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堅持寫,讓創意變成一種習慣

這些年,我一直關注語文教育和作文教學。做了幾件事:

一是以作家的身份,經常應邀到中小學校里講語文教與學,也講作文課,還談文學創作,啟發一些老師和學生愛上閱讀,愛上寫作,愛上語文。近五年,我在全國各地做了幾百場閱讀和作文講座,受到了廣泛歡迎。也因此,寫了幾本指導中小學生讀寫的書,還主編了幾套作文書。

二是以兒童文學專家的身份,應邀給一些語文教師培訓班和各地家長講兒童閱讀、親子教育和兒童文學講座,指導他們理解語文課,理解兒童文學,認識親子閱讀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還給他們開列了一些書目。

三是擔任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學校的語文教育顧問,領銜“中國兒童閱讀提升計劃”項目,帶領一個團隊,到北京師范大學各附屬學校和廣州市、福建福清市、河北曹妃甸以及河南洛陽市等地的學校,指導語文教育教學,構建校園書香文化,取得了很好的實效,帶動了一批語文教師。

2018年,我從北京調到上海,在上海大學擔任創意寫作學科教授、博士生導師,還先后成立了兒童文學研究中心和語文教育研究中心,主持系列創意寫作和兒童文學專家講座與論壇,產生了很好的反響。在繁忙的教學與研究之余,我繼續在思考和實踐語文教學改革特別是作文教學改革的課題,準備在長三角地區定期開展語文教育論壇與創意作文研討活動,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來開展研究與寫作,以期推動基礎教育。

在多年的語文教育和作文指導的實踐中,我發現,大多數孩子在語文學習特別是作文方面都存在以下三個問題:

一是缺乏讀書的習慣。很多人不愛讀課外書,更少接觸經典,習慣于做容易做的事,不喜歡啃有難度的經典作家作品。沒有好的讀書習慣,讀書太少,就不可能有語文底子,孩子的作文也很難有話說。

二是缺乏寫作的習慣。有些孩子底子很好,就是動筆少,沒有通過寫作讓心靈變得愉悅。有想法,有感受,最好要動筆。多寫,愛寫,文字自然會越來越流暢,語言自然會越來越豐富,作品也自然會越來越優美。

三是缺乏創意的習慣。創意就是創造、創新,就是要使自己的文字與別人的不同,就是要讓文字的形式和內容變得不一樣,給人新奇感,甚至給人驚喜、震驚的效果。如果大家都按照固定的模式寫,用一樣的語言,用一樣的構思,用一樣的故事,那就麻煩了。

在與語文老師、家長和孩子的交流中,我也發現很多人對作文有三個認識上的誤區:

一是按照范文寫。一開始學作文就按照范文寫,其實并不好。初學作文時,應該寫愛寫的,寫想寫的,寫能寫的,先練筆,先培養興趣;有了興趣,愛寫了,會寫了,那時候再來看一些范文,讀一些高手的文字,學習一些基本的考試作文套路,就會覺得容易多了,也不那么令人生厭了。

二是平時作文按照考試要求寫。平時作文要以練筆為目的,如果平時作文都按照考試要求來寫,那就會非常無趣。語文老師和家長要有意識地讓平時的每一次作文都不刻板,都靈活,都有變化,這樣既避免了無趣,也容易讓學生形成對作文的更多感受力。

三是把作文當作學習。其實,作文是一種文字游戲,也是一種創意生活,所以把作文看成一種生活習慣更有意義。當然,創意的生活,就是要擺脫單一的形式的束縛,要使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因此,創意作文更多的需要提高認識,而不是技巧的問題。

讀書是為更好的生活奠基,作文也是表現自己的最省錢也最省力的方式。讓“創意”改變作文,學會并寫出創意作文,那樣會更快樂、更有成就感,也更能顯示自己的智慧。

這本書第一篇的“作文31課”,是我之前寫的與作文相關的短文的結集,看似松散,其實是有體系的,因為我在寫的時候,就注意到了要在多方面來啟發學生的作文思維,并有意識地給出具體有效的方法。第二篇是我指導過的一些學生的作文,都加了點評。第三和第四篇是我和女兒的作文,相信對讀者會有幫助。

《作文課:讓創意改變作文》倡導一種理念,即作文并不需要通過刻板的學習和練筆來學好,而需要通過培養更多的感受力和創造力來實現目標。

這本書適合小學生和初中生閱讀,當然,也適合語文教師和家長閱讀,對培訓班的老師而言也是教學的好幫手。

譚旭東

2019年4月于上海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城县| 定南县| 承德县| 昔阳县| 普宁市| 改则县| 嘉荫县| 开封市| 曲靖市| 博湖县| 沙河市| 新疆| 甘洛县| 邮箱| 治多县| 吴旗县| 罗平县| 奉化市| 大石桥市| 靖宇县| 阿拉善右旗| 保康县| 渑池县| 敖汉旗| 乐昌市| 吴江市| 丘北县| 金山区| 景泰县| 浦城县| 丹巴县| 温宿县| 衢州市| 咸丰县| 琼结县| 彭山县| 平泉县| 永泰县| 凤庆县| 太和县| 邵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