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蘇格拉底是誰?

蘇格拉底

生活年代:公元前469年?—前399年

主要活躍地:希臘

分類:希臘哲學

主要著作:無

古希臘的哲學家,被譽為“哲學之父”。以辯證法探究真理,沒有任何著作留傳后世。

“杠”個不停的蘇格拉底,簡直就像有“中二病[1]”。不過,并不是因為蘇格拉底不正常,他的“杠”其實是一種基本的哲學方法,稱作“辯證法”。通過提問,事物的本質會得以顯現(xiàn)。正是因為蘇格拉底敢于將問題拋向理所當然的存在,他才能洞察到不可見的事理,并因此變得比別人更有智慧。

Ogawa

[1]“中二病”,網(wǎng)絡流行詞,源于日本。“中二”即初中二年級。原指青春期少年特有的自以為是的思想、行動和價值觀。后用來泛指那些自我意識過盛、狂妄,又覺得不被理解、自覺不幸的人。

無知之知
為何反而是“不知道”更好

在城邦里問個不停

蘇格拉底不停地用辯證法提著問題。他為什么要開始做這件事呢?

那是因為某一天,蘇格拉底聽聞有神諭降示,說他是最聰明的人。“開什么玩笑?”蘇格拉底心想,為了確認神諭說的究竟是真是假,他便滿城尋找被視為“城邦賢者”的人提問。

隨即,他便發(fā)現(xiàn)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大家其實都不怎么知曉事理,不過都是在不懂裝懂。

蘇格拉底因此得到了兩個結論:如自己這般謙虛地承認自己一無所知,然后不斷地提問,人就能學到越來越多的新知;而人越是提問,就越能變得比他人更有智慧。這便是“無知之知”。

從那以后,蘇格拉底便開始在街頭巷尾拉住年輕人,不停地詢問他們諸如“小伙子,你可知道自由的定義是什么”“什么是愛”之類的問題。

他可真是個煩人的老頭兒啊!簡直就像只牛虻!

不過,年輕人們倒是完全被蘇格拉底的人格魅力折服,甚至于渾身發(fā)麻。

他仿佛更像一條電鰻。

順帶一提,其實“牛虻”和“電鰻”都是蘇格拉底當時的外號。這位能把人給“電暈”的老頭兒,真的像一位“老搖滾”[1]

“老搖滾”的搖滾式謝幕

蘇格拉底人生最高潮的一幕,上演在廣場上的搖滾演唱會上……噢,不對,是廣場上的演講中。

因為被蘇格拉底質疑愚蠢,當時的雅典政治人物轉而指控他腐蝕青年、不信神明,蘇格拉底因此被送上了雅典法庭。但他反而在法庭之上以極其精彩激昂的演講震懾住了所有聽眾。

“我就是上天賜予我們城邦的牛虻,一天到晚我都在煩你們、鼓勵你們、說服你們、責怪你們……殺死我,這很容易,然后你們的余生就可以一直沉睡下去,除非上天出于仁慈又給你們派來一只像我一樣的牛虻。”

只可惜,蘇格拉底最終被判處死刑。在人生的最后時刻,蘇格拉底從容地舉起盛著毒藥的酒杯,一飲而盡,就此成為傳奇。

因為蘇格拉底就是這樣一個“老搖滾”,所以他沒有留下哪怕一本著作。多虧了他的學生柏拉圖收集了老師的言論,如今的我們也才能因為蘇格拉底的聲音而內心激蕩。

我們仿佛還能聽見他在發(fā)問:“現(xiàn)代人啊!你們躁起來了嗎?!”

辯證法的別名:蘇格拉底不斷地在用辯證法提問,因為通過提問,可以幫助被提問者自己尋找到答案。辯證法也因此被比喻為接生,亦稱作“精神助產(chǎn)術”。

一句話總結

反復提問,就能接近真理。


[1]“老搖滾”,日文為ロックなじいさん,字面意思為“搖滾式的老頭”。作者之所以會使用這個比喻,一方面是用來形象化地描述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與人格魅力對彼時希臘青年的偌大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因為日語中形容觸電麻痹和受刺激而激動、興奮的詞均可用しびれる,所以“老搖滾”和“電鰻”其實也有一種互相映照的關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徐县| 东阿县| 班戈县| 余江县| 太湖县| 西宁市| 芜湖县| 德阳市| 龙陵县| 外汇| 肃北| 措勤县| 隆安县| 佛冈县| 天水市| 五家渠市| 塔城市| 南投市| 开阳县| 阳江市| 山西省| 宝兴县| 铅山县| 河曲县| 泰宁县| 开鲁县| 资源县| 兴文县| 三门峡市| 宝清县| 达孜县| 大丰市| 芦山县| 黑山县| 金华市| 赤水市| 五家渠市| 容城县| 肥东县| 土默特右旗| 龙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