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說五廟罐頭好的,自然就有說五廟罐頭不好的。
一些買不到五廟罐頭的區(qū)域聽到五廟罐頭的存在后紛紛不滿意,他們也要。
可李世民在計算了一下兩個月的運輸期限后,只得無奈搖頭。
然后李世民就咬牙給蘇盛下令,抓緊時間確認五廟罐頭的真實保質期。
還有,趕緊研究更長保質期的五廟罐頭。
如果民間因為五廟罐頭分配不均引起動亂,他就殺了蘇盛去平民憤。
面對李世民的暴力威脅,蘇盛只能接受。
要不然他也沒有什么好辦法。
五廟罐頭的熱賣讓軍方股東們激動的不行。
他們見到了回頭錢。
比軍方眾多股東更激動的是世家。
他們覺得蘇盛這孩子真不錯,給出了一個讓他們合理分享這次草原利益的方法。
和錢莊合作,真不錯。
正是因為他們的興奮,蘇盛還沒開始正式開展下一個項目時,還沒開始忽悠草原投資錢莊時,王端和柴紹就一起找到蘇盛。
二人一起來的意思很簡單,大唐的各個大世家也想分一杯羹。
并且他們已經(jīng)得到李世民的同意。
而得到同意的原因很簡單,他們已經(jīng)主動交出自己侵占的大部分土地。
當然,他們?yōu)榱俗约杭夷軌蚶^續(xù)做糧食生意,也要求李世民允許他們可以租種國家土地。
并且給出一個相對比較低的價格。
蘇盛聽到時驚呆了。
你們這些世家,如此大氣嗎?
還沒吃肉,就先交出自己侵占的土地了。
那你們下一步豈不是要交出免稅權,焚燒百姓借貸?
面對蘇盛的震驚,柴紹則笑著解釋。
“大多數(shù)世家也都同意你那國家越好,世家越穩(wěn)的說法。”
“之前不愿意交出這些東西,只是不想損失自己,補全國家。”
“現(xiàn)在有了新的蛋糕出現(xiàn)能維持住自己的損失,大家是不介意把舊蛋糕分給百姓的。”
蘇盛點點頭,理解。
他一直覺得那些長存的世家能理解他那句國家越好,世家越穩(wěn)。
尤其是像二崔、太原王、弘農楊這些家族,他們都是經(jīng)歷過兩漢時代,三國,西晉,南北朝的家族,他們應該更懂這句話。
在兩漢四百年間,幾乎沒有世家死亡。
大家一直都遵循著游戲規(guī)則分蛋糕,排排坐。
可三國亂世降臨后,世家?guī)缀跏浅膳乃馈?
強如汝南袁氏都滅亡了。
西晉大家還沒過幾天好日子,南北朝又降臨了,世家又開始成批的死。
衣冠南渡時,無數(shù)的世家死亡。
這鮮明的對比,大家都能清楚的發(fā)現(xiàn),只有國家越穩(wěn),世家的日子才好過。
和皇帝斗,總比被亂軍砍死的好。
現(xiàn)在聽到柴紹的話,蘇盛的心情越發(fā)美麗。
這證明自己走的路沒有錯,已經(jīng)有世家開始認可他。
這點很重要。
“所...所以說,世家們現(xiàn)在想通過和錢莊合作,然后在各個項目里賺錢?”
蘇盛問出自己的猜測。
王端在一旁點點頭,他今天代表的也是世家。
“沒錯。”
“不過世家們也說了,他們愿意免費出人才幫助你進行管理。”
蘇盛聽到免費出人才忍不住翻個白眼,心里很是無語。
聽到世家免費出人才,他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世家會一邊轉著項目的錢,一邊偷摸學習這個項目的運營技術,然后自己偷偷摸摸的去旁邊復制一個。
等時機成熟,把自家在項目里的人才獻祭,把國營項目擠兌掉,自己獨自霸占這個生意。
如果趕上一個廢物皇帝,甚至可以利用自己家在國營項目里的人才完成國有資產侵占。
當然,蘇盛覺得,他們最狠的手段應該是作空國營項目和國庫,忽悠廢物皇帝變賣“不良資產”。
這些想法在蘇盛腦海里僅僅只是轉了一圈,他并未說出來。
他準備之后告訴李世民,表達一下忠心。
蘇盛低吟沉思一下后緩緩道:“你們知道為什么錢莊要給五廟罐頭投資嗎?”
柴紹和王端同時搖頭。
哪怕他們兩個都各自掛著錢莊副長的頭銜。
他們兩個也不懂錢莊的戰(zhàn)略操作。
那一直都是蘇盛在進行決策。
蘇盛輕松直白的道:“就是為了忽悠草原而已。”
柴紹和王端瞪大眼睛。
這就是忽悠草原錢的操作?
這個不是還沒開始嗎?
蘇盛看二人震驚了,反而提出一個問題:“錢莊投資五廟罐頭廠的錢用的是各大商人存儲在錢莊的錢。”
“而錢莊又屬于朝廷,五廟罐頭廠一半的收益也屬于朝廷。”
“你覺得我們用的錢是朝廷的,還是那些商人的。”
柴紹和王端的CPU直接被干燒。
這超出他們的預料。
“五廟罐頭廠,朝廷一分錢也沒出?”
“反而現(xiàn)在每個月還拿著大筆分紅?”
柴紹是一點信都不愿意相啊。
在他眼里,這和空手套白狼沒有區(qū)別。
蘇盛聳聳肩。
這就是后世銀行的一個操作。
他只要讓取錢人取錢的時候有錢拿就行。
取錢人根本不會想到錢莊拿著錢干了什么。
當然,說通俗點,這就是挪用資產。
只是還的速度比較快而已。
柴紹和王端反應了一會后,柴紹突然開口道:“而你算計草原的方法就是草原人大量往錢莊投錢,然后你大筆挪用?”
蘇盛翻個白眼,你可真善良。
我像是那么善良的人嗎?
“不是,我的想法是接下來設立一個大項目,用大半年時間吸走草原四分之三的財富,然后在今年冬季到來之前卷錢跑路。”
“到時候被卷走財富的突厥肯定會打起來,那就是我們滅亡突厥的時機。”
“唯一的缺點就是有損國家名譽。”
“陛下認可這個計劃,并且讓軍方配合我。”
“陛下還答應之后會給我一筆可觀的財富分成。”
柴紹和王端驚呆了。
他萬萬沒有想到,蘇盛和李世民是奔著掏空突厥去的。
雖然這個方法只能使用一次,但這也很爽啊。
“那國家名聲怎么辦?”
柴紹想到一個問題。
卷錢跑路這事干完之后,其他國家的商人怎么還會相信他們。
旁邊一直沉默的王端突然開口道:“只要心狠一些,把周邊國家全部滅掉,誰還知道大唐干的丑事。”
“反正大唐史書上只會記載陛下開歷史先河,創(chuàng)經(jīng)濟打法,滅國還強大自身。”
王端用忌憚的眼神深深的看一眼蘇盛。
這小子心真臟。
柴紹聽了王端的話點點頭,覺得還真是這樣。
大唐的史官終究是大唐人,他們哪怕明知道這事理論上是大唐做錯了,然后大唐為了彌補錯誤砍死所有知情者,他們也不會記錄這是大唐錯。
他們只會用另外一種方法來記錄,把大唐的錯誤隱掉。
這不是他們愛李世民,這是他們愛大唐。
正所謂,我之英雄,彼之仇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