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皇祖母再也不能撼動自己的地位就好了,或者自己能夠親政就好了。
朱祁鎮腦海中閃過一個危險的想法,也僅僅是一閃而過,他還沒有那么大膽。
剛才的想法只是想想而已,但,未必沒有想實現的意思,但是他現在是沒有實現的條件。
朱祁鎮看著消失在天際的太陽,陰影覆蓋了他的身影,在整個皇城都陷入黑暗的幾秒鐘,他心里的惡也開始蔓延滋生。
隨著皇城的燈火點亮,他在黑暗中的表情也無人可知。
但是他已經有了打算,至于張太皇太后為什么討厭自己的母親,原因也很簡單。
誠然朱瞻基和孫太后關系確實是好,但是孫太后不是正妻,立孫太后為后這件事情,朱瞻基的所作所為在朱祁鎮眼里是父母恩愛的證明。
但是在別人眼里可就不一定了。
孫太后當了這么多年皇貴妃,胡善祥當了那么多年皇后,本來相安無事,張太皇太后也是一視同仁。
但是朱瞻基就突然把皇后給廢了,換成孫太后,說是孫太后沒有什么手段,旁人都是不信的。
而孫太后卻用了張太皇太后最不能忍受的一種,那就是利用皇后無子這件事情廢后。
朱瞻基多少年不去碰胡善祥了,朱瞻基幾乎每次都在孫太后哪里休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人家當然只會有一個女孩了,然后你再讓皇帝利用這個來廢后,這就很過分了。
而胡善祥一直溫婉,并沒有什么過錯,張太皇太后一直挺喜歡她的,被人算計,廢了后之后,張太皇太后也一直很關照她。
張太皇太后從哪以后就有些厭惡孫太后了,不過她這個當娘的還是架不住自己兒子臨終時的要求。
立了朱祁鎮為皇帝,其實張太皇太后更鐘意朱祁鈺,朱祁鈺雖然看著柔弱,但是柔中帶剛。
堪當大任,三歲看到老,看到朱祁鈺的時候,張太皇太后就感覺,朱祁鈺一定可以托起大明的江山。
張太皇太后說的是對的,在幾年之后,朱祁鎮將會掀起一場差點毀滅大明的戰爭,而朱祁鈺將打贏那場戰爭。
為大明續命百年。
秦王府,朱景泰處。
此時已經進入黑夜,朱景泰莫名有些想要在這秦王府轉轉。
今天這一天,他吞服了那么多丹藥,三合淬煉,已經到了初期的地步。
而為什么進入初期這么快,其實只要進入了修行的大門,基本上就是初期。
初期的路很好進,朱景泰現在就可以感受到一股清流在自己的身上流轉。
經過自己的四肢百骸,提升著自己的實力,雖然是第一次正經修煉,就有這樣的效果。
朱景泰也是十分的滿意,他這一世的方針就是,實力為主,地位為輔。
地位這張牌,搭配誰都是王炸,就比如說能力,智商,實力,唯獨單出是小丑。
朱景泰如果能達到渡劫境,或者更高,他會害怕奪門之變,一群小卡拉米,老子就是病了,躺在病床上,還能喘氣,就能把你們這群王八蛋給滅了。
還奪門之變,奪你大爺,只要朱祁鎮敢帶著石亨那群二五仔來奪門,那個時候就是朱祁鎮被壓到太廟明正典刑的時候。
修煉了一天,也該出門透透氣,不然天天這么搞,早晚把人逼瘋。
隨后朱景泰就出門了,這秦王府看著不大實際上還真是不小,就是人不多,才幾百個下人。
對于朱景泰來說還算是一種新奇的體驗,他不斷的問路,不斷的向著府外走去。
這個地方還真是挺大的,山川草木,應有盡有,得天獨厚的環境,就是人少了點。
走了一會兒,終于朱景泰找到了側門,朱景泰走出側門,在秦王府周圍是一圈樹林。
種的樹雜七雜八的,如果是朱景泰的話,就把這里換成桃樹,桃花林里桃花仙,那樣不好嗎?
這樣想著,朱景泰不由得開口說道:“把這里種上桃樹該多好,種這么多雜七雜八的樹,雖是自然了些,但是有些荒涼了。不如種桃樹,整整齊齊的。”
這句話其實是說給一旁的儒道大宗師,于問說的,于問聞言就知道朱祁鈺想要見自己。
于問,儒道大宗師,當年國師姚廣孝手下的人,心高氣傲,江湖人稱,文劍仙。
為人最討厭桃花,而朱景泰這么說,就是想約他出來一見。
朱景泰確實是如此打算的,他也該見見身邊的這兩個保鏢了,下一秒,一個頭戴綸巾,手握木扇的中年男子便出現在朱景泰的面前。
在原主的記憶里,這個人雖然從小一直保護他,但是更像是一種義務,并不是自愿的。
而二人的關系一直都是很陌生的,雖然他保護了朱祁鈺這么多年,但是朱祁鈺見他們的次數實際上也不多。
二人之間,也沒有其他的交流。
對于這個人,朱景泰也是十分的糾結。
現在這個時候的這些高手,都是心高氣傲的,他們看不起你是真的看不起你。
怎么說呢?老子聽命令來保護你,不是自愿保護你的,而不是因為你是誰誰誰?
朱祁鈺是郕王,但是那是他命好,而他們這些高手都是尸山血海里殺出來的。
如果不是你運氣好,你如果是個平民,你都沒有辦法見到我們。
這些人,看不起你,他們是真的看不起,而且朱景泰拿他們還沒有辦法。
在這方武道為尊的世界里,朱景泰只有自身實力變強,才能收獲別人的尊重。
這是準則,如果拋開朱祁鈺這個郕王的身份,朱景泰還真的什么都不是。
他們這些人心情好可以尊重你,心情不好鳥都不鳥你,而且朱祁鈺出身皇家。
他的身份就更尷尬了,一個閑散王爺,在這群保鏢眼里就是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他們是信奉實力為尊的,不會信奉什么身份地位,而且這種強者,一般都有傲骨,對于自己瞧不起的人,也做不出阿諛奉承的事來。
如果是原本的朱祁鈺,估計都不會叫他們,原主屬于看到他們就掃興,雖然相伴多年,但是原主依舊不喜歡他們。
在原主看來,他們知道什么叫地位嗎?而這些人很想教教原主,什么叫實力。
而朱景泰叫他們的原因,也不是想要自討沒趣,三個明面上的保鏢里,李熙兒這個暗戀原主的保鏢。
忠心自然是不用說的,而后面的酒劍圣葉顧,還有文劍仙于問這兩個家伙,明顯于問更好相處一點。
那個葉顧,路子太野,明顯就不是他能收服的那種,而于問看上去就好很多。
看著于問朱景泰露出一絲微笑,說道:“于先生。”心里也是暗松了一口氣,于問要是不出來,他還真是沒有什么辦法。
于問這個傳奇儒生,為人光明磊落,是那種正統的儒生,儒道并不是只會讀書,在西漢之前的儒生,要求挺高的。
就比如說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這些東西,于問都是精通的。
而在原本的故事線里,朱祁鈺繼位之后,就把于問調給太子朱見濟當保鏢,然后朱見濟就莫名其妙的死掉了,而朱見濟死后。
于問也被朱景泰遷怒,趕出北京,然后不知所蹤。
其實就是于問在,奪門之變也只是多一個冤魂而已,他在與不在都是一樣的。
看到這個熟人,朱景泰也是有些感慨,于問出現之后,對著朱景泰行了一個標準的禮,然后說道:“參見郕王殿下。”
朱景泰微笑著虛扶道:“先生不必多禮。”
于問有些疑惑,他并沒有和朱景泰聊太久的意思,因為他知道原主一直不太喜歡自己。
甚至今天召見自己都有些意外,他為什么要召見自己,因為于問最初還是和朱祁鈺爆發過沖突的。
因為那個時候,他是朱祁鈺最討厭的教書先生,而小孩最討厭的就是學習,二人的關系可不太好。
而且原主一直都當他們不存在,吧過他們也樂得如此,原主雖然對他們態度不好,但是給的確實不少。
而且事少,所以他們也沒想著跳槽。
于問,葉顧這樣的江湖出身大宗師,只所以投靠朝廷完全就是因為,他們在江湖上犯下了太多的事,江湖已經容不下他們了。
所以他們才投身朝廷,就比如于問,他反的事就是殺了很多貪官污吏然后被國師姚廣孝看上了。
當了姚廣孝旁邊的一個侍從,所以朝廷也沒有敢找他麻煩的人存在。
畢竟黑衣宰相,可不是浪得虛名的,而葉顧干的事情,就更那個了,葉顧干的事情更厲害。
葉顧得罪了丐幫,滅了丐幫三個堂口,然后惹得丐幫幫主洪山廣親自出手,被重傷多次,然后投靠了朝廷。
對于他們,朝廷也很信任,畢竟一群沒有退路的人,才最好控制。
二人沉默片刻,最終還是于問率先開口說道:“郕王殿下,不知道您找屬下前來,有何吩咐。”
朱景泰聞言笑了笑,說道:“沒什么,就是想聽聽先生給我講講修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