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已經忙得滿得大漢的兩個家丁。
馮順景滿意地拍了拍兩人的肩膀:
“趙馬,趙牛,你們跟在我身邊也有7年了?!?
“你們覺得,我對你們兩兄弟怎么樣?”
趙馬,趙牛,兩人雖然長的并不像。
但確確實實是親兄弟,在父母過世之后,就自己賣身給馮家,畢竟做奴婢總比餓死要好。
在馮順景身邊,已經有接近八年的時間。
年紀較大趙牛擦了擦額頭的熱汗,臉上露出了憨笑。
“老爺對我們肯定是極好的?!?
“外面多少人都吃不上飯了,我們兩個天天都能吃兩大碗。”
聽到大哥開口,旁邊小兩歲的趙馬也點頭說道:
“沒錯,馮家對我們是恩重如山。”
“不但收留了我們兩個,還幫忙安葬了父母。”
馮順景:
“那今天城隍老爺的話,你們兩個應該都聽到了吧?!”
“我現在再提醒你們一次。”
“既然城隍老爺不愿意讓太多人知道,那么你們也要保守好這個秘密,不能把今天的事情說出去明白嗎?”
“城隍老爺可是神仙,你們做什么他能會知道?!?
“要是有他老人家不開心了,你們可就要倒霉了,明白嗎?”
兩人本來就是沒有見過世面的奴仆,聽著馮順景的嚇唬,哪里還敢亂說話?
兩人的腦袋點的比小雞啄米還快。
見到兩人的背影消失在門口,馮順景滿意的點了點頭。
趙家的這兩兄弟他還算放心,畢竟能長久的跟在身邊的本身就是心腹中的心腹。
他之所以這樣嚇唬,除了是城隍老爺的要求,最重要還是擔心這個秘密泄露出去。
要是只有他一個糧商,知道城隍老爺的存在。
那么市場上,就只有他可以安全地,獲得大量的低價糧食。
他不但可以把糧食,賣給桃源縣的普通百姓,還可以賣給其他的糧商,從中掙一大筆的差價。
要知道,現在一斤上好的米糠,進價就要20文以上。
加上途中的損耗和人吃馬嚼,還有雇傭鏢師的費用。
一斤上好米糠的到手成本,就要22-23文左右,就算賣30文,也只能掙到7文左右。
然而,他現在直接從城隍老爺手里拿到米糠,只需要一塊玉牌。
一塊玉牌的價格,就算頂天了也就是2萬文。
2萬文就能換2000斤的上好米糠,這就意味著,一斤米糠的所有成本只要10文。
這還是玉牌價格是2萬文的情況。
如果玉牌的價格低一些,每斤米糠的成本連10文都不用。
這就意味著,每賣一斤米糠,他就能掙到20文,利潤比之前多了三倍。
別看20文不多,但那只是一斤糧食。
一旦交易的數量多,那么這利潤就會相當可觀,甚至是恐怖。
按照他們糧店的交易情況,一天能賣500-600斤的糧食。
一天的最低利潤就是1萬文。
這還是只零售的情況。
要是他成為了糧食的批發商,大量的批發糧食給其他的糧商。
那么他一天的利潤,很可能會輕松破10萬文。
越想,馮順景的心中就越是火熱。
不過很快,他就被另外一件事情打斷了思緒。
黃玉嬌:
“夫君,我已經找人問了木匠?!?
“3個施粥的木棚,大概需要3天才能做好?!?
聽到居然需要三天,馮順景微微皺眉。
“怎么要這么久?”
“不就是三個小木棚嗎?”
“一天時間怎么都夠了吧?”
黃玉嬌沒好氣地開口:
“這還不是你自己要求太多?”
“你要結實,又要耐用,又要美觀,還要木頭上一遍清漆?!?
“你自己算算就知道了?!?
“哪怕元木匠那邊人手多,從明天立刻開始準備材料,最少要一天時間才能把所有的木料備齊。”
“等清漆干了,又要一天,后面制作也要一天時間,三天時間已經是少到不能再少了。”
馮順景掐著手指飛快算了一下,臉上頓時露出無奈的神色。
要是這三個粥棚,是他自己弄的。
那么他肯定不會要求這么多。
隨便找些便宜的木頭,能把粥棚給搭起來就可以了。
但是這個粥棚,雖然名義上是他弄的。
可實際的主人,可是城隍老爺。
城隍老爺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
城隍老爺只是現在不想暴露自己,以后的某個時間點,肯定會在眾人面前現身。
要是做出來的粥棚太差,到時候丟的可就是城隍老爺的臉面。
而他這個負責辦事的,肯定會被城隍老爺認為是辦事不力。
到時候不但沒有功勞,反而會被責怪。
那就有點吃力不討好了。
在馮順景看來,既然已經接下了這個工作,就要全力做好。
這次馮家能不能因此而雞犬升天,就看自己的表現了。
馮順景:
“行吧,3天就三天。”
“不過粥棚可以不弄,但是施粥的事情,可不能拖。”
“這樣吧,明天一早先將家里的一些座椅,搬到我們糧店旁邊的空地上?!?
“這幾天沒有粥棚,就露天施粥。”
“你讓下人們準備好,直接煮50斤的米糠?!?
換做平時黃玉嬌肯定要心疼一下。
畢竟,那可是50斤米糠,哪怕馮家有錢也不可能隨便丟出去。
不過現在花的是城隍老爺的糧食,她當然不會有建議。
黃玉嬌點點頭:
“明白,我會盯著他們做好這件事,老爺你就放心吧。”
時間很快來到第二天。
有些蕭條的街道上,行人稀少。
雖然是縣城,但是城內的情況可不比城外好多少。
不少人連飯都吃不上,哪有什么心情閑逛。
不過這零星的行人,很快就注意到了街上出現的變化。
馮家的糧店對面,是一個巨大的空地。
平日里有不少沒長大的小孩,會在這個空地玩耍打鬧。
不過,今天卻不太一樣。
空地上的垃圾被清理干凈,小孩也被趕走。
三張樺木做的桌子,被擺放在了空地上。
一群馮家的奴仆和馮家糧店的伙計,在桌邊忙活起來。
三個土灶臺,也被馮家的奴仆和伙計七手八腳的搭建起來。
炊煙很快升起,3個巨大的銅鍋被放在灶臺上面。
在眾人的指指點點中,清水被倒入銅鍋內。
隨后,那50斤已經被提前清洗干凈的米糠,也被分別倒入了三個銅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