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盡管暫時得到了秘籍,兩人之間的斗爭卻從未真正結束。他們表面上對宋振舉的教誨唯唯諾諾,背地里依舊在暗暗較勁,都想比對方更快地領悟秘籍中的道法,在道觀中占據更高的地位。
在一次道觀內部的比試中,原本應該是公平競爭、展示修行成果的場合,卻演變成了一場勾心斗角的鬧劇。李師兄的得意弟子在比試前,被王師兄一派的人故意灌醉,導致在比試中發揮失常;而王師兄這邊的選手,在比賽中則被對方暗中使絆子,差點受傷。
在道法研討會上,兩派更是針鋒相對。李師兄一方提出一種新的修煉方法,王師兄一派立刻找出各種理由進行反駁,不是從道法的本質出發,而是為了打壓對方的威望。而當王師兄一派發表觀點時,李師兄這邊同樣毫不留情地攻擊,甚至不惜歪曲事實。
道觀中的氛圍日益緊張,弟子們之間的關系也變得劍拔弩張。曾經團結和諧的景象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相互猜忌、提防和爭斗。
而此時,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也將觸角伸向了這座本應清凈的道觀。官員們以各種荒唐的名目對道觀進行限制和盤剝,要求繳納高額的賦稅,甚至還時常以檢查為名,肆意搜刮道觀中的財物。
然而,當時的清朝政府腐敗無能,對道觀的限制和盤剝愈發嚴重。官府肆意增加賦稅,巧立名目地搜刮民脂民膏,道觀也未能幸免。他們以各種荒唐的理由對道觀進行罰款,甚至縱容地痞流氓滋擾道觀的正常活動。對于漢族百姓,清政府更是采取高壓政策,限制他們的宗教信仰自由,強迫漢人改變傳統習俗,打壓漢族文化。
在這樣的艱難處境下,宋振舉感到無比的憤怒和無奈。他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努力一次次被無情地摧毀,道觀的生計越來越艱難,弟子們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他的內心充滿了掙扎和痛苦,每一個夜晚,他都在思考著道觀的未來,憂慮著眾人的生計。
為了應對官府的壓力,宋振舉不得不四處奔走,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然而,他的努力并沒有得到弟子們的理解和支持。有些弟子甚至認為他軟弱無能,不能保護道觀的利益。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宋振舉獨自一人在道觀的庭院中徘徊。冰冷的雨水打在他的臉上,卻不及他內心的悲涼。他回想起當初與老道長的約定,心中充滿了愧疚。
他望著那些緊閉的房門,仿佛能聽到里面弟子們密謀的聲音,看到他們為了私利而扭曲的面孔。
他意識到,自己一心想要振興的道觀,如今已經背離了最初的宗旨。這里不再是追求真理和修行的凈土,而是充滿了世俗的紛爭和利益的糾葛以及人性的惡毒。
經過無數個日夜的痛苦掙扎和深思熟慮,宋振舉終于做出了一個艱難而決絕的決定。他召集了所有弟子,在莊嚴肅穆的大殿上,他的聲音雖然略帶疲憊,但卻無比堅定地宣布,將掌教的位置轉讓給同門師兄弟。
“道觀的命運就看天意了”
心里想罷
宋振舉終于做出了那個艱難而決絕的決
定。
這一天
開封
延慶觀中
他召集了所有弟子來到莊嚴肅穆的大殿。
弟子們交頭接耳,不知道宋振舉此番召集所為何事。當眾人到齊,宋振舉緩緩走上大殿的高臺,他的面容帶著深深的疲憊,但眼神卻無比堅定。
“諸位同門,我宋振舉今日在此宣布,將掌教之位轉讓給......”
他的聲音回蕩在大殿之中,還未說出具體的名字,臺下便一片嘩然。
此時,幾位有野心的同門師兄弟心中已經開始打起了算盤。其中,以趙師兄和孫師兄最為急切。
李師兄一向自視甚高,覺得自己修為高深,在道觀中的資歷也足夠,這掌教之位非他莫屬。王師兄則善于籠絡人心,平日里與不少弟子關系密切,自認為有著廣泛的支持。
宋振舉剛宣布完決定,還未來得及說出繼任者的名字,李師兄便迫不及待地站了出來。
“宋師兄,這掌教之位,依我看,應當由我來擔當。我修煉多年,道法精湛,定能帶領道觀重振雄風!”李師兄大聲說道,目光中充滿了自信和渴望。
王師兄一聽,豈會示弱,也趕忙站出來說道:“李師兄,論修為和資歷,你或許不差,但論對能力,我王某更勝一籌。這掌教之位,應當由我來坐。”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很快便爭吵起來。臺下的弟子們也分成了兩派,各自支持自己心中的人選,場面一度混亂不堪。
“都給我住口!”宋振舉怒喝道,“我還未說出繼任者,你們便如此心急地爭奪,這成何體統!”
然而,宋振舉的怒喝并沒有讓李師兄和王師兄停止爭斗。他們反而更加激烈地互相指責對方的缺點和不足。
李師兄說王師兄只是靠拉攏人心,實則沒有真本事;王師兄則指責李師兄性格孤傲,難以服眾。
就在兩人爭吵不休之時,一直沉默不語的錢師兄站了出來。
“你們二人如此爭斗,有失道家的清靜和修養。這掌教之位,應當是能讓道觀重回正軌,能讓眾人心服口服之人擔當,而不是靠這般爭吵便能決定的。”錢師兄的話讓眾人一時安靜了下來。
宋振舉這時無奈的嘆了一口氣
“既然師兄們都意見不一,那就改日再定”
此刻宋振舉在內心已經有人選了
他這是想到平日一直在財神殿值殿,默默無聞的錢師兄
可李師兄和王師兄并沒有因此而放棄,他們私下里更是各自拉攏更多的弟子,許諾種種好處,試圖增加自己爭奪掌教之位的籌碼。
在接下來的兩日,道觀內充滿了緊張和猜忌的氣氛。李師兄和王師兄的爭斗已經不再局限于言語,甚至發展到了暗中破壞對方的修煉,干擾對方的事務。
而其他一些弟子,有的被卷入其中,有的則選擇遠離這場紛爭。整個道觀因為這場掌教之位的爭奪,變得更加混亂和動蕩。
然而不想真正的決定來了
宋振舉擇日便又把弟子門眾召集來。這一次,眾人都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大殿,趙師兄和孫師兄更是目光灼灼,期待著宋振舉宣布他們其中一人為掌教。
宋振舉站在高臺之上,神色嚴肅而莊重。他的目光緩緩掃過臺下眾人,最終定格在錢師兄身上。
“經過深思熟慮,我決定將掌教之位傳給錢師兄。”宋振舉的聲音清晰而堅定。
李師兄和王師兄聞言,先是一愣,臉上瞬間浮現出難以置信和失望的神情。趙師兄本欲開口爭辯,但想到之前的失態和宋振舉的威嚴,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孫師兄也是緊攥拳頭,面色陰沉,但最終還是強壓下了心中的不滿。
錢師兄則是一臉的驚訝和惶恐,他連忙走上前,躬身說道:“師兄,我何德何能,能擔此重任。”
宋振舉擺擺手,說道:“錢師弟,你為人正直,淡泊名利,且在眾人爭斗之時能保持清醒和冷靜。道觀如今需要的正是你這樣能讓眾人信服,能帶領大家重回正軌之人。”
臺下的弟子們開始交頭接耳,有的對這個決定表示贊同,有的則為李師兄和王師兄感到惋惜。
李師兄咬了咬牙,走上前說道:“既然宋師兄已經決定,我無話可說。愿錢師兄能帶領道觀重振輝煌。”雖然嘴上這么說,但他的眼神中還是透露出一絲不甘。
王師兄也跟著說道:“我也愿聽從師兄的安排,希望錢師兄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宋振舉點了點頭,說道:“我相信錢師弟定能不負眾望。從今往后,大家都要齊心協力,輔助錢師兄,讓道觀恢復往日的清凈與繁榮。”
錢師兄鄭重地向宋振舉行禮,然后轉身面對眾人,說道:“承蒙宋師兄信任,也感謝各位師兄弟的支持。我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所托。”
此后,錢師兄開始整頓道觀。他首先調和了李師兄和王師兄兩派之間的矛盾,讓大家摒棄前嫌,重新專注于道法的修行。對于那些曾經參與爭斗的弟子,他也沒有加以責罰,而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們明白團結的重要性。
但是顯然這不是錢師兄能解決的問題
因為人性和矛盾的激化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這天錢師兄收到一個小弟子
的傳話,說讓其召集全宮觀的人
他有話要對大家說
于是
大家便都到了大殿里
延慶觀
三清殿中
“我本懷著滿腔熱血,欲重振這道觀,讓道法的光輝再次普照世間。卻未曾料到,如今竟落得這般局面。我已厭倦這充滿功利與心機的生活,不日我便要離開這里了!”
“愿你們日后能找回初心,若是你們如此執迷不悟,終將毀掉這座道觀,也毀掉了自己的修行之路!好自為之。”
他的話語在空曠的大殿中久久回蕩,帶著無盡的決絕和釋然
說完,他不顧眾人或驚詫、或挽留、或不解的目光,毅然決然地轉身,邁著沉重卻堅定的步伐,離開了大殿
延慶觀中
天上下起了小雨
雨順著房檐流在地上
發出淅淅瀝瀝的響聲
這是宋振舉離開道觀的前一天
宋振舉獨自一人在道觀空曠而寂靜的庭院中徘徊。冰冷的雨水無情地打在他滄桑的臉上,卻遠遠不及他內心的悲涼與苦楚。他緩緩抬起頭,望著那被烏云遮蔽的天空,思緒仿佛回到了與老道長相處的往昔歲月。他回想起當初與老道長的鄭重約定,心中頓時充滿了無盡的愧疚與自責。
他在回到自己的臥房中
從柜子里拿出了一個包袱
落了一層灰塵的包袱被宋振舉緩緩打開
里面是以前老道長留下的全真密旨
還有當初老道長帶領自己去山谷歷練的時候撿到的祝由術和那個木棍
前塵往事仿佛此刻都歷歷在目…
“帶上趙元帥”
這不知從何傳來的話
把宋振舉從回憶中拉起
“對了,師父也提過不可讓此像離開我啊!”
于是趕緊便起身來到財神殿
財神殿前
宋振舉踱步走來
緩緩推開了財神殿的門
里面還是錢師兄在此打坐誦經
錢師兄看到宋振舉來了便起身施禮道“宋師兄您當真要離開?”
宋振舉說“我來此不為此事,當然我自然是要離開此處的,以后這里的事務都交給你打點,你可要受累啊”
“師兄放心,師弟自然盡力而為”
“嗯嗯”
“師兄到此處…”
“不為別的你看塑像下”
“哦哦,塑像下也是一尊趙元帥的塑像啊!”
“不錯,這是我家傳之物”
“當年師父讓我帶來供養在財神殿的,明日我要離開,依師父留下的意思,我今晚便要打理好,明日好上路”
于是宋振舉便取下塑像回了房里
第二日
不趁眾人上早課宋振舉便摧馬離開了
從此,他決定歸園田居,遠離這塵世的喧囂與紛擾,去追尋內心深處那片寧靜與平和。
宋振舉離開后,道觀里的混亂并沒有因為他的離去而停止,反而愈演愈烈。新的掌教雖然品行端正,一心想要整頓道觀的秩序,但面對錯綜復雜的派系斗爭和弟子們的頑固不化,他也是有心無力。
李師兄和王師兄的爭斗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他們不僅在內部爭奪資源,還開始在外拉攏勢力,企圖借助外部力量來壓倒對方。一時間,道觀周圍的江湖人士也被卷入了這場紛爭,使得局勢更加混亂不堪。
有一次,為了爭奪一件傳說中的法寶,這法寶是祖師留下的,乃是用雷擊木制成的乾坤鐲。
李師兄和王師兄各自帶領自己的親信弟子,在郊外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大戰。雙方都以為是對方拿到了不肯交出,于是帶領自己一派的親信弟子相互火拼。周圍的山林都被打得一片狼藉。這場戰斗引起了當地官府的注意,他們派出軍隊前來鎮壓。但李師兄和王師兄等人根本不顧及官府的威嚴,依然拼死爭斗。最終,官府以擾亂治安的罪名,將參與爭斗的弟子們全部抓捕入獄。
道觀因為這場風波,聲譽掃地,再也沒有信徒前來朝拜。沒有了香火錢的支撐,道觀的日常開銷都成了問題。許多弟子因為忍受不了艱苦的生活,紛紛離開了道觀。
最后只有跟隨錢師兄的徒弟們留了下來
而那些弟子們,這才如夢初醒,他們終于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一切都已經太晚了。
~~~~~~~~~~~~~~~~~~~~~~~~
踏上歸家的路途,宋振舉的心情復雜而沉重。
他渴望早日見到久別的妻子三彩,過上往日的普通日子,遠離這世間的紛紛擾擾。一路上,他思緒萬千,回憶著過去的種種,期待著未來的平靜生活。
宋振舉決定回去尋找分別已久的妻子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