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6章 徐光啟

“太祖皇帝關愛下民,故而將天下正稅定為三十稅一,可謂天恩浩蕩。”

畢自嚴先拱手,朝著朱由檢搖了搖,示意自己絕無冒犯太祖之意。

“然上令下行,總歸不同。”

“譬如我朝行太祖令,效仿兩稅法,夏時收麥,秋時收米,總額定為2700萬石,征收之時,不論米麥,且一視同仁,清算其價。”

“可民間收糧,本就有漲有跌,豐時便利少,難時便利多,豈能一概而論?更何況米麥本就不同?”

“收了米麥,又要將之運送入京,其路上必有損耗,收入太倉后,又要重新清點核算,囤放于庫中,也要防著盜糧碩鼠、春冬潮水。”

“算來算去,民間要折色,故而較之定稅,要多交幾成;官吏要來回將糧收清點數次,且來日開倉再點,若有消耗,也能推到碩鼠潮水之上,難以追究。”

“難難難!”

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只能一件一件的去收去點,而且是實物這樣不可不損耗的,對朝廷來說,要花費更大的代價,才能把賦稅收好。

而一條鞭法的頒布,便是針對于此。

“除此之外,還有民間富戶大行兼并之事。”

“臣任職松江之時,見富者連田阡陌,貧者無從立錐……”

朱由檢聽到這里,不待畢自嚴講完,也能懂的其中含義。

大明朝的賦稅本就基于小民,若是小民無田可耕,便要流亡,或是淪為佃戶奴仆,更不可能再交賦稅。

而富戶鄉紳,立于鄉野地方,若想逃稅、隱瞞田土,自有無窮手段。

如此一來,交稅者本身便在不斷縮減,即便朝廷如今人事順暢,人人盡忠效力,也沒辦法將賦稅“無中生有”。

因為已經沒有多少人交稅了!

朱由檢不由得再次發出感慨,“中興何其難也!”

“好在朕與前朝關漢卿一般,是個銅打豌豆!”

“江山社稷就在朕手上,萬萬臣民就在朕腳下,再有天大的難處,朕也要頂住!”

“臣老朽殘軀,必為陛下驅馳!”

畢自嚴站起,對著天子深深一拜。

隨即,他便將早已準備好的腹稿說出。

于當今社稷,涉及國策之變革,非一朝一夕可行,故而心中可先有計較,再去緩緩圖之,要緩解眼下境況,當以治標之心操持。

“開源緩緩,可先節流!”

“陛下可先裁冗兵、興屯田、嚴考成,待朝政稍有好轉,再恢復開中法、令商人運粟實邊,檢查軍餉虛冒,開發京東水田,清查天下隱田……”

為防天子年輕氣盛,一時之間便要諸事好轉,急于求成,畢自嚴還用心勸道,“治大國如烹小鮮,當慎為之。”

“國策推行之難,便難在這進退得度之上!”

朱由檢聽了,只是拍案而起,拉著畢自嚴的手道,“辛苦先生!”

“且行之!”

“朕必為先生后盾,風雨不侵、萬難不倒!”

……

第二日,朱由檢便下旨,拜畢自嚴為戶部尚書。

郭允厚親自迎接,為之恭賀。

只是到了屋內私密處,兩位尚書卻是面面相對,無甚言語。

“多謝默千公舉薦了。”

良久之后,畢自嚴先開口說道。

郭允厚原本有些拘謹,聽聞倒是大為松快,當即露出微笑。

“景會公自有才學,如今得逢圣明天子,哪怕沒有老夫,也有騰飛之時。”

“且為國納財,以緩國困吧!”

此二人,

一者為名流文人,雖不入東林一黨,卻也為自詡“清流”的東林士人追捧拉攏,一者為攀附閹黨的“奸詐小人”,如今卻是在戶部共職相處了。

“我聞陛下曾言,要就事論事,平息黨爭……但愿真能有這么一天。”畢自嚴感慨道。

他是中立之人,卻也深受黨爭之害。

郭允厚卻道,“既有人在,哪里會沒有黨爭呢?”

“水往低處流,人心卻總是高了還想高啊……”

“不過只要天子操持有度,黨爭也算不得大事。”

“只愿圣明天子中興大明,如此我等也能垂范后世!”

畢自嚴對著宮廷方位所在,遙遙拱手。

……

之后幾天,

朱由檢又接見了不少入京臣子。

其中徐光啟,再次讓朱由檢感覺“天不亡我大明”。

此人精通算學、農學、火器、天文、水利等等,簡直讓朱由檢愛不釋手,恨不得多張兩張嘴,同徐愛卿多吃幾頓飯。

而徐光啟也的確也朱由檢提供了一些眼下急需的東西。

高產的糧種——甘薯。

徐光啟長于沿海之地,許久之前便接觸到了這一海外傳入的糧種,并對之進行了一定研究,知曉甘薯播種收獲之技巧。

除此之外,徐光啟也受天子恩遇,大膽提出了希望改良火器的請求。

“朝廷火器久缺陳腐,一者是因工部等處有貪腐之跡,庸官昏吏居上,侵吞國資。”

“二者……則是我朝匠戶之制度,使得匠人無心用事,總是敷衍塞責,更無費心開發新火器之人。”

“這個朕是知道的。”

比起農務,朱由檢更加了解與軍務有關之事。

畢竟他親領了勇士營,事事過手,自然了解朝廷兵器制造中的問題。

“朕已經許諾過兵仗局的匠人,只要能減少損耗,提高火器制造的效率,朕便每月按功勞給他們賞銀,若有創新者,當即去除戶籍桎梏,其子蔭國子監!”

朱由檢是深諳“若要人做事,必給人前程好處”這道理的。

“依先生言,那朕只是對兵仗局調整,還遠遠不夠……且徐徐圖之,若于國有利,朕是不怕改祖制,更不怕千秋萬歲后,被太祖訓斥的!”

徐光啟聞言便道,“陛下聰慧敢當,胸中自有丘壑,臣感佩萬千!”

朱由檢起身,又是沉吟一陣。

他初聞徐光啟擅長農事,本是想派其去陜西,行推廣甘薯之事。

然而與之談論了這么久,卻是舍不得放任如此大才之人去那樣的地方了。

陜西之亂,

朱由檢心知肚明。

苦水浸透的地方,又怎么會害怕欽差呢?

只要是個富貴的,能掏出糧食來的,就有可能在路上受到襲擾。

況且陜西本就邊疆,在秦地任職之官員,大多為進士中排名較后、或是直接由舉人推官補缺而上。

其人才能且先不論,卻因出身并未足夠清貴,而受到士林排擠,又有天災連年,哪怕用心任事,每年考成也是勉強,故而秦地官員,大多自覺前程無望,做事敷衍,只顧逢迎,以求找機會逃離陜西,前往中原富庶之縣為官。

像朱由檢知道的,右都御史朱童蒙巡撫延綏時,便為阿諛魏忠賢,而“減餉以助殿工”,克扣本就稀缺的榆林等鎮軍餉,好讓魏忠賢來修三大殿,使得生活已是凄慘的榆林等軍鎮士卒,更加雪上加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丰县| 濉溪县| 来凤县| 衡水市| 民丰县| 顺义区| 马尔康县| 深圳市| 庄浪县| 通州市| 紫阳县| 乡宁县| 日照市| 河北省| 黄冈市| 休宁县| 梧州市| 巴马| 桓台县| 宝山区| 襄垣县| 河北区| 静安区| 福州市| 柞水县| 武山县| 汨罗市| 石家庄市| 大方县| 桑植县| 太谷县| 台湾省| 灵寿县| 大埔区| 恭城| 东乌珠穆沁旗| 游戏| 山西省| 班戈县| 周宁县| 莱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