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好家伙,你們把本小姐當大怨種是吧
- 娘子,看著我腦袋了嗎?
- 半苼
- 2061字
- 2023-09-10 21:20:22
看著挨肩擦背涌進來的人群,蘇淼直嘬牙花子。
這些人是不是熱情過頭了?
不等蘇淼有所反應,就聽來人七嘴八舌嚷嚷起來:
“蘇小姐,俺祖?zhèn)鞯摹梨?zhèn)山河圖’,前朝御賜珍品,只需五百兩紋銀,她就是您的了!”
“蘇小姐,俺的比他那好,此乃前朝的前朝皇上御用的鎮(zhèn)紙,您瞧瞧這玉色,這形制,八百兩收了絕對血賺!”
“看看俺的,看看俺的,俺的比他們實惠……”
好家伙,你們把本小姐當大怨種是吧?!
蘇淼氣得肝疼,拿過她那一人高的銅錘,掄的虎虎生風,一眾奸商嚇得屁滾尿流,哭爹喊娘逃了出去。
將人打發(fā)走,蘇淼迫不及待打開公輸余留的幾個盒子。
嚯,公輸掌柜不虧是生意人,誠信為本,說東西不貴重真就一點都不貴重。
一塊木牌,一盞油燈,一個九成九新的蟈蟈葫蘆。
就算蘇淼對古物文玩一竅不通也能一眼看出,這些玩意兒不是商周而是上周的。
旁邊,劉家閨女眨著烏溜溜的大眼,一臉好奇的盯著看,蘇淼大方將蟈蟈葫蘆遞過去。
小姑娘劉慈興高采烈接過,拿到一旁去玩,葫蘆嘴打開,蟈蟈叫的歡實脆生。
只是,誰也沒察覺,這蟈蟈身上的陰氣可是有點重。
蘇淼倆人的心思都在木牌和油燈上。
半個巴掌大的柳木木牌,一面浮雕猙獰惡鬼,一面繪著血紅扭曲的“樓”字,拿在手里陰寒刺骨。
一看就知道不是正經(jīng)東西。
“這,這是……”
旁邊張氏一眼看見,忍不住出聲,聲音顫抖,像是知道些什么。
蘇淼見她嚇得臉色慘白,將木牌拿到張氏跟前問:
“劉嫂,你認識這個?”
“嗐,這東西是啥俺說不上來,但俺知道這是兇物。
當初,俺當家的就是得了這么塊牌牌,去了個叫鬼什么樓的地方,第二日就被人發(fā)現(xiàn)昏死在大街上,腿也沒了,唉……”
這么邪性?
蘇淼頓時來了興趣,拿過木牌翻來覆去的看,嘴里也沒閑著:
“這公輸余什么人,是不是欺行霸市,欺男霸女,壞事做盡?”
“哎喲,小姐可不興說人壞話,公輸掌柜是俺鳧山縣大善人,打著燈籠都找不著的好人。
公輸家在西市開了粥棚,常年舍粥,老弱婦孺來者不拒,您沒發(fā)現(xiàn)鳧山縣城看不到一個花子?”
蘇淼回想一下,好像還真是,難怪一進城就覺得哪里不對,原來是過分太平了。
自壽平鄉(xiāng)一路行來,歷經(jīng)府州縣無數(shù),所見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者眾,遭遇不測曝尸荒野亦不稀奇。
憑什么小小鳧山縣連個花子都沒有?有大問題!
蘇淼對別人的事不感興趣,但事關公輸余,老家伙不知出于什么目的送來一面晦氣的“鬼牌”,不把事兒弄清楚,心里不踏實。
……
如此,蘇淼二人遮掩形貌,依照張氏指引,徑直向西市而去。
遠遠的便看到一隊老弱病殘,站在粥棚外等待救濟,竟是井然有序。
看來張氏所言不虛。
災荒遍地的年景,鳧山縣一片太平盛世,如此政績,估計知縣老爺做夢都能笑醒。
只是,真是如此?
偌大的縣城,數(shù)萬人口,只十數(shù)人吃不上飯,這比例是不是太低了點?
心里疑惑,倆人湊近了仔細看。
好家伙,缺胳膊少腿的稚童,牙齒掉光的古稀老者,一個全須全尾的都沒有。
哦也不對,里邊有個渾水摸魚的。
一頭亂糟糟的油膩長發(fā),披件破舊肥大的骯臟袍子。
小臉上滿是污垢,看不清容貌,直覺年紀不大,頂多和蘇淼差不多。
雖有些消瘦,但手腳健全眼神靈動,跟其他一臉死氣的同行比,簡直鶴立雞群。
輪到小乞丐時,負責盛粥的小廝綠豆眼一亮,木勺往鍋底沉了沉,撈上一大勺濃稠的糙米粥倒進小乞丐的破碗里。
趁小乞丐躲在角落喝粥的空當,蘇淼二人湊到跟前。
“叫什么?哪人吶?”
聽人問,小乞丐抬頭看看,又低頭唏哩呼嚕喝粥,一聲不吭。
蘇淼也不惱,從懷里掏出倆子兒扔在小乞丐跟前。
“謝大爺。”
見錢嘴開。
蘇淼咧嘴一樂,趁熱乎又問:
“外地來的?尋親?”
誰知,小乞丐依舊不答。
嘖,光拿錢不辦事是吧,蘇淼臉上掛不住,語氣一惡:
“小姑娘,你不老實回答,就不怕我揭穿你?”
小乞丐聞言,猛的抬頭,眼中閃過慌亂。
看她神色,蘇淼就知道,猜對了。
這姑娘雖一身破爛衣裳臟兮兮,但衣領內(nèi)偶爾露出的小片肌膚,卻是白皙細嫩,還有刻意偽裝的嗓音,甕聲甕氣不男不女,聽著就別扭。
這么明顯的破綻,蘇淼兩世為人,又怎會猜不出她別有目的。
正得意,不想小乞丐水靈的大眼一瞪:
“喊我小姑娘,你比我大嗎?!”
嘶,蘇淼瞄了瞄姑娘挺起的胸膛,暗自對比,發(fā)現(xiàn)竟然沒法反駁。
她自己雖碩大,但跟這妮子一比,似乎還差了一丟丟?
但咱蘇大小姐哪是肯吃虧的主兒,惡狠狠威脅:
“你說不說,不說我現(xiàn)在就向公輸家揭發(fā)你!”
“你!”
小乞丐氣得咬牙,盯著蘇淼半晌才眉頭一挑,悶聲道:
“小女子墨如煙,來此尋家兄,人沒尋到,盤纏卻用完了,不得已乞討為生。”
說完便不再開口,埋頭喝粥。
見再問不出什么,蘇淼起身便走。
臨了,衣清澤手指微動,一枚紙人沿著衣擺沒入地下。
……
倆人隨后去了齊木坊。
這鋪子,各類家具農(nóng)具齊全,規(guī)模不小。
價格公道童叟無欺,又有鳧山大善人的名頭加持,生意可想而知。
但指望這鋪子救濟全鳧山的花子,可著實不現(xiàn)實,明顯有古怪。
奔波半日,口干舌燥,倆人尋了家茶館進去。
這地方三教九流匯聚,人多嘴雜消息最是靈通,說不定就能聽到些有用的東西。
茶館寬綽,賓朋滿座,還有說書先生。
倆人運氣不錯,前邊有客人走了,空出張桌子。
點了壺高沫,邊喝邊聽臺上沒剩幾顆牙的老先生絮叨。
說來湊巧,今兒個老先生說的這段,正是鳧山大善人公輸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