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恭喜汪春林掉坑
- 年代,從養豬種菜開始
- 閑庭數螞蟻
- 2195字
- 2023-10-11 10:37:34
汪春林展開《養豬場可行性報告》仔細觀看。
那是越看越心驚:
“養豬場一年出欄60頭生豬,需長期存欄母豬3——4頭?!?
“同時,2月齡內豬崽20頭,30--100斤準育肥豬20-30頭,110斤以上突擊育肥豬20頭...”
“總存欄生豬,不得低于65頭。”
“養一頭豬,按照5:1的肉料比,算收購站以一口生豬140斤達標來計算,最終需用掉飼料糧700斤左右?!?
“年出欄60頭,需要飼料用糧4萬2000斤?!?
望著這些詳實的計算數據,汪春林不由陷入了沉思:公社一年撥給養豬場的糧食,才36000斤,也就是18噸。
要是按照這樣來計算的話,一年光是用于養豬方面的糧食缺口,就高達6000斤。
雖然說公社給養豬場撥付了15畝土地,一口池塘。
但按照現在的畝產量去計算的話,這15畝土地,所能產出的糧食頂大也就是4500斤,那就撐死了。
那么還有1500斤的糧食缺口,該怎么辦?
這就更不用說,在養殖場幫忙的那幾位編外人員,他們的口糧,又該怎么解決?
這個問題...挺麻煩。
汪春林已經被內定為養豬場的直管領導。
要是他不出面把這些問題解決掉的話,只怕手底下,是聚集不起來一支敢打、能打勝仗的隊伍的。
一時間汪春林陷入了沉思,竟忽然有一種被人挖坑下套的感覺...
赫然驚覺,這份《調查報告》的及時性、和重要性的汪春林,抬頭看著林小鋒。
來自汪春林【好感值+10】
“咕?!?
林小鋒肚皮一響。
今天自己起床到現在,足足忙活了一天。
中午雖說買了一斤鹵大腸,可自己連大腸頭里面的肥油,都沒撈著一塊兒嘗嘗,就那么眼巴巴的看著別人吃,所以早就餓了。
而汪春林,他其實也好不到哪。
“走吧,我請你吃飯去!”
今天汪春林算是坐了一回過山車:半小時前,被公社廣播突然發專稿,那么一夸。
整個人的心情是呲溜溜的,瞬間到達上巔峰。
如今看了林小鋒遞過來的《可行性調查報告》,里面數據詳實、邏輯清晰。
即便作為一個對養殖業、算是純外行的汪春林來說,要想理解其中所表達出來的各種數據,那也是毫不吃力。
所以如今他的心里,才會忽然又變得沉甸甸的。
養豬場看似簡單,實則難搞啊!
要想彌補糧食撥付數量、和實際需求之間的這個缺口,那牽涉到的部門,可就多了去了!
計劃委,這個部門決定著各行各業的生產、和銷售指標。
要想讓相關部門增加糧食供應,那就必須要去計劃為請求相關人員重新做出規劃。
然后還得找“計劃委”里面的、各個不同的職能部門之間的領導,請他們簽字同意。
隨后拿著這些批復。
汪春林還得去跑畜牧局,重新審核用糧指標是不是符合專業推算,通過他們的認證之后,又拿著這些條子去找糧食局。
物資管理局、貨運服務社、承擔糧食播出任務的糧站...
如果這條路行不通的話。
那就只好去找縣府,請求他們通知林業局,再多點土地給養豬場使用。
這條路走下來,那又牽涉到國土局、水利局、規劃局、環保綠化部門...
可以這樣說吧:如果想要把這整套手續跑下來的話,一頭剛剛從母豬身上分娩出來的小豬仔,恐怕此時已經被顧客給吃進肚子了。
而這些手續,估計都還沒到位。
這還是汪春林身為體制內的一員,親自去跑這些手續,所能達到的最快速度了...
所以說,這件事情...麻煩了!
可巴蜀作為生豬外調大省,這次上級下達的生豬調撥任務,那是死命令,誰也不敢違反。
時間又是如此緊迫。
這才導致自詡前途遠大、人脈豐厚、辦事能力超強的汪春林,只覺得一個頭、兩個大,實在是狗咬刺猬,無從下嘴。
但事情再難辦,也不能虧待了出力的人。
今天晚上要不是林小鋒,向他提供了這么一份詳細的調查報告。
過上一陣子,等到養豬場開始運轉。到了那時,汪春林只怕自個兒掉進坑里了,還不知道死在哪個地方呢!
所以他在感激之余,才主動提出要請林小鋒吃飯。
倆人走在燈光昏暗、但卻熱鬧無比的街道上。
時不時的就會竄出來幾個小屁孩,朝著人群丟幾個鞭炮,冷不防的嚇人一跳!
等到被嚇著之人,準備轉身去找他們算賬之時,這些小屁孩兒早就不知道鉆進哪個巷子里溜了...
讓人郁悶,卻又無可奈何。
不過,這就是生活氣息、是生活原本該有的味道...
大年初一,餐飲服務社今天也營業。
只不過吃飯的顧客少,所以他們是輪休。
門市上只留下一個大師傅、和一個二把刀,以及一位營業員和開票員值班。
沒辦法的:
公社的化工廠,公社大院這些行政事業單位、工礦企業的職工伙食團都放假了,但是單位里還有人值班。
所以餐飲服務社,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給他們提供服務。
——群眾可以回家吃,但不能餓著值班干部不是?
在這個時期,餐飲服務社的規矩是:顧客一進門,首先就是去柜臺開票,然后取票取餐。
在柜臺前。
汪春林要掏錢情況,林小鋒卻不讓:“領導,干群平等...你們身為領導干部,下鄉來指導工作,吃飯還得自個兒掏錢、掏糧票,到群眾社員家里去派飯哩!
既然您這些干部們都能以身作則、起到一個先鋒模范作用,所以咱群眾,也不能占干部們的便宜!”
既然林小鋒的調調起的這么高,汪春林自然也不好再多說什么。
最后倆人商量好:買飯由汪春云出糧票,林小鋒出錢補差價。
另外買一份回鍋肉,一份回紅燒豆腐的菜錢,則由兩個人平分。
餐飲服務社里的菜品不貴,回鍋肉賣4毛7一份,紅燒豆腐1毛9。
但分量非常非常的少。淺淺的6吋盤本來就小,又還很淺。
一份回鍋肉,其實根本不夠一個人吃,用來下飯的話,那還得好好計劃著用,要不然連半斤米碗飯都干下不完,菜早就沒了。
汪春林是干部,又是城里人,他家的條件好。
所以在飯桌上,他一直在讓著林小鋒,心想他一個農村人,飯量大,又沒什么個人素養。
狼吞虎咽、吃的滿嘴流油,那種場景,汪春林見的太多太多了。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結果林小鋒吃的比自己還斯文...
于是,
來自汪春林【好感值+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