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伯樂
- 說好不當明星,歌壇天后什么鬼
- 五陵
- 2439字
- 2023-08-19 14:19:37
張知意慌忙要把這段旋律寫成曲譜記錄下來。
忽然,成千上萬段歌詞旋律一同涌入了他的腦海里。
噗!
張知意一頭撞在了床上,只覺得腦袋仿佛要裂開了。
好在就只是一瞬間,數秒后,他的意識恢復如常,只是已經滿頭大汗。
張知意不知道怎么回事,他緩緩睜開眼睛,只看見面前出現了一塊透明面板。
面板的標題欄有兩個英文單詞: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張知意當然認識這倆單詞,是人工智能的意思,簡寫就是AI。
面板上還有一些提示說明:【你可使用此AI系統進行相關文藝作品的創作,AI也會根據你的日常生活所見所聞,隨機生成作品。
首次使用,給予10次指定選擇音樂作品的機會,此后每過五天,可額外獲得一次機會。】
張知意有點懵,我腦子里植入人工智能了?
人工智能已經發展到這種程度了?這是想要造反嗎?!
張知意試著關閉這條[溫馨提示],果然,它隨著自己的意念消失了。
隨之出現了另一個選項:
歌曲:容祖兒-小小。
選擇:[保存]或[刪除]
“容祖兒是是誰?小小又是什么?”
張知意狐疑地試聽了一下,這才發現,原來這就是剛剛自己腦海中出現的那首歌。
張知意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這AI竟然能寫出完成度這么高的歌曲啊!
他馬上把這首寫青梅竹馬的歌保存下來,看著相冊里二人童年的照片,他又試探著詢問:“有沒有描述童年生活的歌?”
面板上立即彈出兩首歌:羅大佑-童年,周杰倫-稻香。
同樣有[保存]和[刪除]兩個選項。
張知意聽完這兩首歌后,十分驚詫,這AI也太牛了吧!
不過唯一的問題是,張知意其實打心底不太想當去歌手明星。
至于老婆,肯定是更不行了,老婆都說過無數次討厭娛樂圈討厭做明星,如果自己還要她去當歌手,這不是硬往她槍口上撞嗎?
如果可以的話,相比音樂作品,其實張知意更希望AI能給一些經典文學作品,自己幕后出版幾本書,躺在家里收版稅,這可比當明星舒服多了。
“能換幾本小說讓我看看嗎?”張知意大膽的對AI提出要求。
AI立即給出了答復:[你需要先發行一張曲目在十首以上的專輯,完成任務后,即可獎勵兌換下一階段作品。]
“能兌換什么?”
AI:[廣告作品和小說作品。]
“你這意思……我如果發布小說后,是不是又能解鎖下一階段獎勵了?”
AI:[是的。]
張知意思考了一會兒,最終他屈服了,為了后面的獎勵,發專輯就發專輯吧!
反正發專輯也不一定非得站在娛樂圈臺前。
他已經想好了,取個藝名,發完專輯就跑路,去做別的事情,在娛樂圈當場消失。
張知意突然意識到,自己這樣不就是第二個孟溪嗎?
孟溪就是如此,發完唱片,人就沒了。
那……就做孟溪二號吧!
張知意整理心神,開始準備為專輯選歌。
他已經想好了專輯的主題,用一些歌曲,敘述他和老婆兩人從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然后戀愛結婚的過程。
其實轉念想想,有一張音樂專輯,用來紀念兩人這22年的生活足跡,也挺不錯吧!
如此想來,張知意的心態也淡然了下來,對于自己而言,這張專輯也算有它存在的意義。
“應該有寫少年的歌吧!”張知意問AI。
面板上隨之便彈出了兩首歌:夢然-少年,張杰-少年中國說。
看到這個歌名,張知意疑惑了一下,中國說?
不過幾千年前,這里確實也有“中國”的稱呼。
張知意聽完兩首歌,保存了張杰的少年中國說,另一首他猶豫了一會兒,最后還是刪了。
選擇刪除夢然的少年后,張知意發現自己對這首歌的記憶也完全被清除,一點旋律都記不起了。
但是立即又彈出了另一首:光良-少年。
界面上也出現了一個說明:[刪除歌曲后,將會刷新出一首新歌,每首歌至多可刷新兩次]
張知意略想一下便明白了,每次給兩首歌,每首歌最多刷新兩次。
那就是說,每次最多有六首歌供選擇。
張知意聽了下光良的《少年》,其實這歌還可以,但他已經不需要同類型的歌了。
而且最多只能選擇10首歌,也不能隨便浪費名額。
……
林熾柔騎車來到了公司,一路上她的思緒飄揚,有些惆悵。
如果要復出的話,最好是有新的好作品,可[好作品]三個字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太難了。
如今全網每天有幾萬首新歌發布,能稱得上好作品的,萬里挑一。
林熾柔想到了徐安瀾,她說要捧自己。
不過很顯然,她是外行人,大概率是個玩票性質的富二代,人家就是玩一玩,成了高興一下,沒成就回家繼承家產。
把希望寄托在玩票的富二代身上,有待商榷。
而且徐安瀾知道自己已經結婚了,大概率也不會再考慮自己了吧!
林熾柔晃了晃腦袋,暫時先不想這些了,眼下還是先跑幾個活動,掙點小錢再說吧!
林熾柔回到公司。
坐在工位上,還沒兩分鐘,身后突然傳來了徐安瀾笑瞇瞇的聲音:“考慮的怎么樣啦?”
“啊……”林熾柔慌忙收起手機,頗感意外:“你不在乎我已經結婚了嗎?”
“無所謂呀!就沖你長得像孟溪,我就要捧你。”徐安瀾大大咧咧地道:“以后你要是火了,咱倆就五五分成,要是沒火,就當無事發生,怎么樣?”
林熾柔深深吸了口氣,說道:“咱們單獨聊吧!”
“行,來我辦公室。”徐安瀾連忙在前面帶路:“其實我已經在詞曲交易平臺買三首歌了,你可以先看看。”
“這樣呀……”林熾柔多少來了點兒興致。
來到辦公室,林熾柔聽完徐安瀾買的三首歌后,卻有些失望,都不是水準之上的流行歌。
“這還一首是什么?”林熾柔看到了旁邊的第四首歌:“這個能聽嗎?”
“這首啊!這首是我同情那個網友才買的。”
“什么意思?”
“之前有一個人,一直在平臺上讓我買他的歌,幾個月的時間寫了10首歌給我,其實我不想買的,他根本不是干這行的料,但是看他挺有毅力,也挺不容易的,出于同情,最后就花三百塊買了他一首。”
“原來是這樣……”
“嚯……正說著呢!他竟然又給我發消息了。”
林熾柔急忙湊過去看了一眼。
一個網名叫余暉的人,剛剛給徐安瀾發來消息:【你好,需要新歌了嗎?想要什么類型的可以告訴我,我給你寫。】
張知意想給自己做專輯,但是他隨后發現,自己身上根本沒有錢。
拋開詞曲編曲不說,錄音混音母帶等后期工作,就算再節省,一張專輯做出來至少也得幾萬塊。
所以張知意思考再三,決定先賣幾首歌,籌集第一桶金,來給自己做專輯,然后解鎖下一步獎勵。
想到賣歌,張知意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這個id叫“繾綣”的人,因為對方曾經花300塊買過他一首歌,也算是老顧客了。
現在有了好歌,也就先找她看看。
畢竟她能欣賞自己當初寫出的歌,肯定是個伯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