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野心與評論家
- 籃壇第一鐵匠
- 蓑衣江上客
- 2164字
- 2023-09-07 07:00:00
2001年11月2日
這一天球隊并沒有安排訓練。
因為在客主場接連對戰(zhàn)過開拓者和太陽后,勇士在明后天又要接連客主場對戰(zhàn)快船和開拓者。
這樣密集且連續(xù)的戰(zhàn)斗間隙,是不適合給球員們更多訓練壓力的。
但王猛卻不允許自己懈怠!
在他的認知中,他跟這些NBA的禽獸不一樣。
這些禽獸是通過天賦和努力進來的,他們來到這里掙夠了錢,出夠了名也就可以了。
但王猛不同!
他是靠著穿越和系統(tǒng),才進入NBA的。
這在他看來多少有些浪費。
畢竟前世看過的那些都市文,哪一個穿越到千禧年前后,不是混成了全球首富,過上了左秦右菲的浪蕩人生。
可他王猛,給穿越者團隊抹黑了。
他不但沒有一心去刨錢,他還因為興趣加入了NBA。
更更不可理喻的是,他還沒有學張兩萬、魔術師。
而是日夜對著前世家中那青春不在、身材走形的中年老妻念念不忘。
為了懲罰自己,為了讓自己的罪惡感不那么強烈。
他必須每日奮進,直至獲得那個自己前世今生,都念念不忘的戒指方肯罷休。
“咯吱~嘎~吱~”
籃球場上,王猛背靠著安德森,左右沉肩,用力背靠。
隨后一個轉(zhuǎn)身后仰跳起,把手中的籃球舉到頭頂送出。
“唰!”
漂亮的背身后仰跳投完成,王猛擦了一下汗水,等待著安德森把球撿回來。
距離完成兩個小時的背身后仰跳投,還差最后十分鐘。
王猛已經(jīng)感覺到身體上的疲憊,安德森更是被他撞得渾身生疼。
但兩人都沒有停下的意思,因為王猛今天的訓練還很多:
撤步后仰跳投、無球跑動、接球跳投。
前者至少兩個小時的訓練量,后者至少三個小時以上的訓練量。
這就是拋開球隊訓練之外,王猛給自己定下的訓練計劃。
除非有比賽實在沒辦法訓練,否則這是王猛每天都必須完成的訓練內(nèi)容。
而即便有比賽的日子,王猛也會盡全力完成無球跑動+接球跳投的訓練。
這是他給自己下的死命令。
既是對自己不追求財富的懲罰,也是對自己勃勃野心的踐行。
既然選擇了NBA,放棄了賺大錢的機會。
那就要在NBA,打出一片天。
否則這穿越、這系統(tǒng),要它們有何用?
訓練至十一點多,王猛和安德森停下來吃午飯。
隨后是短暫的午睡時間,再之后是撤步后仰跳投訓練。
等到下午兩點多,墨菲、丹尼·福特森和劉易斯姍姍來遲。
接下來是無球跑動+接球跳投的訓練。
等所有訓練完結(jié),時間已經(jīng)來到五點多。
“你這樣訓練,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如果你堅持,我建議你勤做體檢。”
休息的時候,劉易斯這樣說道。
王猛喘息著點頭應下,目光望向左側(cè)球場。
墨菲正在那里和丹尼·福特森練習單打,看來他被自己上場比賽低至37%的命中率刺激到了。
右側(cè)半場則是安德森的訓練場,他正在王猛的建議下練習三分。
在王猛看來,以安德森的天賦,唯一能讓他踏上NBA賽場的方式,也就只有3D了。
“有看今天的報紙么?”
劉易斯忽然開口問了一句,王猛疑惑的扭過身。
“看過一些,怎么了?”
早上抽到三瓶佳得樂、和一個速度*1的屬性時,他隨意的翻看了一下。
“邁克·帕金斯的那份評價,你有看過么?”劉易斯追問道。
“邁克·帕金斯?”
王猛一臉的疑惑,這個人他完全不認識啊。
“這個人啊,是一個另類的籃球評論家……”
劉易斯聳聳肩,開始為王猛講解起這人的出處。
邁克·帕金斯,多年前曾出任大學的助理教練,后來離職在家鄉(xiāng)開辦了一個修車廠。
按說他的人生,到這里就應該遠離籃球了。
可他熱愛籃球之心不死,后來又以評論員的身份參與到籃球項目之中。
只是相較于其他評論員,總是緊跟時事的評論不同,他喜歡從技術上分析球員。
文章總是引經(jīng)據(jù)典,內(nèi)容中又充斥大量的專業(yè)分析,所以并不為球迷所喜。
可教練們卻喜歡看他的文章,這也導致他的文章多在教練工會的內(nèi)部刊物上發(fā)表。
“但這一次,他把自己的文章,發(fā)表在了懷俄明州的報紙上了。”
劉易斯說著,從屁股后面拿出了一張報紙。
“哪個州?”
王猛一臉疑惑的接過報紙。
對于懷俄明州,他記憶中完全沒有印象。
這真的是丑國的一個州么?
“懷俄明州,一個最容易被忽視的州,他在丑國確實沒什么存在感。”
劉易斯笑著說道,然后示意王猛看報紙。
王猛低下頭看向展開的這一頁,大標題上寫著:
新秀王猛的分析,勇士的希望還是毒瘤?
“估計邁克也是做了很大的退讓,他以前的標題可從沒這么犀利。”
王猛點點頭,心中卻并沒覺得這標題有多犀利。
畢竟相較于后世某音上的那些標題黨,這標題實在太過小兒科了。
目光看向標題下的文字,率先出現(xiàn)的是一段引言:
在進入正文前,我們必須先對NBA有一個充分的了解。
那就是作為商業(yè)聯(lián)盟的它,所有的規(guī)則并不只為了公正而制定。
恰恰相反,大多時候它的規(guī)則變化,都是為了讓球員之間進行更激烈的碰撞,以此達到吸引球迷的目的。
所以分析它的規(guī)則變化時,不應該抱著“公平原則”去看。
而是要結(jié)合當代最能打的球星,根據(jù)這個球星的特點去分析規(guī)則變化的根本原因。
……
好家伙!
就這一段文字,差點給王猛看睡著了。
你說你講個籃球,說這么多沒用的干什么?
難怪你的評論只能在教練協(xié)會內(nèi)部刊發(fā),這踏馬不就是活該么?
這就像前世的那些網(wǎng)文!
大多數(shù)讀者來,就是放松心情來的。
然后你在這叭叭的講大道理,你不撲街誰撲街?
王猛頗為無奈的搖了搖頭,他覺得這文章他也看不下去了。
所以他扭過頭看向劉易斯,擠出大小眼道:“老劉,這個真的值得我看?”
一句老劉差點把劉易斯雷倒!
哪怕王猛這么叫已經(jīng)不是一兩天了,但他還是無法習慣。
“相信我,猛子,業(yè)內(nèi)教練都叫他評論家,而不是評論員,這真的是有原因的。”
調(diào)整好心情的劉易斯,一臉誠懇的說道。
王猛點點頭,伸了一個懶腰決定認真閱讀一下。
看看這個評論家,他能說出什么花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