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4章 紛至沓來

  • 南海王爺
  • 郁西
  • 3535字
  • 2011-04-24 13:36:43

梅爾基奧心思復雜,看到海州的情況,比他想象中要好的多。他的經驗告訴他,一般的港口都是建在那些能夠提供大量貿易商品的地方的,當然也有例外,像荷蘭的一些港口就完全是轉口生意的,但是他不相信東方人也能做到這點。他心里是為荷蘭驕傲的,似乎什么奇跡發生在荷蘭都是理所當然的,而其他的國家民族就只能是平庸的。這次海州能讓廣州商人帶來貨物,加上還和自己的母國簽訂了通商的條約,情況似乎很明晰了,這個港口是有前途的。這不僅讓梅爾基奧覺得自己原本的判斷似乎是有些荒唐,自己憑什么就以為一定做不成呢,好像自己是心里對趙泗有些意見的,正是因為成見才讓他做出那些判斷,也許自己的判斷根本不是對事而是對人的。

相對于港口的情況,梅爾基奧對船隊就自信多了。他年前挑出的八名年輕人,現在都成熟起來了,在他眼里這些年輕人真夠笨的。他教授給他們天文,數理的知識往往反復說上幾個星期他們才能明白,不過值得肯定的是他們很努力。無一例外他們白天幫忙工作,抽空學習外,晚上竟然都很晚才睡覺,不停的用星辰來給船定位,然后對照海圖確認船的位置。正是由于這種精神,經過半年的學習,這八個人竟然都學會了荷蘭語,都會看圖計算了,可憐他們卻還是不懂自己國家的文字。其中表現最好的一個是年紀最小的張小刀,或許是從小跟父親學習木工的原因,這個孩子對海圖的理解比別人都強,他是第一個識圖的,現在已經可以自己獨立繪制海圖了。于是這次梅爾基奧就讓小刀自己掌管新下水那條船,然后還讓其他幾個人中的五個去幫他,一來他們一起獨立操作肯定更能提高,二來讓他們都學習下怎么獨立的做船長。

而梅爾基奧自己這條船上原來的八個人中只剩下了兩個,當然還有他更看重的尤氏兄弟。這兩兄弟梅爾基奧自己都覺得震驚,他教授他們數學知識,天文航海知識,他們都學的很快,幾乎是一點就通。梅爾基奧還從來沒見過如此聰明的人呢,而且他從這倆人身上看到了歐洲那種航海家的影子,那是一群不把性命當回事,天生應該活在海上,在陸地上就會沒有精神的人。而且這兩人還都識文斷字,于是他就更器重兩兄弟了。于是這次他在船上一言不發,就讓兩兄弟主導船上的一切,另外兩個徒弟幫助他們。

一路上他看到四個年輕人不停爭論,自己兩個徒弟似乎不服氣尤氏兄弟這倆后來者。其實梅爾基奧心里也清楚,尤氏兄弟的水平現在還沒有那倆徒弟好,幾次他們爭論航線問題尤氏兄弟都是錯的。但是梅爾基奧更看重的是兄弟倆的那種精神,似乎深深根植如骨髓的航海精神,于是自己也不說話,任由他們爭論。年輕人必須獨立才能成長起來。

雖然眼看著兩艘新手掌控的船出了幾次問題,但有索輝這個現在已經蛻變成了老手的在前面帶路,一路沒什么驚險就到了日本。在日本賣出貨物后,梅爾基奧找了幾個自己的朋友聊天,說自己找到了理想。說要帶領一支龐大的艦隊駛回歐洲,三浦按針等人都很高興,同時三浦也很難過,他說自己早想回家了,可是德川家康都沒有同意。

幾天后梅爾基奧又從佐藤那里提出了十萬銀子,就回航了。

海州北面在距離港口一里外的地方有一片大鹽田,這就是鄧西建的,現在已經劈出了很大一片平地,上門鋪上了平整的石板。有十幾個農民正在掃鹽,趙泗就跟鄧西在鹽田邊上看著。

“鄧兄,你這塊鹽田有多大啊。”

“十幾畝而已。”

“那一畝能產多少啊。”

“這里氣候不錯,常年都能曬鹽,估計一年能產兩萬多斤吧。”

趙泗販過鹽,知道在揚州有鹽引的官商從灶戶那里買鹽是一斤五文錢,賣出去是二三十文。私鹽進價高些,賣價低些所以生意很好。

“那么說這一片鹽田一年也就賣三四千兩銀子啊,除去人工也不多啊。”

鄧西點了點頭道:“總量是不多,但是這里也就十幾畝,算下來一畝產一百多兩呢。你見過那里的地能出產這么多啊,我打算等做順了。把在揚州的路子鋪好了,就擴大一些。現在手里的銀子鋪個幾十畝到一百畝應該沒有什么問題的。”

“大人!”倆人正在聊天,突然一個村民過來了。

這是趙泗雇的十幾個看守碼頭的人之一,看他過來,問道:“怎么了,碼頭出事了嗎。”

村民道:“不是又來船了。”

“那里的船,南面來的還是北面。”

“北面。”

想必是廣州潘家又派船來了,趙泗現在可不怕他拉的貨多了,算算自己的船隊也該從日本回來了。

趙泗趕到碼頭一看,卻不是潘家的船,從船上走下了一個。

“哎呀,秦兄。”原來是秦勇,趙泗曾經給秦勇寫過信,讓他介紹一些商人來海州貿易,這時候他自己到來了。

“哈哈,趙公子,我們又見面了。你現在可是當官了啊。”秦勇穿著還是那身短打扮,樣子沒怎么變,但是看著似乎精神了很多。

“秦兄說笑了,誒?怎么你開上小船了,潘家讓你開這樣的船還真是浪費啊。不如來我這里吧。”趙泗看見秦勇的船竟然是艘不大的海船,便笑道。

秦勇道:“哦,這個啊,不是潘家的船。是我自己買的,拉了幾個兄弟做些小買賣,以后還要靠趙公子照顧啊。”

秦勇終于自己干了,趙泗一直認為這個人可是個厲害人物,忙邀請他到自己屋里說話。

到了自己的簡陋木屋里,趙泗沏了茶請秦勇坐下聊天。

“秦兄終于自己干了啊,真是可喜可賀啊。不過怎么弄了這么一艘小船啊。”

秦勇笑道:“能有這樣的就不錯了,你以為誰都像你那么有魄力啊。”

“我也是運氣,正好李家不想要那艘船了。還是說說你吧,現在做什么生意呢。”

“年前弄了這條船,跑了幾趟蘇杭。上次收到你給的信后,我聯系了幾個朋友,跟他們說了情況,他們都很感興趣。于是我就自己先來看看,要是這里的生意能做,以后我們就常跑這條線了。”

“哦,你的朋友,也是跑船的?”

“是啊,不過船不多,十幾條吧,還都是小船。”

趙泗想,十幾艘小船,那也就跟潘家一次來的船隊規模差不多,以后要是他們也加入倒是能增加一倍的運力啊。

“好啊,隨時歡迎。你這次帶的什么貨。”

“是些絲綢,我跟潘家的幾個伙計打聽了,聽說你這里要絲貨,有多少吃多少好大的魄力啊。”

趙泗笑道:“小打小鬧而已了。”

“唉,對了。我看公子這里還有船廠,敢問這船可賣不賣。”

“怎么你有興趣,要是別人肯定是不賣的,因為我呀也缺船缺的厲害。要是你有興趣,可以賣你一艘。船廠的木頭王你認識吧,手藝沒得說,你要多大的船都能造。”

“哈哈,如此謝過公子了。不過暫時我還不會加船,等再過個半年一年的等我把生意理順了,卻是肯定要加船的。既然是木頭王造的船那我就放心了,我跟他可是十多年的相識了。”

“那就好。今天不會走吧,一會請你吃飯。”

秦勇第二日就走了,走的時候說很遺憾要空船跑回去,要是趙泗這里能有些南方產的東西倒是好了。趙泗也動了心思,他知道南方的暹羅等過產的糧食木材瑪瑙玉石之類的東西在大明行情很好,只是自己以前不做這些生意沒有路子。倒是知道南方的云屯時常有暹羅國王的船隊運這些東西過來,看來是得想辦法聯系下他們了,還有潮州一些海商也是做這些生意的,到可以聯系聯系。

秦勇回去后,沒多少天果然就來了一個船隊,正是他帶隊的。有四五家船主,都是廣州的小海商,手里沒什么大船,一般不會跑遠海貿易,都是沿著海岸從蘇杭等地販運絲綢生絲棉布等到廣州的。趙泗給了他們合理的價格吃下了貨,表示隨時歡迎他們來。

荷蘭人也來了,這次來了四艘大型船,一下子基本上吃空了趙泗的存貨。威廉姆這次也來了,他送來了合約。然后繼續說服趙泗建城堡,說只要十萬兩基本就能修好,趙泗不急他現在手里常常只有二十萬的流動資本,而廣州的船隊紛至沓來,在自己船隊沒回來前資金甚至幾次處于被抽空的狀體,實在是有些捉襟見肘,不好在到處亂花錢了。趙泗拒絕威廉姆后他也不著急,說自己暫時會留在港口處理些荷蘭商人的事情,順便看看地形,等趙泗想要建城堡的時候他應該能拿出設計圖了。

趙泗的船隊回航后帶來了四十萬兩白銀,趙泗的資金一下子充裕起來。而這時候越來越多的廣州海商販運各種貨物過來,趙泗抽空去了一趟升龍和云屯會安,在那里碰到了幾個南洋商人邀請他們到海州來貿易后,還在會安港拜托幾個開商鋪的大明商人幫忙拉些其他國家的商船到海州,也邀請這些人也到海州去開店鋪。

趙泗的船隊休息了三日就又出發了,他們走了沒多久,又來了一只西方人的船隊。是三艘船,一大兩小。趙泗本來還以為是荷蘭人,驚嘆荷蘭人剛剛走了四艘大船就又來了三艘,看來勢力很強啊,可當船上人下來一問才知道不是荷蘭人。他們帶來的翻譯介紹這是英國人的船隊。

英國人趙泗聽說過也見過,他的武裝商船海州號還是從英國人手里買的呢。英國人原來也是想來買絲綢,趙泗開了個比荷蘭人高兩成的價格給他們,他們竟然毫不猶豫的就答應。趙泗算來自己就是僅僅靠著倒賣廣州人運來的貨,就能有將近五成的利潤,還不用受海風海浪的苦,倒是一個不錯的買賣。

英國人竟然也想跟趙泗簽什么通商協約,趙泗想都不想,拿出跟荷蘭人簽的那份,照抄了兩份給他,讓他帶回去給他們的總督簽字去。英國人拿著趙泗抄的東西,又讓翻譯用英文翻譯了一邊,重新抄寫了個中英文的條約,讓趙泗簽字蓋印后高興的帶走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碑店市| 辽源市| 万盛区| 甘洛县| 大城县| 厦门市| 云梦县| 昭平县| 北海市| 甘孜| 中方县| 德令哈市| 辽阳县| 秦皇岛市| 峨山| 车险| 汉沽区| 宣化县| 左权县| 博客| 延边| 时尚| 资中县| 会理县| 溧阳市| 武山县| 易门县| 吉隆县| 大渡口区| 射洪县| 德兴市| 开化县| 台南县| 资中县| 城固县| 新巴尔虎右旗| 迭部县| 盐池县| 房山区| 富蕴县| 朔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