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灞水與渭水
- 劉協:開局禪讓,卻擁有呂布武力
- 地上風箏線
- 2018字
- 2023-09-16 15:18:03
漢魏兩軍隔河對峙數日,都沒有發動進攻。
連雙方最平庸的小卒都知道,跨河作戰的防守方優勢明顯,誰先進攻誰吃虧。
劉協也為此苦惱不已。
強渡灞水,首先要準備足夠的船只,才能運輸大軍過河。
而在渡河過程中的軍隊是最脆弱的,魏軍弓箭手可以肆無忌憚地襲擊浮在水面的士卒,雖說船只上都有能遮擋箭矢的東西,但是要運輸這數萬人,船上肯定會被站滿,人擠著人根本躲不了箭。
不出意外,這些小船大多會翻沉河中,根本到不了岸邊。
就算有船只順利渡河,也只是零零散散的小部隊,無法對魏軍形成威脅。魏軍騎兵會馬上包圍沖擊,將上岸漢軍趕到河里。
要是有大船就好了!有了樓船不但能防御箭矢、自身也能用弓弩予以還擊,還能一次投放大量士兵。
只可惜,建造一支大船艦隊要幾個月至數年時間,而他只有一些臨時拼湊的小船。
既然這樣,那就不能拿全軍的生死當賭注去強渡灞水,必須用計智取。
劉協雙手撐住桌子,仔仔細細盯著灞水附近的地形圖,想從中找出一些靈感。
灞水悠悠,難道我就要止步于此了嗎?
他用食指摁住現在對峙的位置,也就是灞水與渭水的交界。
唉,不過灞水,不得長安。
劉協愁緒萬分之間,食指無意識地沿著灞河往南劃去。
當他回過神時,發現食指正好點在灞水源頭。
等等!
劉協打起精神,盯著地圖上河流消失的那一片。再重復看了看整一條灞水河。
有辦法了!
強渡不得,那就繞過去!
灞水河并不太長,源頭距離此處不遠。
而源頭在群山之中,河道狹窄,部隊能夠直接跨過。
在灞水上游尋找一狹窄之處過河,然后就可以北上襲擊郭淮大營。
在河西岸站穩腳跟后,可以掩護東岸的其他士卒渡過灞水。
終于找到了一個破敵之計!劉協激動地一拍桌子。
但是,他很快冷靜下來,這個策略還有許多要考慮的東西。
首先,這個計劃必須要保密,不能讓魏軍提前有防備。
追求保密,那么奇襲的部隊必須能夠隱蔽。
想要不被郭淮發現,就不能帶太多人去上游繞過灞水,最多不能超過五百人。
然后,問題又來了,人不夠怎么攻破西岸大營?
況且魏軍在河上游肯定也有安排駐扎,只靠數百人能不能突破層層防守?
這數百人必須是精挑細選的百戰精銳,能夠在秘密行軍中服從命令、一聲不吭,在作戰中能奮戰勇進,不管敵我人數如何懸殊。
另外,率領這數百奇兵的將領必須是他自己,只有在超凡武力的加持下才有可能殺到魏軍大營。
即便他能夠突破阻擊,到達郭淮大營,手下這數百人能否擋得住兩三萬魏軍反撲?能否給渡河部隊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必須把魏軍分走一波。
怎么樣才能吸引走郭淮的注意力呢?
再找找靈感吧。
地圖上,渭河橫貫關中,眾支流散于兩旁。
這一龐大水系,使得關中成為了張儀口中“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貿,沃野千里,蓄積多饒”的天下之雄國,天府之基業。
在蜀地還沒得到充分開發的時候,正因為有關中的后勤保障,秦國才能夠不斷東出函谷,攻滅六國。揮劍斬浮云,諸侯盡西來。楚漢爭霸中,劉邦走的第一步也是攻取關中沃野。
關中之所以富饒……是因為渭河……
毫無疑問,渭水是關中最顯眼的河流……遠遠超過眼前這條灞水河。
魏軍在渭水北岸也有一個營寨,由梁習的并州軍駐扎……
這樣的話!
如果派一支部隊,渡過渭水,襲擊北岸梁習營寨。
而渭水如此之長,魏軍不可能處處都設下防線,找一個方便的地方就能讓大軍渡過河流。
郭淮見北營危急,肯定會派兵救援。
這樣一來,灞水西岸大營空虛。
而且魏軍目光都在渭水北岸,不會注意正在偷偷繞過灞河的奇兵……
“傳令眾將過來商議。”
不一會,大帳中站滿了大小將校。
“陳進,你率軍兩萬,北渡渭河扎營,攻取魏軍梁習部。”
“我該怎么渡過渭水?想必魏軍會發現吧。”陳進問道。
“先派數千先遣隊,一直往東走,找到一個安全的渡河地點過河。讓他們在渭水北安營扎寨,站穩腳跟。隨后你率大軍再渡。”劉協繼續吩咐道。
“你到渭水北后,向西徐徐推進,可以放心與魏軍交戰,順利的話也可以直接圍攻梁習營寨,但最重要最基本的還是守住你自己的那個落腳點。”
“楊秋你為副將,率領你的西涼鐵騎跟著陳進大軍一起渡渭河。”
“諸葛誕、司馬孚堅守本營,多備船只,等待朕的信號。”
“什么信號?”諸葛誕問道。
“到時候會提前通知你們,不用著急。”
“王雙留著,其他人可以去準備了。”
眾將各自領命,走出大帳。
“陛下,有什么事嗎?”王雙疑惑道,怎么單獨把他留下來了。
“你跟著朕過來……”
……
“將軍,兩千先遣隊已經渡河完畢,正在搭建營寨。”一小卒進來匯報。
“有被魏軍發現嗎?”陳進問道,他這幾天一直坐在帳中等待消息。
“魏軍方面沒有動向,應該沒有發現我們的人。”
“點齊人馬,我們準備出發。”
說罷,陳進起身,盯著旁邊放著的一套盔甲,這是劉協送他的一副精鋼鎧甲。
撫摸著這盔甲,就好似看見了即將到來的戰斗。
這次領兵兩萬人,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責任重大。
他回想起昨天劉協跟他說的一句話:
“子勇,朕放心你,放開了打就行。”
忘記提了,現在他是:陳進,字子勇。
這是打下潼關后,劉協給他取的字。
能進者必為勇將,勇敢者方能猛進。
不能辜負了陛下的信任,不能辜負了這一個“勇”字,渭北一戰,一定要好好打!
陳進披上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