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宮中的反應
- 大明永樂,從教導皇孫開始
- 洋芋燉粉條
- 2092字
- 2023-09-02 23:11:32
“望遠鏡?難道此物可做望遠之用。”
“是的,陛下。”
朱棣臉上浮現出一抹頗有興趣的神色,目光望著龍案之上擺放的那兩個透鏡。
其中一物他自然認識,乃是叆叇。不過既然是望遠之物,想必應該沒這么簡單。
另一物倒是頗為眼生,從外表看上去仿佛與叆叇相反一般。
不過這兩者結合起來是否真有望遠之功效,朱棣表示懷疑。
“少師,此二物可有名稱。”
“回稟陛下,其中一物名為凸透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叆叇。”
朱棣沒想到這東西竟然真是叆叇,這大大出乎他的預料。
難道又像上次滑輪組那般,將普通的滑車改造成一人即可舉起百斤的滑輪組,這位傅先生竟有著如此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
“至于與凸透鏡形狀相反的那物,名為凹透鏡。”
朱棣點了點頭,這取名方式倒也簡單易懂。
“這兩者之間如果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就能起到望遠之用。”
朱棣沒想到這個望遠鏡原理竟然要比滑輪組還要簡單,滑輪組最起碼還要將繩子的繞法,發力角度記住,沒想到這望遠鏡竟然只需要調節距離即可。
不過,道衍能為他解說,這就說明道衍自身已經試驗過了。
朱棣的目光不由得瞥向了透鏡旁的一摞圖紙。
“少師,這些圖紙作何之用,上面似乎是畫了叆叇蠟燭之類。”
“回稟陛下,這些圖紙乃是我所聽到的凸透鏡的原理,想來如果給工部尚書的話,他也能將望遠鏡完全復制出來。”
朱棣見狀不再猶豫。
“宣工部尚書黃福。”
現在的黃福倒也空閑了下來,前一段時間的滑輪組已經完全投入生產,源源不斷的滑輪組開始投入使用。
事實上證明,有了此物,以后工部遇到大型建筑工事就不用再擔心勞民傷財。
在他收到朱棣傳召的時候,心中想著大概是陛下想要了解滑輪組的制作進度,倒也沒有過多地擔心便趕往了宮中
朱棣從龍椅上起身,拿起龍案之上的兩塊透鏡,來到武英殿外,道衍也是緊緊跟隨朱棣。
望著這一片建筑群,朱棣倒是有些感慨,也許自己的父皇也不會想到自己會成為皇帝吧。
感慨歸感慨,朱棣很快調節了心態。
“少師,不知此物如何使用。”
“陛下可將凸透鏡放置于靠近物體,將凹透鏡放置于眼前,調節兩者的距離,即可看見遠處的景象。”
“如此簡單?”
“是,陛下。”
朱棣當下根據道衍的指示擺出姿勢,開始調試兩枚透鏡之間的距離,很快眼中就得到清晰的影像。
聽道衍說是一回事,但是自己親眼看到又是一回事。
他所看的乃是宮墻內的一顆大樹,,兩者之間的距離可謂是百米之遠,但是現在卻仿佛在自己面前一般。
放下雙手,眼前的場景又恢復了原貌。
朱棣這么來回試了幾次,結果在望遠鏡中看到了工部尚書黃福的身影。
此時的黃福在穿過宮門之后,依稀看見武英殿前站著兩個人影,雖然看不清具體的樣貌,但是能看到所穿衣服的顏色。
一位身著黃袍,想必就是大明的皇帝陛下,另一位則是一身黑袍,黃福也很快就推算出那人的身份。
“黑衣宰相”道衍。
為何這兩人會站在殿外,難道是在等自己嗎?
讓大明地位最高的兩人等待自己,黃福頓時受寵若驚。
當下也不敢遲疑,快步向著兩人的位置靠近。
待到走到面前,黃福才看清原來兩人并不是在等自己,只見皇帝陛下雙手握拳置于眼前,不知道在干些什么事,而那位黑衣宰相則靜靜地站在陛下身側,是不是回答著陛下的問題。
“臣黃福見過陛下。”
“黃福見過道衍大師。”
道衍首先向黃福點頭示意,而朱棣再放下雙拳后,同樣點頭示意。
“黃愛卿可知朕找你前來所謂何事。”
雖然黃福大概能猜到也許是關于滑輪組的是,但是他深知,當陛下問起時,還是裝傻充愣比較好。
“臣不知。”
在朱棣的一聲令下,身側的太監將擺在龍案之上的那一疊凸透鏡的圖紙交到了黃福德手中,
黃福一頭霧水的接過圖紙,不明白皇帝陛下所謂何意。
隨機低頭看向圖紙,圖紙中的物體他都認識,有叆叇蠟燭木板,看這幾張圖,似乎是關于叆叇的實驗。
作為工部尚書,他雖然對于叆叇有所研究,但是也比較有限,與圖上的信息相對比,倒是有些小巫見大巫了。
不過,現在的黃福還沒搞清楚朱棣想要干什么。
“陛下,難道要制作一批叆叇。”
朱棣搖了搖頭,將手中的兩種透鏡遞給黃福。
黃福接過朱棣遞來的透鏡,除了一枚叆叇,另一物則是有些眼生。
“此兩物結合到一起,稱為望遠鏡,有著望遠之功效。”
黃福聽完胡須自動,顯然有些吃驚于竟然有如此神奇之物。
作為工部尚書,深知實驗才是檢驗道理的唯一標準,當下朱棣之前一般進行測試。
很快他就得到了一樣的結果。
黃福內心止不住的翻騰,最近這是怎么了,又是滑輪組,又是望遠鏡,難道天興大明。
最為工部尚書,當然希望大明越來越好。
“黃愛卿,此物可以仿制吧。”
朱棣的聲音傳入黃福的耳中,黃福點了點頭,這并不難,只需要準備點硝子(人造水晶)即可。
“陛下,此物同滑輪組一般,也可以仿制,只不過臣是否能見一見這位獻物之人,”
朱棣的目光望向道衍,但是道衍卻是微微搖頭。
這和當日滑輪組有些不同,當日黃福詢問是誰獻的滑輪組,漢王朱高煦可是驕傲的挺起了胸膛,恨不得把頭抬到天上,明眼人就知道是誰獻的。
現在朱棣與道衍的這一番行為倒是讓黃福摸不著頭腦。
朱棣見道衍不愿牽扯其中,倒也沒說什么。
“無需知道,你可稱他為無名氏。”
這下黃福更加迷惑了,好在他也是知道孰輕孰重的,不該問的別問。
在朱棣與道衍目送黃福離開,轉身準備回到武英殿時,道衍在朱棣身旁輕聲說道。
“陛下,那位先生除望遠鏡之外還提出了另一種學問,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