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兵臨米脂
- 大明:箱子里的榆林軍戶混入官場
- 閑話風塵
- 2106字
- 2023-09-01 08:00:00
楚云覺得,滅清道尊應該不是生糧鋪掌柜的氣。
他清楚地記得,上次滅清道尊震怒時,可是天有異象,雷鳴颶風齊至的,哪里會像現在這樣,只是語氣稍微有點氣急敗壞。
“道尊可能是與修道伴侶吵架了,我等凡人還是不要摻和為好。”
自覺不小心窺破天機的楚云,吩咐楚浪三人搬糧,自己轉身重回糧鋪。
“掌柜的,我這有糧八石,按貴店的收糧價,折銀六兩四錢,付銀子吧。”
見楚云最終還是妥協了,糧鋪掌柜奸笑起來:“楚驛丞,是吧,我看你那貨車上少說還有四石糧,何如一并賣給本鋪?我愿付銀十兩整,多出來的四錢銀子全當是孝敬你的。”
原來,你知道我好歹還是個官啊!
楚云有心學學晏子賓,擺擺官威,轉念一想糧鋪掌柜剛才那副油鹽不進的丑陋嘴臉,覺得對方一定是背景的,還是不要招惹為好。
“剩余那四石糧,是要押赴縣衙交差的,可不能隨便就賣了,掌柜的美意,楚某心領了。”
“好吧,回頭請我家舉人老爺,去和晏堂翁談談便是。”
楚云暗道僥幸,多虧了自己有些先見之明,沒有和糧鋪掌柜撕破了臉。
他可是聽說了,近年米脂縣只考中了兩個舉人,一個是如今的知縣晏子賓,另外一個則是李繼遷寨的艾詔。
按糧鋪掌柜的說辭,他家的舉人老爺應該就是艾詔艾舉人。
李繼遷寨距此近二百里,艾家的糧鋪竟然開到了這里,可想而知,艾家必是米脂縣有名的縉紳之家,家資殷實得很,著實不好惹的。
一手交糧,一手收銀,楚云未作停留,一行人沿著官道行往米脂縣城。
因為少了八石糧的緣故,拖累隊伍行進速度的貨車提速了,一行人很快便來到米脂縣城南門外一里處。
忽然,發現米脂縣城之下聚集著約有五百人,形勢未明,楚云抬起手中的馬鞭,“停!”
這些人中,大多數衣衫襤褸,身形瘦弱,手中拿著長短不一的木棒,或者是削尖的竹子,只有極少數人手中操著刀槍,稍顯強壯。
隊伍前,數名手持刀槍的男子簇擁著一中年大漢,中年大漢正在對城頭的晏子賓喊話:“狗知縣,速將艾舉人交出來,否則城破之時,蓋某必斬你的狗頭!”
說著,中年大漢揮舞著手中大號的殺豬刀,猛地朝空中一刺,城頭的晏子賓已是嚇得面色鐵青,胡須亂顫。
晏子賓終歸是一介普通文官,哪里見過這等場面,他轉身看向身旁一人,只見此人身著面料光鮮的綠色官服,胸前繡著海馬補子,乃是九品武官。
“王巡檢,你看這事怎么辦好呢?”
王強是米脂縣巡檢司巡檢,按律巡檢司歸地方和兵部雙重管理,實際上主要由兵部管理,地方官若想插手巡檢司,巡檢往往以請示兵部為由搪塞,使其無功而返。
所以,別看晏子賓品級高于王強,還是王強名義上的上司,語氣卻是客氣得很,口吻更像是商量而非命令。
巡檢司主要負責捕盜、追查反賊等工作,眼前之事正在其職責范圍之內。
然而王強卻面露難色,訕訕一笑:“晏堂翁,要不請艾老爺出面,與城外之人好生談談?”
巡檢司所屬官兵稱為弓兵,編制百人左右,按理說對付城外這五百剛剛放下鋤頭的農民,應該不成問題。
然而時下的大明,哪個掌兵的軍頭不吃空餉呢?
王強手下不過二十名弓兵,其中本地縉紳子弟占了半數有余,余者皆是王強的家丁,多養尊處優,壓根就沒有操練過。
平日欺壓鄉里那是游刃有余,樂此不疲,真讓他們出城平叛,估計腿肚子都得抽筋,既沒那份能耐,也無那份膽量。
手下弓兵都是什么貨色,王強再清楚不過,他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出城平叛那是想都不要想的。
而且這些少爺兵若是有個三長兩短,王強便算是把米脂縣的縉紳得罪光了,以后就別想在米脂縣混了。
晏子賓身后的艾詔艾舉人,聽罷王強的話,險些沒把鼻子氣歪了,心中憤憤想著。
“舉人老爺平日好吃好喝供著你個兵痞,圖個啥?不就是這種時候賣賣力么!你倒好,事到臨頭裝起孫子了,慫了!”
面對王強的婉拒,晏子賓拿他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只好轉回身與艾詔溫言相商:“艾兄,你看王巡檢說的,可行否?”
二人平素兄弟相稱,交情還是很不錯的,私下常有往來,否則附近鎮子那個艾家糧鋪的掌柜,也不會說得那么隨意了。
仕途中人最是看重同科同年同鄉,哪一個人的背后都有座師、同窗、同年,編織在一起就是一張很可怕的官場人脈網。
晏子賓與艾詔乃地道米脂同鄉,彼此互為官場人脈網中的一根絲線。
別看艾詔暫無官職在身,日后若是中了進士,或是朝中有貴人提攜,撈個肥缺,仕途之路走到晏子賓前面,亦并非沒有可能。
故晏子賓是輕易不能,也不敢得罪艾詔的,只能征求他的意見,不能強令他出面洽談,平息事端。
然而眼前這場災禍,卻正是因艾詔而起的。
城下那五百人,除了那個領頭的中年大漢,其余人都是艾家名下的佃戶。
他們鬧得這么兇,都是因為荒年歸荒年,艾家的租子卻是一分一毫也不能少的,而且艾詔還催得很急。
中年大漢是李繼遷寨賣肉的屠夫,名喚蓋虎,因為一些過節,早就記恨著本寨縉紳艾詔了。
只因艾家在當地權勢熏天,要人有人,要銀子有銀子,官面上也很吃得開,蓋虎只能忍著。
前些日子,艾家把名下的佃戶逼得沒了活路,蓋虎這才抓住機會,煽動并帶著佃戶們鬧了起來,堵著艾家的門要艾詔給個說法,趁機欲報私仇。
艾家是豢養著三十來個護院,奈何佃戶人多勢眾,蓋虎又是寨子里出了名的兇神惡煞。
未免危及性命,艾詔便在一眾護院的保護下,從后門偷偷溜走,逃到米脂縣城避難,尋求晏子賓的庇護。
沒成想,蓋虎是鐵了心跟他過不去,帶著五百佃戶一追便是二百里,一直追到米脂縣城之下,方釀成眼前這場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