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塵埃落定
- 大明:箱子里的榆林軍戶混入官場
- 閑話風塵
- 2006字
- 2023-08-28 08:00:00
朱哲英懷著忐忑的心情,在網名為“趙大美女”的回帖下回復:“美女,可以加好友么?”
屏幕一閃,“趙大美女”回復:“你想多了,我的微信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加的。”
誰要加你微信了?朱哲英一臉無奈,秒回:“美女,別誤會,我的意思是加貼吧的好友,便于咱們私聊小人的事。”
“這樣啊,好吧。”
屏幕一閃,趙大美女請求加好友,是否通過?
朱哲英輕輕一點,好友列表中就多了一個“趙大美女”,他等了一會,見隱身狀態的“趙大美女”沒有聊天的意思,便下線了。
稍稍平復一下心情,朱哲英放下手機,俯視造景箱,與等待已久的楚云目光接觸。
“本尊掐指一算,李自成陽壽未盡,不可逆天而為,上天有好生之德,放了吧。”
楚云虔誠依舊,躬身拜領:“弟子謹遵道尊法旨。”
眾人朝楚云圍攏過來,楚浪和李家婆姨韓氏,幾乎同時發問。
“大哥,道尊怎么說?”
“楚頭,道尊不會是要殺了俺當家的吧?”
從熾熱驕陽處收回目光,楚云當場宣布:“道尊有大慈悲,法旨明示,放人。”
“大哥,放了他,丟失公文的罪可就要算到你頭上了!”
“放了呀。”
楚浪關心兄長是很正常的,李家婆姨韓氏的反應則有點說不清、道不明,似乎她很失望。
“都不要說了,遵法旨行事。”
說著,楚云朝躺在地上痛苦呻吟的李自成走去,此時參天巨樹已然扎根前院,生機勃勃,有此神通者自非滅清道尊莫屬。
“李兄弟,丟失公文的事,我會去向晏堂翁領罪,這二兩碎銀你拿著,回家養傷吧,莫要再去賭錢。”
楚云俯身將二兩碎銀塞到李自成手里,從容轉身,來到董衡身前,從懷中又取出二兩碎銀,遞了過去。
“董哥,李兄弟欠你的二兩銀子,我代他還了,你收好吧。”
董衡的心里熱乎乎的,卻有些不知所措,他不好意思拿楚云的銀子。
見他如此,楚云便把銀子塞到董家婆姨手中:“董家嫂子,你代董哥收下吧,年景不好,省著點用。”
這句話說到了董家婆姨心里,操持家務多年的她,對日子好不好過是最敏感的。
家徒四壁的董家,若想活下去,不能沒有這二兩銀子,她流著淚接過銀子,哽咽道:“多謝楚頭,俺厚顏了。”
看了一眼,低著頭、搓著衣角、不知在想什么的李家婆姨韓氏,楚云催促道:“李家婆姨,扶著李兄弟,回家去吧。”
楚云給的那二兩銀子,都不一定夠李自成看病抓藥的,如此,離開了銀川驛,能不能吃上一口飽飯都成問題。
李家婆姨韓氏抬起頭,眼神里帶著濃濃的哀求,“楚頭開恩,讓俺留下來吧。”
“我扛下李兄弟的罪過,放他走,已是開恩了,銀川驛不可能再留他。”楚云搖搖頭,態度很堅決。
姣好容顏浮現一抹嫣紅,朱唇輕啟:“俺沒說要留他,是俺想留下來,楚頭,你看行么?”
楚云又是搖搖頭:“朝廷有規定,驛卒只能是爺們,原本你能留在銀川驛,是以李兄弟家眷的名義。現在,李兄弟必須離開,你也留不下的。”
“若是俺與他和離,嫁給楚頭你呢?”
造景箱外的朱哲英,聽得面紅耳赤,暗道:“這李家小娘子,也太前衛了吧,大明這么開放么?”
帶著疑問,他很期待后續劇情。
尚未定下婚事的楚云,端正白皙的面龐瞬間紅透了,斥道:“休要胡言亂語,速速離開!”
“你可不要后悔。”
楚云把頭扭到一旁,不去看搔首弄姿、戀戀不舍的李家婆姨韓氏,場面有點尷尬。
楚浪從后面躥了過來,怒指李家婆姨韓氏:“我大哥怎么可能娶你,滾!”
“走就走,楚頭,有你后悔的那一天。”
見楚云不再看她,楚浪又兇兇的,迷之自信的李家婆姨韓氏,朝李自成走去。
“死鬼,別在那裝死,趕快起來,自己走,俺可扶不動你。”
說著,李家婆姨韓氏一把搶過,李自成手中那二兩碎銀,毫不留戀地轉身離開了銀川驛。
令造景箱外、攝影屏幕前,關注劇情走勢的朱哲英,更加詫異的是:李自成竟然不聲不響地跟了上去。
“險些當面戴綠帽,這都能忍?嗯,終于有點義軍首領的氣度了。”
隨著李自成兩口子的離去,一場糾紛塵埃落定,銀川驛又恢復了寧靜。
楚云對糾紛的處置,可謂公私兼顧,仁至義盡,董衡和蕭飛都對他更加服氣了,楚浪則是悶悶不樂。
跟著兄長回到房中,憋了一肚子話的楚浪抱怨道:“大哥,給李自成那種無賴銀子,太不值了,娘還指望著咱倆的餉銀交稅呢。”
兄弟二人一共就攢了六兩銀子,這關系著麻鎮村楚家今年能否如期交稅,否則家中那百畝田地便要保不住了。
然而楚云一出手,四兩銀子便沒了,楚浪能不沮喪么?
此中的厲害,楚云又豈能不知?
“給李兄弟銀子助其養傷,是應了道尊那句‘上天有好生之德’,董哥兩口子都是老實人,家中還有老娘要養,怎么能讓他們吃虧呢?”
“大哥,你說的都在理,可是,咱家今年的夏稅,咋辦啊?”
“會有辦法的,讓我好好想想,老二,你先回房吧。”
言罷,楚云愁容滿面,他哪里有辦法,不過是暫時安撫楚浪而已。
明代夏稅一般是從四月起征,最遲要在當年十月末交齊,朱哲英不忍因自己的一句話,而連累了楚云一家人,有心相助。
“楚云,如今是幾月了?”
一聽是滅清道尊問詢,楚云暫放心事,恭敬回道:“回道尊,四月初九日。”
崇禎二年四月初九日?
朱哲英感覺聽著有點耳熟,好像在哪本書里見過這個日期。
忽然,他想起來了:“這不是明史思宗本紀中所載,裁減驛站的日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