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掙得工資不多,眼看著妻子越來越能干,他心里就越不是滋味,這樣顯得他很孬。心里的暗暗較勁,于是他開始借酒澆愁。
師傅每天在店里忙著,晚上回去還要收拾丈夫醉酒后的爛攤子,很無奈。
咬著牙,日子就這樣過了,孩子還小。
這是師傅給自己的借口,支撐著自己。其實她也不知道這樣有什么意思。
師傅的面館生意越來越好了,師傅的面找了一家壓面的小作坊訂的,小作坊在縣城很有名,也很干凈衛生。總之就是挺受歡迎的,所以師傅選擇了這家小作坊。
那天,師傅凌晨就去小作坊取面,門口上掛著牌子:外出有事,近日不開張。
這可愁壞了師傅,沒辦法,師傅只能打算先不開張,暫停歇業。也就是這時候,她丈夫買了壓面機……
渾渾噩噩了許久,他也想通了,有時候喝多了,看見妻子大半夜地收拾自己扔下的爛攤子,心里就不是滋味。
事業對一個男人重要,其實對于女人來說也是一樣的。
誰的事業發展好,經濟能力強,誰就可以有那種優越感。實際上,有這種優越感的基本都是男人。
女人,忙前忙后,落得一個賢妻良母的名聲,卻很少能有話語權。如果這個女人事業成功,經濟底子好,她們很少有男人那種死裝的優越感。
買了壓面機的丈夫,保安隊,家里兩頭跑,這樣妻子的成功的事業也有他的一份功勞了。
然而,師傅總不計較這些,她只想著一家人和和氣氣地把日子過好,無所謂誰的貢獻大。
好在,師傅的丈夫也越來越有那種擔當了,如同婚前一樣勤勤懇懇。在上班前會把面壓好,然后裝袋,提前給師傅放在鋪子里。
小店也需要人手了,師傅的娘家小妹,生了兩閨女,在那個重男輕女思想還尚留存的地方,她不愿意生第三胎。輕飄飄地“離婚”二字,就這樣懸在了她的頭頂。
她總是很執拗,家里長輩覺得無非就是多生一個孩子而已,卻不知,她的抗拒,已經引起了無數次的爭吵。
在這個無數次爭吵的背后,是那個時代,在一個貧困的地區,一個婦女對于沒有自我的反抗。
她毅然決然的離開了,帶著兩個不受待見的女兒,沒多久她的前夫就再婚了,一年之后,喜得一子。
那與她有什么關系呢?
她開始走出家庭。每天在姐姐的鋪子里幫幫忙,姐姐一個月給她開1500塊錢的工資。
雖然不是很多,但是對她來說足夠了,足夠她養活她自己和兩個女兒。
師傅的店,里面都是女員工,也只要女員工。師傅的手藝好,憑借著勤勤懇懇的勞作。把自己的店面搬到了破屋對面的更好一點的小鋪里。
同時還把自己的女兒送上了私立學校,在縣城買了兩套房子。師傅的妹妹在店里過渡了三年,決心出去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便去市里學美容化妝。
40平的小屋,放著兩個女兒寫作業的桌子,放置簡陋的家具,承載著她的夢想。說是夢想有點可笑,她只想掙很多錢,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夢想呢?
有目標總歸是有動力的。永遠不要低估一個女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