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權(quán)知開封府?
趙佶完全沒反應過來,梁莘說完,也不管趙佶是否聽懂,他已經(jīng)和禁宮侍衛(wèi)說過了,立即兩個禁宮內(nèi)衛(wèi)就快步過來為趙佶引路。
趙佶看了梁莘兩眼,轉(zhuǎn)身快速離開。
確定趙佶已經(jīng)順利離開,梁莘這才往正門走去。
曹旸呢,正在門前與吳居厚叫板:“我在宴客,太清樓的牌匾是神宗所書,權(quán)知開封府,好大的官威,我曹旸站在這里,你踩著我進樓。”
“旸哥兒,我已經(jīng)安排人去你家中請能管得住你的人過來,本官自然不敢對神宗有半點不敬。但你擋的越久,這事你擔的過錯也越多。”
曹旸緊張嗎?
他緊張。
今天的事情,肯定是好事。可他依舊擔心,因為趙佶是一個薄情寡恩之人,他擔心自己有可能白受罪。
正在這時,梁莘出來了。
周邦彥尖叫一聲:“就是他。”
他?
“他便是那人的書僮。”
梁莘摸了摸腦袋:“我是誰,我在那?”
“帶走。”吳居厚一聲吩咐,立即有兩名差役上前。
“慢。”曹旸上前伸手一擋:“莘哥兒是我的朋友,前些日子頭上受了重創(chuàng),時而清醒,時而糊涂,他怎么可能是書僮,他怎么可能給人當書僮。”
吳居厚:“這是公務,請旸哥兒退讓。”畢竟是曹家的人,吳居厚還不想太難堪。
“罷了,我陪他一起。”曹旸主動陪著梁莘一起被押入開封府。
有醫(yī)案為證,梁莘確實得了失魂癥,而且不止一位郎中給看過。
周邦彥要的其實只是一個名字。
就是,梁莘在為誰當書僮。
吳居厚也一樣,他要拿下正主,以正典刑。
牢內(nèi)。
普通的犯人關(guān)進來,地上有稻草再有床單就算不錯。
梁莘呢,有曹旸陪著。
有干凈的榻,還有外間小客廳,還有書桌呢。
曹旸喝著茶問:“弟,接下來會如何?”
梁莘靠著榻上,淡淡的說了一句超級經(jīng)典的。
“堂下何人,為何狀告本官?”
曹旸聽完后,反復品味這句話足足一百遍,他看梁莘的眼神都變了,這家伙絕對不是有一手,這般年紀手段卻如此高明。
沒錯,明天皇宮正殿之上,吳居厚的奏疏往上一遞。
縱然趙佶縱然薄情寡恩,這次事情扯到他身上,他不可能讓這事輕輕揭過,因為趙佶是一個非常好面子的人。
梁莘又說道:“那周邦彥,不過一個只會寫點苦悲戀情、別愁離恨、人生哀怨的書生,今年怕是有四十五歲了吧。愛慕一個青樓女子,卻是這般下作。”
“還有,聽說這位權(quán)知開封府,是章相公那邊的人?”
曹旸默默的點了點頭。
是,章相公曾經(jīng)公開貶低當今官家,而后大力阻止過立當今官家為帝。
這事,就不相信趙佶內(nèi)心不記恨。
此時認真想一想,梁莘這次怕是會得到天大的好處。
天亮了。
開封府大牢內(nèi),牢頭跑去礬樓買了點心,滿臉滿眼恭敬的給送進牢房內(nèi):“小侯爺、莘官人,有什么吩咐小的伺候著。”
曹旸只是擺了擺手,連聲謝都沒說。
區(qū)區(qū)一個牢頭罷了,能有機會巴結(jié)曹家人,那是他的造化。
此時,朝堂之上。
昨天深夜才回來的趙佶大約凌晨四點半就被叫了起來,準備參加朝會。
朝會上,許多人在吵。
吵什么,趙佶強忍著困意,也沒聽清。
權(quán)知開封府吳居厚站了出來:“臣彈劾曹家曹旸與總管太監(jiān)梁師成之子,昨夜……”
吧啦、吧啦……
吳居厚好一陣輸出。
正困的趕緊眼皮打架的趙佶猛的一下就清醒了。
什么?
要嚴審曹旸還有梁莘,讓他們必須供出他們包庇之人,然后什么太清樓,有疑似勛貴夜不歸宿等等……
趙佶騰的一下就站了起來。
他回想起來了,昨夜梁莘讓自己趕緊走,提到了吳居厚,此時想來就是這老家伙的原因吧。
好,非常好。
“官家!”章相公上前。
因為皇帝都站起來了,身為左相,怎么可能沒有一點態(tài)度。
趙佶認為自己應該說點什么,畢竟自己站起來了,不說點什么不合適。
但說點什么呢?
趙佶也不知道。
大殿之上,正有人在彈劾自己,身為皇帝的自己應該要有什么反應呢?
趙佶的智商顯然不夠處理此事。
唯有,甩袖子走人。
殿后,梁師成就等在這里。
昨夜他自從知道梁莘被關(guān)進開封府大牢,而且還和曹旸一起,他就一夜沒睡。
笑足了一夜。
而且想了至少五種不同的方案。
此時,在殿后假裝教訓小太監(jiān)站姿的梁師成偷聽了殿內(nèi)的內(nèi)容,見趙佶出來,小跑著迎上去,卟通一下就跪了。
趙佶心想,梁師成為梁莘沖著自己下跪的。
梁師成卻開口:“官家,這樣離開怕是會惹太后不高興。”
“朕當如何?”趙佶只是生氣,一怒之下離開了大殿。
要如何?
他也不知道,但他知道向太后生氣還是很可怕的。
“奴以為……”梁師成快速的獻策,都是最簡單的那種,太復雜他怕趙佶記不住。
少許,趙佶又回到了大殿。
眾臣們剛才還在因為趙佶突然離開而發(fā)懵,趙佶這又回來了。
受了梁師成的指點,趙佶罵人了。
“朕,不悅。”
“皇兄的陵寢,你們吵了這么久,朕最在意的事情,你們辦的如何?吳……知府,汴京河道淤堵、有幾處污水橫流,你管好了嗎?”
“明日朝會,皇兄之事、會試之事、民生之事。若還只會爭吵,這朝會不開也罷。”
扔下這幾句話,趙佶依舊還是轉(zhuǎn)身就離開。
依然還是離開。
卻是大有不同。
殿后。
趙佶看到梁師成,邁步便往后宮走去。梁師成小跑著跟上。
趙佶說道:“即日起,你便是殿前太監(jiān)、書藝局管事,負責待詔之事。你們父子不錯,有長進。替朕找個借口,賞曹家,現(xiàn)在去替朕把剩下的事辦完,去吧。”
“是,奴謝官家天恩。”梁師成跪在地上,看著趙佶走遠后,起身離開。
他還要去辦剩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