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乎。
“請問…如果…該怎么辦?”
陳謙把事情經過詳細加工一下捅到某乎上,重點是關于軍事援助,以及如何正確組建萬歲山軍事勢力。
沙雕網友的回答精彩極了。
“等會兒我查查宋朝多少考題……你電話多少?”
“找的到李師師嗎?收到請回復。”
“你去找西門大官人,這活包給他,一準給你妥妥的。”
“你把東京城整個量搬出來,這輩子就夠了。”
“兄嘚,祖宗自有祖宗福,你長沒味兒的閑心干啥?”
……
當然,也有比較靠譜的回答,比如——
“你把東京城外四下埋上一千響的鞭炮,金軍一來就點?!?
“坐等金兀術,擒賊先擒王?!?
“在東京城北建一個大壩,金軍一來便水淹七軍?!?
類似的點子網友們給出不少,但是并不符合陳謙的預期。
沙盤里能看到陳謙的只有楊寶石不假,陳謙也能守住東京城讓金軍小人兒來一個死一個……那又如何?
萬歲山勢力終歸是要走出沙盤輻射范圍的,東京城外的金軍以及東京城內的宋軍才是萬歲山勢力走出沙盤輻射范圍的資糧。
那是成長的養分!
如果沒有東京城內外,陳謙告訴萬歲山楊寶石以及話事人,你們應該這樣應該那樣……
還沒有成長起來的萬歲山勢力脫離沙盤輻射范圍,陳謙二五不知一十,接下來是不是更難發展?
秩序與勢力的組建與成長,要在陳謙的可控范圍之內,他們走出去才不會變成風箏。
而且,一支召之即來來則能戰戰則必勝的隊伍是要在戰火中淬煉才能衍變出來的,沙盤中這個時代的將星何其多,凡是難纏的不可戰勝的都交給陳謙來解決,不來東京也要引他過來,試問怎么會又怎能鍛煉出那樣的隊伍?
當然,危急時刻不留痕跡的改變一下戰爭走向或者救個關鍵人物還是可以的,比如宗爺爺、岳爺爺或者萬歲山某重要人物什么的。
所幸幾千回答里還是被陳謙選出一個符合預期等待驗證的回答——把所有符合條件的男性喊出來圍著操場跑步,給出一個基本不能完成的任務,看誰完成了或者堅持完成了,又或者努力去完成的人,暫定這些人帶領隊伍。給這些人優待,以及提升隊伍裝備,比如你說的機針長矛,收回來重新改造,弱步兵對付強騎兵就要長槍陣以命搏命,長矛改成可裝卸,拆離之后用錘子將把柄斜著定進土地里,必須要四個方向各一,防止金軍改變進攻方向,然后面向金軍安裝長矛,兩個士兵死死按住長矛等待騎兵沖陣,沖陣之前用火炮轟三輪,沖陣之后用火炮再轟三輪,這樣打會死很多人,不過只要見陣兩次而不潰,基本就可以宣布成軍了。
時間不等人,沒有更好的回答了,陳謙立即找來小豆丁面授機宜。
這幾天陳謙和小豆丁商議了另外一個溝通方法,即陳謙想見她的時候就在莊園門樓子上插白旗,見到該旗,小豆丁身邊所有人都要通知她,然后她來到莊園門口白旗下等待。
這一次仙人的命令有些古怪,由宗顏出面下令,他召集所有適齡男丁當眾宣布,“小仙子欲在你們當中選取戰兵,戰兵待遇優厚所以要考核,從校場北行營開始圍繞校場跑操,跑夠三十圈可進入戰兵營。從現在開始!”
一千多流民男丁開始沿著校場周邊跑步,沒有領頭的,沒有硬性命令,甚至有人不能從一數到三十。
宗顏宣布完命令就去忙碌新進流民去了,整個校場沒有人看他們。
有的人耍小聰明開始走路,有的人干脆坐在地上等著別人跑一圈他才跟著跑,有的人甚至直接離開……誰特么想當戰兵,在山上好吃好喝不美嗎?
這么大校場跑一圈有多遠?跑三十圈是不是就能從東京汴梁到西京洛陽了?
你看我是不是傻?
可惜,這次真的是舉頭三尺有陳謙……
陳謙用了一天時間考驗人心,左手放大鏡右手熒光粉,逃走的耍賴的肩膀上都有熒光粉,堅持的或者耐力體能最好的頭上有熒光粉。
傍晚,宗顏再次出現,他召集所有人訓話,可惜能慢慢走來的只有十三個人,這十三個人一天沒吃飯沒喝水,限于體能沒能完成任務,雖然他們沒有跑夠但堅持下來了,哪怕是走也基本沒有停留。
如果不是已經在萬歲山將養一段時日,這些人恐怕得進行急救。
接近兩千人只選出了這十三個人,當然,還有很多人頭上也有熒光粉。
宗顏足足等了兩刻鐘,身前熙熙攘攘的才湊夠早上的人數。
接著柳元和蔡平出現了,三人將流民男丁分成三列,一一從他們身前走過,彎腰行禮,凡是頭上有熒光粉的站左面,肩上有熒光粉的站右面。
鑒別完畢后左面共有一百二十幾人,右面三百多人。
大總管一聲令下,瘸鼠帶著眾多女婦端著一身衣服過來,先給那十三個男丁換上綠軍裝。
當然,換衣服的時候男丁是躲在人墻之后的,不過蔡平的小心思讓在場女婦霞飛雙頰,那就是要在萬歲山流民內勸婚進行劫難后再婚配……你們選吧,不選的話休怪老夫亂點鴛鴦譜!
十三個人換好衣服,蔡平上前一步先咳嗽一聲,拉出大官的架勢指著其中一人說,“李大正,從此刻開始,你就是萬歲山戰兵營營正,小仙子特許賜婚三女,你可在中意你的女婦里擅自挑選,日后所有子嗣都將由萬歲山供養一生?!?
說完即上前給李大正左胸膛佩戴一枚金牌,呵呵,金牌上什么都沒有,沒有名字沒有圖案。
嗯,沒有就是最特殊跟別人不一樣的那一個。
其實哪是什么金牌,陳謙用銅線剪斷后扔給蔡平的,是流民工匠用錘子生生砸扁的,上面坑坑哇哇難看至極。
錘子還是陳謙特制送下去的。
萬歲山的發展任重而道遠呀。
可是流民男丁們不知道這里面的事兒呀,僅僅當眾宣布營正還有金牌的榮譽就算了,還特么發女人?還發三個?
當時很多人的眼珠子都藍了……
子嗣!
這個時間段他們最想要什么?
什么土地什么金錢,在仙人賜給糧食以后都沒用了,土地在山下有的是,你去種吧,金錢?在萬歲山能買來什么?
反正荊婦是買不來的。
荊婦即正妻!
而且了,大宋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荊婦只能有一個,如果多了即便你們自己同意,官府也要追究,輕者牢獄之災重者閹了……
可是現在萬歲山話事人居然當眾給李大正發三個荊婦,尼瑪,要不了三五年,他就能生出十幾個子嗣來。
尼瑪,即便是蒙著眼也得有八個兒子吧!
當然了,這絕對不是陳謙的主意,是原相州司法部蔡平出的主意,亂世用重典,他給用到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