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孤明白了一件事
- 大明:我朱允熥,監國大明
- 鮮橙愛吃魚
- 2813字
- 2023-09-18 01:39:31
元末爭霸的時候陛下也是喊出了廣積糧的口號。可并沒有喊出來廣積銀的口號。
朱允題聽到趙勉的話,舀即便招子圍正了他接下來的話?!皭矍湎炔灰狈磳?。”“聽孤說完?!?
“此次河南道水患,讓孤看明白一件事。“
“為什么大明朝一旦遇到些事情,就會有無數的百姓逃荒,要阪?!啊熬褪且驗槿缃竦霓r稅極其不合理?!啊搬嬉?、賦稅、還有雜征。““這些東西都壓在老百姓的頭上“|?!薄鞍牙习傩諌旱么贿^氣來?!?
“有地的還好一些,總歸是能從地里掙出一條活路的。““可是那些沒有地的怎么辦?““同樣也免不了這些賦稅和雜征。”“太平光景還能夠靠著給人當佃戶之類的混個溫飽。“
“一旦遇上像水災這樣的天災。“
“連那些有地的人都難以活命?!?
“就更不要說這些沒有地的百姓了?!?
趙勉再次站出來說道:
“可是太孫殿下,若是不從這些人的身上出。“
“大明的各種賦稅從何而來?“
“朝廷如何正常運轉?“這些話別人都不能說。
只能是趙勉這個掌管著錢袋子的人來說。勛貴隊列的常升在聽到朱允題的話之后?;秀遍g像是抓住了什么。但卻又沒有什么頭緒。只能站在那里繼續凝神靜聽。朱允題等的就是這句話:“趙愛卿,孤問你,朝廷的這些賦稅真正的源頭是從哪里來的?“
朱允題的一句話直接把趙勉給問愣住了。
一時間居然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按照自己的理解,自然是從百姓的頭上來的。
要不然為什么會叫人頭稅。
可是太孫殿下作為大明的監國。
這么淺顯的道理他不會不知道的。
既然知道還要這么問。
說明太孫殿下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良久之后。
趙勉才開口說道:
“請太孫殿下賜教?!?
朱允題的嘴角再次露出一絲笑意:
“好,那就讓孤來告訴你,還有際征。“
“咱們大明的賦稅都是從土地里面長出來的?!?
“若是沒有土地,就算是有再多的人口?!?
”朝廷也休想收上來一粒糧食!“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
道理確實是這樣的。
沒有土地,哪里會有糧食。
沒有糧食,朝廷根本就收不上來賦稅。
趙勉再次開口問道:
“那敢問太孫殿下準備如何改革農稅?”
朱允題開口道:
“孤的這個法子,叫做一條鞭法!“
一條鞭法?
眾人聞言不由得一愣。
這個名詞倒是挺新鮮。
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敢問太孫殿下這個一條鞭法具體是個什么說法?“
趙勉當仁不讓的問道。
朱允題所說的一條鞭法。
并非真正歷史上張居正創造的一條鞭法。
張居正創造的一條鞭法。
雖然在短時間內為大明王朝續了一口命。
可是長遠看來。
卻是給大明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就好像一個身受重傷,匡腳昏斷的大。
強行用木棍架起來,然后打上一針腎上腺素。
讓他繼續奔跑。
等到腎上腺素的功效發揮完了之后。
等待著這個人的只能是死亡。
因為張居正在實行一條鞭法的時候。
只考慮到了朝廷能收多少錢。
也只管朝廷能收多少錢。
比如今年朝廷要收一千萬兩銀子。
自己到年底的時候。
必須要見到一千萬兩銀子出現在戶部的庫房。
至于實際過程中你到底是收了九百兩還是九千萬兩。
那是你們的事。
我只要我這一千萬兩!
這等于是給了官員們一張橫征暴斂的護身符。
大明不亡才是怪事。
所以朱允題根本不會全盤照搬張居正的一條鞭法。
而是結合了后來的攤丁入畝。
把所有的賦稅和雜征從百姓的頭上轉移到土地上。
這樣一來,朝廷每年收的農稅就一目了然。
你想多要土地,回以。
只要給朝廷多交稅,你隨便種。
而那些沒有土地的人原本應該交的賦稅。
則直接轉移到這些人的頭上。
這就是朱允題之前說的。
要把人從土地里解放出來。
讓大明的子民有機會去看看這個世界。
開拓一下自己的眼光。
“從此以后,大確不再接睡人頭收稅?!薄岸前凑胀恋厥斩?。““從本月開始,朝廷丈量天下土地。“
“并且要在夏收之前,把大明的所有土地全都量出來?!啊叭缓笥蓱舨恐匦略靸浴!啊暗綍r候就按照這些土地的數量來收稅。”聽到朱允題的話,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而常升也終于明白自己之前的擔憂到底是從哪里來的。太孫殿下這是要對勛貴們和地主們動手啊!要知道這天下誰的手里土地最多。當然是勛貴和地主。常升心中不由得泛起一陣擔憂。太孫殿下這么做。會不會引起什么動蕩?!然而常升不知道的是。朱允題就是故意這樣做的!
汴梁的災民有一大部分都是從南直隸跑來的。為什么這些災民會千里迢迢的從南直隸跑到汴梁。
要知道這可是大明初年。
天下有數不清的荒地。
朝廷巴不得百姓們去把這些土地耕種出來。百姓根本就不會缺地種。
然而事實卻是,這些南直隸逃荒百姓的土地早就被淮西勛貴們給瓜分完了。結果就是既要承受朝廷的賦稅。還面臨沒有土地的困境。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只能背著一家老小逃荒。結果還遇到了汴梁水災!朱允題當然不會這么輕易的放過這些人。自己制定的心的稅法,眩明了就是對付這些人的。你要么就老老實實幫老百姓把賦稅承擔起來。要么就把吃到嘴里的土地全都吐出來。兩者都不選擇的話。自己還會給你們一條路選。那就是死!
自己總要給那些受災的百姓討個公道的!然而百官們卻根本不看好朱允題的做法。因為這條政策的好處只有朝廷一方拿了。而那些土地的主人卻是結結實實的受到了損失。只要不是傻子,都不會讓朝廷的這條政策實施下去的。滿朝文武的臉上不由得充滿了擔憂。一個不小心,闘廷就會肥那些大給逼反。
這種反可遠不是朱允效那種臨時起意的造反能夠比得上的。整個淮西勛貴的基本盤都在南直隸。南直隸那么大的一塊地方。還地處中原。
很容易就是一次席卷天下的戰禍。
“太孫殿下,臣請您三思。”
“這件事是不是做的太倉促了。“
“可不可以給這些人一點時間?!?
“朝廷也好有足夠的時間來準備?!?
趙勉立刻站出來勸解朱允題。
希望朝廷不要操之過急。
朱允題當然知道趙勉的想法。
也知道趙勉是在為朝廷好。
但是趙勉似乎忘了一件事情。
只有百姓好了右。
朝廷才能好。
百姓過不好,換來的只能是改朝換代!
所以朱允題大手一揮。
打斷了趙勉接下來的話:
“孤意已決?!?
“不得再諫!“
“今年夏收之前,一定要大明的土地重新統計出來!“
“敢有阻攔者,立斬!“。
朱允題的話讓在場的所與人都心中一凜。上一次太孫殿下說出這么狠的話的時候。還是他還沒有被立為太孫,準備著手提高商業稅。而那一次,雖然過程稱不上血腥。可也是結結實實的掉了不少人頭。甚至還間接的引發了一場叛亂。這一次,太孫殿下又說出這樣的話。在場的眾人頓時憂心忡忡。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這件事就此作罷的時候。朱允題又開口說道:
“即日起,大明官員全都推行考成法!“
考成法同樣也是張矩陣創利達。
同樣也是給大明的稅收保駕護航。
而張居正保的是一家一姓。
朱允題要保的是一國萬家。
百官在聽到考成法三個字的時候。
心中頓時升起了一股不好的預感。
這時候,吏部尚書站出來問道:
“敢問太孫殿下,這個考成法是為何物?“
按理說掌管律法的是大明的三法司。
這個考成法帶個法子,應該是歸日法后盾。
但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夠聽出來朱允題話里的意思。
雖然表面上這個考成法說的是律法。
實際上針對的卻是官員。
否則為什么要加考成兩個字。
所以吏部尚書才會站出來。
朱允題看著站出來向自己詢問的吏部尚書。
開口說道:
“朝廷即將實施一條鞭法?!?
“而執行一條鞭法的便是各級官員?!?
“為了讓大明官員不怠政、懶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