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64.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 我,城隍爺
- 好酒梅見
- 2006字
- 2023-10-04 00:02:00
下一刻,一層肉眼可見的白霧從兩人身上冒出。
兩人露出衣服外面的皮膚也迅速變紅。
李瀟的觀察力早就比以前敏銳了無數倍,更不要說他現在還是城隍爺。
他一眼就看出兩人的身形比剛才明顯不同了,高了2-3厘米,同時身上的肌肉似乎也更加發達。
李瀟瞇起了眼睛。
兩人的變化,大的出乎他的意料。
他原本以為,一年的壽命不算多,就算能變強,變強的程度也非常的微弱,可能用肉眼無法察覺。
只有當事者本人才能察覺到。
但是,現在兩人變化之大,別說是他,估計是一個觀察力稍微強一點的普通人都能看出來。
兩人皮膚的紅暈,只是持續了幾秒就消失不見。
李瀟本想開口詢問,不過沒等他開口,旁邊一直著急等待的馮順景就立刻抓著自己兩個貼身仆人緊張問道:
“怎么樣?怎么樣?你們兩個現在覺得自己有哪里變得不一樣的嗎?”
趙馬低頭看著自己的雙手,臉上露出迷惑的神色,他一時半會間還沒適應自己突然變強的身體。
倒是旁邊的趙牛低聲開口:
“老爺,好像確實有點不同,我感覺自己的腦子里面多了點東西,但是又說不清楚是什么。”
“而且,我感覺身上好有勁!”
說著,他稍微活動了一下自己的關節,頓時身體上就發出噼里啪的骨節脆響。
隨后他感覺還不得勁,快步來到城隍廟的院子中。
院子中本身就有一張石桌,以及4個石凳。
他來到其中一張石凳前面,沒有猶豫,趙牛彎下腰,直接抱起了那張石凳,看神態似乎并不算太過困難。
看到這一幕,馮順景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
趙牛一直跟在他身邊,他的身體情況是怎樣的,他自然最清楚。
雖然因為是貼身仆眾的原因,他對趙馬和趙牛還是很好的。
每天都吃的不錯,身體還算強壯,但也就比普通人好一點。
平時抬個六七十斤大米袋是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再重就需要別人幫忙了。
而眼前這個石凳,可是實心的,雖然不大,但是恐怕最少有百斤左右。
換做之前,讓趙牛來搬也不是做不到,但是強行抱起來肯定也會面紅耳赤。
趙牛低頭看著懷里的石凳,臉上也露出了驚喜的神色。
之前搬運糧食的時候,這些凳子因為堵路,他確實挪動了這些石凳。
但是,做過體力活的朋友都知道。
挪動和抱起,可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很多人能挪動一百斤的東西,卻沒法起五六十斤的東西。
李瀟看著趙牛興奮的樣子,好心提醒道:
“行了,把東西放下來吧,別把自己給砸到了。”
趙牛聽到城隍老爺的提醒,也不敢托大,立刻把石凳放回遠處。
李瀟摸了摸下巴,對著兩人說道:
“你們兩個在院子里面走走跳跳,看看身體還有沒有其他的不同。”
聽到城隍老爺的吩咐,兩人不敢耽擱,立刻在院子里面活動起來。
過了十來分鐘,見兩人皮膚開始滲出汗水,李瀟才把兩人喊停。
“說說看吧,你們現在和之前有什么不同?”
趙牛和趙馬連忙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的感受說了出來。
李瀟稍微總結了一下,他便得出了答案。
這一年的壽命,比他想的還要給力。
兩人的力氣,大概增加了30-40斤。
身上的肌肉比之前更加強壯,跑步的速度更快,耐力也更強了。
兩人甚至還獲得一些槍法和刀法的知識,只是城隍廟中沒有這兩樣武器,兩人只是用了匕首和棍子作為演示。
李瀟對于武術不太了解,也不清楚,他們獲得的這些槍法和刀法到底達到怎樣的程度。
不過,無論怎么看,這次兩人的祈愿都非常的劃算。
按照馮順景的說法,他以前接觸過一些負責押送貨物的鏢師。
兩人之前的水平,估計也就是普通鏢師的水平。
然而,現在應該已經接近,能帶領十人的鏢師小隊長的程度。
李瀟摸了摸下巴,如果一年的壽命,就能換來這么大的提高。
只要馮順景這邊,能找來100個人組成糧隊。
估計附近的山匪,恐怕就不足為慮了。
李瀟思索了片刻,心中就有了想法,他直接吩咐道:
“你最近不是在免費施粥嗎?”
“一天100斤的米糠,應該能讓不少人吃飽飯吧?”
馮順景連忙點頭:
“當然,當然,現在每天都能有一千多人過來喝粥,每天還沒開始施粥,就有一大批人開始排隊。”
馮順景腦子也不傻,說到這里他立刻反應過來城隍老爺的意思。
“城隍老爺的意思是,讓我從這些人中挑選糧隊的人?”
李瀟微微頷首:
“沒錯,能去粥棚喝那么一兩稀粥的青壯年,基本是家里都掐不開鍋的。”
“否則也不會浪費一兩個時辰,去排隊領粥。”
“只要你許諾足夠的好處,想招攬一兩百人,應該不是什么太難的事情。”
馮順景連連點頭:
“城隍老爺說得很對!”
“想要從這些人找到一百人,難度不會很大。”
李瀟繼續提醒道:
“先不急著選人,你最近多多留意,選擇那些拖家帶口的,以及品行比較好的。”
“畢竟,要是選了一群潑皮無賴,又讓他們的實力突飛猛進,不但不是什么好事,還可能造成禍端。”
“另外,你最好組建一批足夠忠心的班底。”
“否則,你恐怕沒法輕易掌控這些人。”
“你身邊應該還有親族,或者像趙牛,趙馬這樣的仆人吧?”
馮順景:
“親族還有不少,不過像趙牛,趙馬一樣親近的仆人卻不多了,只有幾個店鋪內的伙計還算合適,比較府上基本都是女仆。”
李瀟考慮到古代人對于親族血脈的看重,覺得能有合適的親戚也是不錯的:
“親戚也行,先把這些親近的人武裝起來,然后在招攬其他的人。”
馮順景:
“城隍老爺放心,我一定會認真挑選合適的人才。”
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