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和謝爾蓋開始了仔細探索,沿著那條他們所認為的戰(zhàn)壕開始搜索。
探測儀忽然震動起來,謝爾蓋立刻開心喊道,“李維,這里有反應(yīng)!”
跟上的李維立刻問道,“感覺怎么樣?”
在地面來回掃描著,謝爾蓋有些激動和期待,“或許是一把槍!”
有這樣的判斷非常正常,主要就是探測儀還是比較敏銳的,超出了地下金屬的范圍就沒了動靜。而現(xiàn)在的探測,這大概是一個長度超過半米的物體。
李維也期待起來,因為這一次謝爾蓋找到的東西是他此前沒有發(fā)現(xiàn)的。
現(xiàn)在還是什么都不要說了,趕緊挖出來吧。尋寶就是這么有趣,充滿著不確定性。有可能是之前的寶貝,但是也有可能就是根本無用的廢物。
初步確定了位置,兩個人立刻就開始動手了,緊張且期待。
深度只有一米左右,當李維看到刀鞘一角的時候就忍不住激動起來了。
“哥薩克騎兵刀!”李維下意識的喊了起來,非常的開心,“謝爾蓋,我們肯定是找到了哥薩克騎兵的營地,這一次我們賺大了!”
謝爾蓋也非常開心,不過他沒有說話。他覺得有些不對,現(xiàn)在還需要再等等。
兩個人賣力的挖掘,總算是將這把刀給挖了出來。這是一把還在刀鞘里的刀,好在保存完整,簡單的將泥土弄掉,也能將刀抽出來。
這把刀長度大約是六十公分,刀鞘以銅片包邊、鷹頭般的銅護手,刀身擁有優(yōu)美卻又兇悍的微曲弧度,握把頭帶有圓形花飾。
“哥薩克騎兵刀!”李維喜笑顏開,覺得非常激動,“它肯定非常值錢!”
謝爾蓋這時候忽然說道,“這不是哥薩克騎兵刀。”
看到李維似乎不理解,謝爾蓋解釋道,“傳統(tǒng)的哥薩克騎兵刀長度是九十厘米左右,而且傳統(tǒng)的騎兵刀沒有護手。我們將傳統(tǒng)的哥薩克騎兵刀叫做坎查和恰西克,這樣的武器已經(jīng)很少了。”
在謝爾蓋的解釋下,李維大概是明白了原因。
說起來就是歷史原因,別看哥薩克騎兵名氣很大、歷史很久,但是在蘇聯(lián)建國初期,很多哥薩克出于各種原因,部分哥薩克騎士投靠德軍,拿著有德軍標志的武器與蘇軍作戰(zhàn)。到最后,德軍戰(zhàn)敗。而他們戰(zhàn)后不可能回德國,又不能留在蘇聯(lián)。走投無路的戰(zhàn)士們只能作為雇傭軍被英國雇傭,在戰(zhàn)場上最危險的地方充當炮灰。
至于白衛(wèi)軍,或者是被蘇聯(lián)改編的那部分哥薩克騎兵,也都沒有了最初的榮光,幾乎都是悄無聲息的消失。
“這是圣安妮軍刀。”謝爾蓋雖然也不是完全確定,不過還是肯定的說道,“這是葉卡捷琳娜大帝時期就開始有著的傳統(tǒng),你可以理解為這是表彰軍官勇敢善戰(zhàn)而得到的獎勵。”
李維一聽更加激動,“軍官的指揮刀?那肯定更值錢了!”
“很難說,除非他在歷史上被記錄下來了。”謝爾蓋就解釋說道,“你可能也知道,如果在歷史上被記錄下來,他的武器、他的用品會有價值,越正式、越有傳奇性的記錄,他的物品價格就會更高。”
理解,完全可以理解,收藏界很多的時候就是這樣。史書上的一些文字記載可以為一些文物‘驗明正身’,這樣的一些文物相對來說也確實是更加有收藏價值,價格自然也就更高一些了。
把玩著手里的騎兵刀,謝爾蓋說道,“可惜我們手里的這把刀很難成為收藏的精品,它看起來更像是制式指揮刀。”
李維瞬間好像也明白了,這就是一些中低層的軍官的指揮刀。比較稀缺,但是也不是多么罕見!
不過不管怎么說,這一次算是有了不小的收獲了,這么一把軍刀應(yīng)該是比較能賣出價格的吧!而且它的保存狀況不錯,稍微修復一下必然能賣出更高的價格。
李維和謝爾蓋現(xiàn)在算得上更加確定了,他們這一次是真正的找對了地方,他們接下來必然會有更多有價值的收獲。
先前的哥薩克騎兵槍只是開始,現(xiàn)在的刺刀、圣安妮軍刀,這就是最好的證明了!
開心那是必然的,李維和謝爾蓋動力慢慢開始了再次挖掘。
只是接下來的一些發(fā)現(xiàn),未必就是多么讓人特別滿意了。
李維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了異物,只是當他和謝爾蓋挖出來物體的時候,發(fā)現(xiàn)那是一件已經(jīng)開始腐爛的軍服和手套。
這就沒什么價值了,因為也沒看到臂章等等。實際上在蘇俄內(nèi)戰(zhàn)的時候,有些軍隊已經(jīng)開始有了臂章,這也是證明他們身份的重要憑證。
繼續(xù)尋找吧,謝爾蓋仔細的在搜索,這一次發(fā)現(xiàn)的是一小枚勛章。
謝爾蓋非常激動,勛章的樣式是銀質(zhì),十字架為主體,普魯士王冠作為底襯,交叉的劍穿過十字架中心的圓形圖案區(qū)。
“哈哈,我們找到了貴族物品!”謝爾蓋一下子蹦跶起來,激動無比的喊道,“四級圣安娜勛章!”
李維愣了一下,連忙追問,“這到底是什么?”
不怪李維納悶,主要是俄羅斯的勛章太多了,蘇聯(lián)時期是這樣,實際上沙俄時代就這樣了。
“這是很早之前的事情了,或許三百年前了。”謝爾蓋解釋說道,“是一位公爵為了紀念他的妻子而設(shè)立的,他的妻子是彼得一世的女兒。這就是圣安娜勛章,現(xiàn)在也在俄國勛章體系。不過以前分為四級,我們這里的是第四級。”
這么一說好像就明白了,已經(jīng)有著比較悠久歷史的勛章體系,不過是最低級。
看到李維似乎不太重視,謝爾蓋繼續(xù)說道,“在羅曼諾夫王朝,圣安娜勛章是排在第七級,不過前面的勛章有的也有二級、三級或者四級。”
“雖然在后期有很多服役的士兵也得到了這些勛章,但是在以前只能是神職人員、軍官,更多的是那些貴族的子弟。二級、三級、四級圣安娜勛章獲得者為終身貴族,其子弟為世襲榮譽市民,你明白了嗎?”
聽到謝爾蓋的解釋,李維好像明白了。因為這個圣安娜勛章還真的不是那么好拿到的,不是服役期滿或者是有了軍功就行,這也是要看出身的!
指著交叉的劍,謝爾蓋繼續(xù)說道,“帶劍的圣安娜勛章,說明他是軍人,而不是神職人員或者文官。只有軍人和他們的后代,才能得到這枚勛章!”
實際上在羅曼洛夫王朝三百余年的漫長時間里,俄羅斯帝國的正式勛章不過十類二十四種。而且勛章也是和官階掛鉤,再大的功勞如果不是元帥,也無法拿到一級圣喬治勛章。
李維他們手里的這枚圣安娜四級勛章,是第七級,第十五等。
不管怎么說,李維和謝爾蓋這一次是有了重大的發(fā)現(xiàn),他們現(xiàn)在有些心癢難耐了。
簡單的將挖的坑回填,兩個年輕人立刻迫不及待的打道回府。找一些值得信任的人咨詢一下,或者是自己查找一些資料。
此前的騎兵槍值得期待和開心,而現(xiàn)在挖到的軍刀似乎更有意義。
而手里的這枚圣安娜勛章,說不定還是比較值錢的。
這件事情李維和謝爾蓋確實有必要多查詢一些資料,因為沙俄時代的勛章也分為不同時期、不同版本,收藏的價值自然也是有高有低了。
所以他們需要搞清楚這是哪一個時期、哪一個版本,謝爾蓋也說了,沙俄時期頒發(fā)最多的就是圣安娜勛章,可能頒發(fā)量達到達數(shù)十萬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