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
昭圣太后孝即莊文皇后(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為“天降貴人”),科爾沁貝勒宰桑(明代蒙古官號。從元代沿襲而下。為漢語"宰相"的音轉(zhuǎn)。)布和之女,孝端文皇后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
2、博爾濟吉特·娜木鐘
懿靖大貴妃(?-1674年),博爾濟吉特氏,名娜木鐘。清太宗皇太極妃嬪,蒙古阿霸垓郡王額齊格諾顏之女。
原為漠南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正室大福晉,統(tǒng)管阿紇土門萬戶斡耳朵。天聰八年(1634年),林丹汗去世。天聰九年(1635年),生下林丹汗的次子,即遺腹子阿布鼐。后歸順后金,被皇太極立為側(cè)福晉。崇德元年(1636年),生皇十一女(即固倫端順長公主);該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封其為西宮大福晉,居根本仁愛宮,位居崇德五宮后妃的第三位。崇德六年(1641年),生皇十一子博穆博果爾。崇德八年(1643年),順治帝即位,封為太妃。順治九年(1652年),順治帝親政,加封太妃尊號為懿靖大貴妃。康熙十三年(1674年)逝世,葬清昭陵貴妃園寢。
3、博爾濟吉特·布林和
清世祖廢后(?一?),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名額爾德尼布木巴。為順治帝的第一任皇后,蒙古族,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孝莊文皇后侄女,悼妃堂姐妹,孝惠章皇后和淑惠妃堂姑母。
順治八年八月,冊立為皇后,后因嫉妒、奢侈與順治帝感情不睦。順治十年八月,順治終于以“忍無可忍”將她降為靜妃,她是清代唯一一位廢后。
4、博爾濟吉特·
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 [1] (1641年11月5日~1718年1月7日),名阿拉坦琪琪格,為順治帝第二任皇后,科爾沁鎮(zhèn)國公綽爾濟的女兒,孝莊文皇后的侄孫女,清世祖廢后堂侄女。
順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聘為妃;六月,冊立為皇后。康熙帝即位后,尊為母后皇太后,上徽號“仁憲”,居于慈仁宮,后修繕于寧壽宮入住。
康熙五十六年冬(1718年),去世,時年七十七歲,葬于孝東陵,累謚“孝惠仁憲端懿慈淑恭安純德順天翼圣章皇后”。
5、博爾濟吉特·阿格額捏
恭靖妃,(?—1689)清順治帝恭靖妃,浩齊特博爾濟吉特氏,閨名阿格,多羅郡王博羅特之女。順治朝中期入宮為福晉(清朝早期的庶妃稱號之一)稱阿格額捏福晉。康熙十二年冊為皇考恭靖妃,康熙二十八年去世,謚曰恭靖太妃。
6、博爾濟吉特·寧聶里齊格
皇考淑惠妃,(1640年—1713年),清順治帝妃子,博爾濟吉特氏,孝惠章皇后的妹妹。順治十一年入宮冊封為妃。康熙五十二年逝世,謚淑惠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