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003:天池坊市
- 茍道修仙:開局擁有長生不老神通
- 風間澈澈
- 2048字
- 2023-08-26 17:07:40
陳氏有著大量靈田,用來種植靈草,出售低階靈植是其日常收入之一。
陳氏絲毫不擔心貨物丟失的問題。
一來陳長安的這批貨物只是一些不入品階的草藥,值不了多少錢。
二是天池坊市距離陳氏不遠,有一名練氣境八層的族人坐鎮。
沒人敢在這里觸陳氏的霉頭。
天池坊市距離陳氏族地約五十里,途中需要經過一片十里左右的茂密竹林。
因毗鄰三大家族,天池坊市的安全有所保障。
除了三大家族外,亦有不少散修在此經營商鋪。
離開族地沒多久,一大片翠綠之色映入眼簾。
陳長安駕著靈駒馬車,晃晃悠悠的行走在竹林小道上。
待抵達天池坊市時剛好是上午,一時間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一階靈草,靜心草,只要一塊靈石一株,量大從優!”
“一階丹藥極速丹,一個時辰內速度增加三成,追敵逃跑必備良藥,只需五塊靈石!”
“都過來瞧一瞧!一階下品法器,縛龍繩,只需要二十塊靈石!”
陳長安掠過沿街叫賣的一些商販,輕車熟路的來到一家裝潢華麗的商鋪前。
靈寶堂。
價格公道,在坊間頗受好評,陳氏常年與這家商鋪打交道,
陳長安自己也來過不少次,之前他修煉、煉丹用的靈草皆是出自這靈寶堂,算是老主顧了。
靈寶堂的老板名叫吳龍,四十多歲,身材魁梧,練氣境六層修為。
當然,修仙之人不能從外表判斷年齡。
有些人雖然看似年輕,實則已是年近百歲的老妖怪,有的人看似古稀之年,也有可能只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
除此之外,吳龍還有另一個身份。
元國七大修仙世家,煉器吳家之人。
靈寶堂內這會兒沒什么顧客,吳龍半瞇著眼睛,躺在門口一把古藤躺椅上悠然曬著太陽。
聽到車輪滾動之聲,吳龍睜開眼睛。
——
“還是老價格,一百塊靈石。”
柜臺后,吳龍扔出來一只黑色的儲物袋。
檢查一番,一百塊靈石不多不少,正是一車靈草的收益。
隨即將其裝進自己儲物袋中。
吳龍笑道:“你之前拿過來的那些靜心丹丹液還挺受歡迎的。”
“吳前輩過獎了,朋友的一點拙術而已,尚不能凝結成丹,不成體統。”
陳長安謙虛道。
靜心丹,一階丹藥,具有靜心拂塵功效,可使練氣境修士修煉進度提升一成。
這三年里,靠著雙親留下的《煉丹百解》和熟練度面板,陳長安自學嘗試著煉制過幾批靜心丹。
但因為法力不足的原因,后續難以支撐凝丹。
于是只能煉成半成品,售賣一些靜心丹丹液。
雖然賣相不好,但這丹液實際有著原丹近一半的藥效。
靜心草是一階下品草藥,一株成本是一塊靈石,煉制成丹后,售價一般在六塊靈石左右。
足足四倍的利潤。
以管窺豹,一名丹師的身家之厚可想而知。
修仙百藝之首可不是白叫的。
陳長安所售賣的靜心丹丹液,只需要兩塊靈石。
藥效接近成丹一半,價格只有其三分之一。
物美價廉,所以在這天池坊市修士中頗受歡迎。
吳龍淡淡的笑了笑,并未在意陳長安的話。
對他來說,是誰煉制的不重要,只要有的掙就行。
在他們吳家,一階丹師并不缺,就連二階丹師也有一尊,區區幾瓶靜心丹丹液又算得了什么?
吳龍笑了笑,再度將一個黑布袋子丟給陳長安。
“這是你這個月的售額。”
感受著手中沉甸甸的分量,陳長安不由的一喜。
神識粗略一掃,里面剛三十塊靈石。
這次共賣掉了十瓶靜心丹丹液。
先前他與吳龍約定,每賣出一瓶靜心丹丹液,便給對方兩成提成。
之所以選擇吳龍作為合作對象,正是因為其吳家的背景。
就算有人好奇這丹液出處,知道從吳龍這里出售就算不上什么了。
而且對吳龍這種修仙世家之人來說,區區幾瓶丹液也不值得其殺人奪寶。
陳長安打開布袋,從中取出兩塊靈石放在桌上。
“這段時間有勞吳前輩了。”
雖說吳龍收取了自己一定費用,但若不是對方幫忙,自己這丹液想來也賣不了這么順利。
見陳長安舉動,吳龍稍微推辭一番,便笑瞇瞇的將其收了起來。
合作一事本就是如此。
你來我往,才能長久。
……
將今天的靈草售額上繳后,陳長安回到住處。
換了一身黑袍,來到內院里的丹房。
主要是黑色耐臟。
這間丹房是其父生前所用。
丹房面積五十平左右,里面放著一張大桌子,上面放著一些玉質杵臼、玉碗之類的器具。
平日里用來提煉藥草的精華。
靠墻處放著一個頂墻的柜子,里面塞滿了各種瓶瓶罐罐,都是一些藥草之類。
當然,能擺放在這里的,都是些不入階的普通藥草。
在丹房中央,是一只通體暗紅色丹爐。
丹爐通體呈暗紅色,差不多有半人高,兩耳三足。
在丹爐側面位置,有著一個拳頭大小的孔洞,專門用來投放藥草。
爐頂則是有著一些細密空洞,具有散熱的功效,以防止高溫而導致炸爐。
在丹爐表面,浮雕著一些美輪美奐的異獸圖案,栩栩如生,猶如活物。
遠遠看去,給人一種厚重之感。
這也是陳長安雙親留給他的遺澤之一。
一階下品丹爐,百煉爐。
比起同階的法器,丹爐的價格要更貴一籌。
一個好的丹爐對于丹師來說,就如同劍客手中的寶劍。
越好的丹爐對于煉丹的輔助之能也越加強悍。
按照市價來算,這百煉爐最起碼也得三十塊靈石左右。
來到桌旁,陳長安熟練的取出靜心草,放進杵臼里開始研磨。
玉質的杵臼沉甸甸的,握在手里有一股冰涼之意。
杵臼的側底部有著一個小孔,可以用來倒出藥液。
隨著杵臼碾動,沒多久,一股翠綠色的粘稠液體,順著杵臼底部的孔洞緩緩流了出來,倒進提前準備好的一只白色玉碗中。
按照《煉丹百解》所說,煉制丹藥手法無數,但最基礎不過三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