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加稅收,孫子求您了
- 大明:我朱允熥,監國大明
- 鮮橙愛吃魚
- 2681字
- 2023-08-31 14:02:33
與此同時,在大太監的帶領下,朱允熥也來到了朱元璋的身邊。
這個時候,朱元璋也換上了一身華貴的衣服。
正在皇上的案前,翻閱著一份又一份的文書。
“啟稟皇上,太孫太子來了。”
朱元璋也不抬頭,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
“賜座!”一道聲音響起,帶著幾分威嚴。
說完,他又開始批閱卷宗了。
大內侍官連忙拿了一張軟椅過來。
朱允熥也不矯情,直接在軟椅上坐下。
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位著名的古代帝王是怎么處理公務的。
朱元璋很快就開始了他的工作。
大多都是粗略的掃了一遍就放下了。
那雙眉,也是忽開忽闔,忽隱忽現。
但更多的時候,他的眉頭卻是緊緊地皺在一起。
由此可見,大明并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那么平靜。
一炷香的時間過去了。
直到這時,朱元璋才看完了所有的文件。
這一次,他的目光落在了朱允熥的身上。
他的臉上露出了驚訝的神色,隨即一臉的驚訝:
“允熥,你在這里做什么?”
朱元璋的一番話把朱允熥弄糊涂了。
“陛下不是吩咐我來的么?”
朱元璋一巴掌打在了自己的額頭上。
“唉,太累了。”
“我給你打電話了。”
朱允熥嘿嘿一笑:
“陛下一心為國,晚輩佩服!”
聞言,朱元璋爽朗一笑。
“好了,別鬧了。
“傳飯去,我孫子一大早就要去上朝了。”
“他在這里等了我們那么久,一定很久了吧?”
這是陛下每天下班后都會看的慣例。
對于這些事情,大總管已經是輕車熟路。
沒多久,一桌早餐就被送到了兩人的面前。
兩人在桌邊坐下,吃了起來。
早餐很是簡單,就是一碗稀飯,再加上一些小菜。
這對一般家庭而言,或許有些奢侈。
但作為一國之君,卻是輕而易舉。
朱允熥暗暗嘆了口氣,能成為這樣的帝王,還真是不容易。
“今日的早朝如何?”
朱元璋在吃飯之時,口中卻是問道。
因為他也沒想到,自己的孫子竟然會在早上的時候,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朱允熥聞言,淡淡的回了一句:
“在朝堂上,我并不覺得有什么。”
“可是現在,我看著陛下在這里批改文書,卻又感覺陛下很不容易。”
朱元璋聞言大感意外,這才剛成為皇帝的孫子,竟然就給十多個人判了死刑。
其中一人,更是被他當場格殺。
還說不覺得有什么。
這孫兒,還真是有趣!
說完,朱元璋臉上露出了一絲詭異的笑容。
“你要是嫌我看卷子累,就給我分擔一些。”
朱允熥聞言一怔,隨即臉上浮現出一抹苦澀之色。
她只是覺得,自己的祖父太過勞累,太過可憐。
結果卻是惹出這么大的禍來。
朱元璋看著朱允熥的臉色,嘆息一聲,說道:
“我不是故意為難你,我自己清楚自己的身體。”
“早一點告訴你,免得你以后不知所措。”
他的話一出口,站在朱元璋背后的大內宦官頓時哭了起來:
“皇上萬壽無疆,康健如初。”
朱元璋聞言,卻是眉頭一皺,沉聲道:
“混|蛋,我們爺爺奶奶之間的事情,輪不到你來指手畫腳。”
只是他的聲音聽起來并不怎么憤怒。
朱允熥將盤子和筷子放在桌子上,沉聲問道:
“我知道了。”
就在這個時候,一名太監急匆匆地走了過來。
他將一份公文遞給朱元璋,并說:
“回稟皇上,大司馬大人請旨。”
聞言,朱元璋大手一揮。
跟在他后面的大內侍衛急忙將公文送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把盤子和筷子都放了下來。
翻開。
僅僅只是掃了一眼……
朱元璋卻是微微一皺眉。
安格列將上邊的信息全部讀了一遍。
于是,朱元璋就將這份文書交給了朱允熥。
“那個趙勉,還真給我們添了不少麻煩。”
拿到朱元璋遞來的文書之后。
朱允熥拿起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文件。
這份折子,是當時的戶部侍郎,也就是趙勉所著。
長篇大論,足足有數千字。
總之,就是這么個意思。
這次的登基大典,戶部根本就沒有足夠的資金去舉行。而這次的登基大典,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資金去舉行。而這次的登基大典,也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資金去舉行。
看到這封信,朱允熥不由搖頭。
他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切,竟然都是因為自己。
“此事與趙勉無關。”
“看來大明國泰民安啊。”
“但這件事只有我們自己清楚。”
“就跟個破屋子一樣。”
“北方的蒙古人,一直在向南方進發,所以我們要花錢建一座城池,才能守住。”
“我們沒有時間去對付東南的海盜,所以我們決定,將所有人都遷移到內陸,封鎖海域。”
“雖說以后不再有海賊作亂,但這些人安頓下來,也是一大筆銀子。”
“而且,如果遇到了干旱或者洪水,還得靠著朝廷來救濟。”
“官員的薪俸也很成問題。”
“如此一來,趙勉上這個折子,也怪不得他。”
朱元璋嘆了口氣。
這讓她有些不知所措。
“我知道,這是大明的現狀。”
“就算我們責備趙勉,也無濟于事。”
“不過,我們能不能取消你的登基大典?”
“您可是大明太子!”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屑。
一聽朱元璋這話,所有人都愣住了。
朱允熥將那份公文收了起來。
他咧嘴一笑:
“我還以為是什么大事。”
“錢而已。”
朱元璋聞言,卻是眉頭一皺,沉聲道:
“你啊,不把自己當回事,就不會明白生活的艱辛。”
“說的容易,不過是為了錢而已。”
“你也不看看我們有多窮。”
朱允熥嘿嘿一笑:
“陛下放心。”
“我有一個計劃。”
“保證可以緩解大明目前的經濟壓力!”
朱元璋一臉詫異的看著李麻子:“李麻子。
“是嗎?你打算怎么做?”
“什么事?”
朱允熥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大明現在的商業稅收,真是少得可憐。”
“我看,是該提高那些商家的賦稅了!”
聽說朱允熥要提高商會的稅收,所有人都是一愣。
朱元璋臉上的希冀之色,也逐漸褪去。
他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
“云若顏,你明白自己的意思嗎?”
他是一位貧寒的帝王。
沒有人能像朱元璋這樣,對平民百姓的生活,有著更深刻的理解。
那么,這些人就不需要繳納這些稅收了。
從上古到現在,還從來沒有增加過賦稅。
也不愿讓當地的官吏加重人民的負擔。
而這些商賈,在任何一個王朝里,商賈的身份都是低下的。
但是,在經過了數百年的剝削,以及元朝的戰爭之后,他們的實力已經今非昔比。
朱元璋迫切需要一批人來改善他的生活。
而要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生意人更是離不開。
于是,朱元璋就開始鼓勵人們經商。
讓大明的經濟重新煥發生機。
商業稅收被設定得很低。
這一切,都是為了大明國泰民安。
而現在,朱允熥竟然提出了增加商業稅收的要求。
的確,如果增加商業稅收。
所以,朝廷才會有更多的稅收。
解決目前的財務困境。
但是這樣做,無異于殺雞取卵。
莫非是因為自己的登基大典?
為什么要這么做?
朱允熥將朱元璋的神情盡收眼底。
瞬間就猜到了自家老爺子的心思。
“外公,我明白你的意思,就是要讓他們為國家出力。”
“讓大明的經濟,盡快發展起來。”
“這就是為什么他們會收取如此低廉的稅收的原因。”
“但是陛下,現在是大清二十五年啊!”
“皇帝陛下統治了二十多年。”
“現在的明朝,已經不是當年的明朝了!”
“民風雖不算富裕,但也不算富裕。”
“不過,吃不上飯了。”
“而且,這些年來,他們一直享受著低廉的稅收。”
“該是他們為朝廷效力的時刻了!”
“陛下,一個生意人,是沒有國家的!”
朱允熥淡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