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人生的意義
- 一人之下:獨全其真,性命通神
- 迷路的車轍
- 2076字
- 2023-09-08 00:32:38
云龍道長總歸沒有直接去找王也的麻煩,只是帶著余福去了武當(dāng)?shù)牟亟?jīng)閣。
對于武當(dāng)來說,余福算是大半個自家人,而且這藏經(jīng)閣中的典籍都是公開的,不包括那些口口相傳的秘辛,自然不會敝帚自珍。
余福進入藏經(jīng)閣后,直奔有關(guān)元神的典籍而去。
然而作為全真正道,武當(dāng)?shù)牡浼幸彩桥c陽神有關(guān)更多,陰神一類的實在太少。
其中靈寶五經(jīng)中的《高上玉皇心印妙經(jīng)》等道家經(jīng)典中皆言丹法中陰神與陽神并不可共存,其中未得金丹點化者,元神其性非為純陽,而陽氣漸消,終成陰神,若是有金丹點化,則元神化為純陽可為陽神。
余福所理解的丹法其實就是模擬的一個道成天地的過程,然后在自己紫府泥丸中另開一個天地,這個天地又構(gòu)成了嬰兒,嬰兒再成長為真人,這便成了陽神。
可余福這就不解了,自己下丹田中那一縷元神之力很明顯就是蘊含著陰神的力量。
帶著自己的不解,余福再次翻找不同的典籍。
最終,余福在清代劉一明真人的《象言破疑》中找到了答案,其中記載:金丹脫化之神,乃為陽神,其一切靜功所出之神,乃為陰神。
這句話的解讀有很多,但是余福畢竟在此之前讀過很多的其他道家典籍,在《象言破疑》的點撥之下,算是融會貫通,想起了道家另外一條不同于丹法的大道,思神術(shù),也叫存神術(shù)。
而在思神術(shù)這條大道中的陽神與陰神在本質(zhì)上就與脫胎于金丹的陽神有了不同,其中會元神便是陽神,識神便是陰神,由七魄所化。
余福合上書,開始閉目思索。
他紫府泥丸中的陽神脫胎于丹法,由于金丹大道的特殊性,其陽神幾乎就相當(dāng)于元神和識神的結(jié)合體,只用單純的陰神是無法均衡的。
“呼。”余福長出口氣,他有點想不出要怎么處理那縷陰神了,或者說他不知道怎么讓自身的陽神和陰神相互平衡。
“平衡,平衡,還是平衡?!庇喔:軣o奈,仿佛是為了懲罰他前十八年修行之路的順利,這次出現(xiàn)的問題實在很棘手。
不過余福煩躁的心還是很快就安定了下來,比起之前完全沒辦法,現(xiàn)在好歹也找到了一個方向,悟透如何平衡陰神陽神可比悟透如何平衡性命修為簡單多了。
有了方向,而且最大的問題暫時解決,他的心態(tài)自然不會太著急了。
吐出口氣,再次翻找了一番,沒有新的收獲后,余福離開了藏經(jīng)閣。
剛出門,就看到掛著濃濃黑眼圈的王也站在門口,他的右眼圈還有一圈紫青,看起來似乎又在什么地方惹到了云龍道長。
見余福出來,王也屁顛屁顛湊了上來,笑著道,“師叔啊,咱們周圣太師爺有沒有給您留什么話?”
余福嘴角一咧,看著王也眼底深處的狡黠,自然知道他沒有完全相信自己的說法,這是套話來了。
但他也不在乎,他自知遇到周圣這種事情實在過于匪夷所思,可他只要確保王也猜不透自己怎么知道風(fēng)后奇門存在的就行了,至于內(nèi)景……他也是術(shù)士,早就在去找王也之前進內(nèi)景問過了。
好家伙,那龐大的火球,差點直接給他燒了,他不信王也連甲申之亂都問不出來,還能問得出自己這個穿越者的有關(guān)信息。
王也看到余福的表情,頓時感覺有些無奈,“師叔,那要不,咱爺倆隨便聊聊?”
余福微微一笑,“咱這不就在聊天兒呢么,怎么,除了師爺你還有別的疑問么?”
“這就見外了哈。”王也撓了撓頭,“我就是想問問師叔您,您覺得人生的意義該是什么呢?或者說,我到底是個什么東西呢?”
余??戳送跻惨谎?,他對于王也的認(rèn)知其實很模糊了,只記得王也大學(xué)畢業(yè)后加入了武當(dāng),由于自身無欲無求的散漫性子,學(xué)會了風(fēng)后奇門,最終被甲申之亂吸引,去探究當(dāng)年的真相。
如今王也一問這個問題,余福才想起來,他當(dāng)初上武當(dāng)?shù)臅r候也曾問了周蒙這樣一個問題。
余福仔細(xì)思索了一番,沉吟道,“人生的意義么,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同的,你所追求的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而我們修道之人,除了追求那虛無縹緲的長生神仙道,最重要的,不就是為了看清自己的內(nèi)心么?”
王也若有所思,“那師叔您看清自己的內(nèi)心了么?”
“沒有?!庇喔u了搖頭,很誠實地回答。
王也嘆息一聲,神色又變的憊懶起來。
“其實你不用刻意的去追求這個問題的答案?!庇喔O肓讼耄瑒裎康?,“人生本身就是一場修行,古賢者有言,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追求答案的過程,本身就是人生的意義所在?!?
“而在求索的過程中我們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比如你想要做老師,那就好好教書育人,想做俠士,就好好除魔衛(wèi)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是你自己的意義?!?
王也皺起眉頭,反復(fù)咀嚼著余福的話。
余福則是抬頭看向空中飄散的白云,其實王也的疑惑也是他的疑惑。
作為一個穿越者,來到一個很多東西超出他理解的世界,內(nèi)心也是有著很多惶恐不安的,因此過去的十八年間,他從來不愿意自己下山歷練。
他其實也不知道重活一世的自己想要什么,修道長生、羽化飛仙?這些沒有證據(jù)的事情,誰知道是不是一場空想?
不過他與王也唯一不同的就是,他有再世為人的經(jīng)歷,對于生命的理解要超過只有二十多歲的王也,因此也不會被這個問題困住心靈。
“多謝師叔教誨?!?
王也認(rèn)真的行了一禮,余福的這段話,對他來說真的算是一盞明燈,求索的過程就是人生的意義,這個層面,王也從未想過。
“見外了不是,咱爺倆之間客氣什么?!庇喔I焓?jǐn)堖^王也的肩膀,擠了擠眼睛,“誰讓我是你師叔呢?”
王也嘖了一聲,也抬起頭,看向武當(dāng)?shù)娘L(fēng)景和天空中恣意的白云。
兩人就這么靜默無言地欣賞著武當(dāng)山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