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初為監察使,天下大亂
- 大明:我朱允熥,監國大明
- 鮮橙愛吃魚
- 2726字
- 2023-09-05 23:04:44
這一次,卻是輕松了許多。
大明的立國之君是朱元璋。
因此,在這座祠堂中,只有朱元璋賜給他們的先祖。
沒過多久,朱允熥便重新回到了王宮之內。
文武百官們在朱允熥的馬車踏入皇宮的一瞬間,也都是一個個目瞪口呆。
齊刷刷的鞠躬。
片刻后,朱允熥從馬車上下來。
他走到朱元璋跟前,恭恭敬敬的跪倒在地。
一旁的大公公連忙取出一份詔書:
“陛下,奉天受命。”
“圣德仁明,朱允熥。”
“......”
“欽此!”皇帝陛下躬身行禮。
將那道旨意,從公公掌柜的手中拿了過來。
朱允熥跪倒在地,向朱元璋磕頭:
“臣,聽令!”
“陛下萬壽無疆!”
朱元璋嘿嘿一笑:
“平身!”一個清冷的聲音響起。
說完,朱允熥站了起來,將手中的詔書遞給了朱元璋。
看到這一幕,群臣齊齊跪拜道:
“陛下萬壽無疆!”
“陛下萬歲!”
這一切,都被建國公常勝看在眼里。
他的心情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
她還有些懵。
沒人會想到,一個即將失去權力的國公府。
他終于可以卷土重來,重新回到了國家的核心!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這個皇太孫!
授勛大典至此告一段落。
隨后。
朱元璋帶著朱允熥又一次進了皇宮。
隨后,朱元璋將自己早就下定了決心的事情說了出來。
“云云,要不,我讓你坐鎮國事?”
一聽朱元璋這話,所有人都愣住了。
大總管心中一凜。
他連忙揮了揮手,示意那些侍衛都出去。
朱允熥已經換上了一身行頭,正準備離開,卻被朱元璋一句話給打斷了。
頓時就呆住了。
看著皇帝陛下眼中的那一抹真摯。
朱允熥若有所思。
朱允熥早就做好了監國的準備。
畢竟,大明有那么多的大事要處理。
一開始,朱元璋還讓宰相去輔佐他,監督國家大事,管理國家大事。
但胡惟庸一事,朱元璋卻將宰相一職給撤了下來。
那個時候,政府還沒有建立。
所以,監察朝政的重任,就交給了朱標這個皇儲來承擔。
現在,他已經是大明皇帝的孫子了。
所以,他才會被任命為監國。
朱允熥沒有任何的遲疑,直接答應了下來。
“這是我應該做的。”
沒想到朱元璋竟然搖搖頭:“我也沒想到啊!
“我不能為你分擔壓力,我要為你的大明負責。”
“我們年紀大了,沒有以前那么有活力了。”
“你現在是太子,應該承擔這個責任。”
朱允熥聞言,整個人都呆住了。
他還以為,自己不過是在替自己的祖父打理國事而已。
誰也沒有料到,他會把這里的一切都攬在自己身上。
這不是很突兀嗎?
“陛下神采奕奕,我……”
朱元璋卻是直接將朱允熥的話音給堵了回去。
“我知道我的身體。”
“這樣的話,我怕我活不過兩年。”
“趁我們還能動的時候。”
“我會盡快把大明交給你的。”
“我可以為你做點什么。”
“要不然我擔心你會被打懵逼。”
當朱元璋說出這番話時。
朱允熥沉吟不語。
原來的史書中,朱允炆被朱元璋封為太子,沒過多久就去世了。
這一點,他并沒有說謊。
所以,朱允熥沒有遲疑。
“那就好。”
“是!”
朱元璋聞言心中大定,道:
“我會盡我所能。”
“一切都有我們罩著!”
第二日,上了大殿。
百官如往常一樣,在正廳里等待著。
不過,朱元璋并沒有出現。
不過,黃小龍并沒有等到朱允熥。
就在這時,那名大內侍衛,手中拿著一份圣旨,大聲的喊道:
“圣諭:”他念出了這句話。
“昨天感冒了,有些不舒服。”
“國中大事,皆有陛下定奪。”
“諸位愛卿,還請多多費心。”
“不然別怪我不客氣。”
“欽此!”皇帝陛下躬身行禮。
當他聽完這道旨意后。
眾人皆是一愣。
“感冒?”
昨日在冊封儀式上,他還生龍活虎。
她的病,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好。
皇帝這是把所有權力都交給了這個孫子啊!
就算是當年的皇子,也沒有這樣的待遇啊!
這不是什么監國,這是在繼承皇位!
只是,面前這位,真的可以擔當得了監察天下的重任?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國中之事,盡皆壓在他的身上。
盡管他已經成功地將商業稅收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但這并不能說明什么。
現在的大明,正是繁榮昌盛之時。
就算不是皇太孫殿下出手。
大明的賦稅,還是要慢慢增加的。
這只是時間問題。
皇帝陛下如此迅速的將權力交給了他。
未免太過急功近利了吧?
而其他的官員則是一臉的喜色。
他的年齡到底有多大?
這還只是普通家庭的學生。
可他還沒來得及說什么,就被女帝派去監軍了。
這也是仲永的又一次傳奇。
他們只需要讓對方吃點苦頭就行了。
這讓他很是為難。
最后還是要看他們的意思。
如此一來,他的下場,就和朱允炆差不多了。
都是他們的囊中之物。
而對朱允炆死心塌地的人,此刻也都是一臉的幸災樂禍。
如果朱允熥的實力不夠,那么……
朱允炆也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
啥?你覺得朱允熥有能力執掌大權?
笑話!
古往今來,哪有十來歲就能執掌朝廷的!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著不同的想法。
不過,這一切,都逃不出朱允熥的法眼。
明代是歷代帝王與士大夫之間矛盾最為激烈的一個朝代。
因為沒有了宰相的存在。
在他看來,他的每一個大臣,都是他的競爭對手。
為了制造出東西方兩大工廠,他們什么都做得出來。
文武百官,沒有了宰相,沒有了靈魂的寄托。
于是,就有了現在的局面,就是用所有的官員來對付皇室。
后來的朱棣在史書中找到了這個問題。
但是,宰相之位,他是不敢給的,所以,他就用了一個類似于內閣的體制,來取代宰相之位。
其后果是,皇權,內閣,以及一般的文官之間形成了一種競爭關系。
最后,更是將整個帝國都卷入了這場紛爭之中。
他絕不會重蹈覆轍!
這個時候,大內侍衛的聲音響起:
“諸位大臣,請上一份奏章!”
就在他說完這句話的時候。
一名大臣上前一步,恭敬的向朱允熥鞠躬道:
“臣河南道監察使大人,請上一份折子。”
朱允熥頷首道:
“你在說什么?”
河南道的官員連忙道:
“是!”
“現在是秋天了。”
“雨越來越大了。”
“黃河水位一天比一天高。”
“河南衙門傳來消息,說黃河隨時可能崩塌。”
“這條大江一破,對整個南直隸都有很大的威脅。”
“還請朝堂盡快決斷!”
此言一出,群臣嘩然。
所有人都是一臉的震驚。
而站在朱允炆身邊的文武百官們,則是一個個目瞪口呆。
眼中有著掩飾不住的欣喜。
“陛下,還望陛下盡快征召精銳,將這條河流修復好。”
“絕對不能讓洪水威脅到整個南直隸。”
一名軍官連忙上前一步,開口說道。
他的話才剛剛說完,另一個大臣就開口了。
“是呀,陛下,還望陛下盡快撥出一筆資金,不要讓黃河泛濫起來!”
很快,又有幾個文武百官上前請愿。
總之,絕不允許洪水對整個南直隸造成任何影響。
朱允熥看到這一幕,也是忍不住皺眉。
所有的文武百官,都是來自河南道,來自南直隸。
公公管家連忙將那名大臣的折子遞了過去,交給了朱允熥。
朱允熥將卷宗念了一遍。
他立刻就知道那些大臣們為何會有這樣的反應了。
畢竟,老朱家族,是以南直隸為中心的。
如果真的讓大水沖垮了老朱家,那可就真的完了。
父皇不會放過他們的。
也難怪那些人一聽說此事就這么著急了。
還有一些眼神中,分明流露出了一絲得意。
估計是在等著自己的笑話。
哼,真是讓人大失所望!
朱允熥合上了文碟。
轉頭對著工部郎人道:
“愛卿,過去幾年,朝堂上怎么處理這次的水災?”
朱允熥話音剛落,就被他打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