩之下。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原本只是菩薩果位的彌勒,卻被稱為彌勒佛祖。
此刻如來派出自己的接班人前去請燃燈古佛,可以看出如來對燃燈古佛,是相當尊重的。
彌勒自然不會掉鏈子,連忙合十,領了佛旨,隨即出了大雷音寺,往靈鷲山元覺洞而來。
燃燈古佛所居的道場,其實就在西天靈山大雷音寺的范圍內,只是因為古佛身份奇高,故此這靈鷲山元覺洞的所在,靈山諸佛一般也不來,生怕打擾了古佛的清修。
但現在佛門危機就在眼前,就算是作為燃燈古佛的弟子,如來也顧不得許多了。
彌勒領了佛旨,出了大雷音寺,不過片刻功夫,就將燃燈古佛請到了大雷音寺。
諸佛不敢怠慢,連忙排班迎接,禮佛三匝之后,欲請古佛坐上首位置。
靈山當中,如來才是現在的萬佛之祖,故此諸佛請燃燈上座,燃燈堅辭不受,只是現在諸佛有求于燃燈,那是態度堅決無比。
燃燈推辭不過,但又不愿意坐在如來的上首,無奈下,只能與如來同坐上首。
“我佛坐鎮靈山,不知因何喚來老僧?”
燃燈本來在元覺洞內清修,根本就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就被彌勒請到了大雷音寺,都來不及了解發生了什么。
如來無奈的將先前發生的事情說了,方才道出自己的請求。
“古佛神通廣大,二十四諸天更是威力無窮。今弟子佛國寂滅,無奈只能擾古佛清修,請古佛出手了!”
整個佛門當中,要說有誰修行掌中佛國成功的,那有且只有兩人,一人就是燃燈古佛,一人就是古佛的弟子如來了。
就連如來的弟子彌勒與未轉世之前的金蟬子兩人,都沒有修行成功過。
現在如來的掌中佛國寂滅,那么能夠讓金蟬子瞬息之間長大的人,就只剩下唯一的人選,也就是傳授如來掌中佛國的燃燈古佛了。
燃燈古佛皺著眉頭,極為吃驚。
倒不是他舍不得自己的二十四諸天,而是震驚于如來與靈山諸佛的實力,都被一介凡人朝廷所阻攔。
“倒不是老僧推辭!諸佛實力強大,卻被對方所阻,縱算是老僧,恐也是難有作為。”
燃燈對于自己的實力沒有盲目自信,相反很是謹慎。
如來眉頭微皺,也覺得此事十分棘手。
單單只是催動時間線,到還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此事背后存在的強者,才是這一切的中心。
如來現在很是后悔,早知道會發生現在的情況,早就應該盡起靈山諸佛,直接打上東土大唐,滅了那個人族的圣賢。
現在事已至此,如來也只能盡力找補,但思來想去,發現很難對大唐造成太多的劫難。
他們神佛本身的手段,現在對于大唐能夠起到的作用,顯得很是渺茫。
再說了,天庭才是天地的正統。
自己要是直接動手,天庭的那位會不會有著不滿,如來也著實難說。
現在佛門吃了這么大的虧,肯定是要找回場子的,但是天庭的態度,顯得很是重要!
“我佛門辟居西方,貿然插手東土之事,頗為不妥。且待我前往天庭,見過大天尊后,再行計較。”
天庭。
人間與佛門的恩怨,玉帝那是看得一清二楚。
雖然玉帝對于佛門的壯大很是忌憚,但這一次佛門付出了不菲的代價,玉帝權衡利弊之后,也只能任由佛門行動。
隨著局勢的變化,佛門受到的阻礙越來越多,讓玉帝心中暗暗叫好。
秉承著我雖然不阻止你們行動,但要是你們自己不行,那可怪不得我!
一邊幻想著佛門與人族拼一個兩敗俱傷,一邊捻著一顆葡萄放進嘴里,看仙女舞動優美的舞姿。
只是他的這種好心情,隨著九鼎結界的張開而變得極為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