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楊之言眉間醞釀著幾分憂愁之色,王鑫知道是自己表現的機會到了。
只見他思忖片刻后,道:“總鎮也不必因此困擾,余認為,總鎮現在的當務之急并不是招賢攬才,在王師大破瓊州鎮兵的威脅之前,本地士人也不會真正歸心。
與其去招攬那些滿嘴仁義道德的士人,倒不如破格提拔那些有經驗的老吏,就比如萬州的縣丞,那縣丞自我記事起就一直坐在縣丞之位上,但因為沒有人脈、背景,又不懂得諂媚上官,始終得不到晉升。
若是總鎮能夠將他提拔為知縣,那縣丞必定會因總鎮的重用之恩而感激涕零,盡心竭力為總鎮分憂。”
提拔底層官吏么……
楊之言若有所思,王鑫的確給他提供了一個方向,他原先并沒有想到要提拔現有的投靠自己的底層官吏,王鑫說的沒錯,知遇之恩往往會讓人牢記于心,收獲更堅固的忠誠。
王鑫想的卻是從底層官吏中提拔,對他的地位不會有影響,那些人一旦知道是他建議的,反而也會對他連帶著心生感激。
而從本地士人中選取人才,那些士人的學問和家室可能都比他好,一旦他們加入,自己可能逐漸被邊緣化,這和他想要獲得重用的野心沖突了。
王鑫是個聰明人,他知道自己要是刻意阻攔,反而會引起楊之言的反感,并對他心生堤防,所以他選擇用實話來打動對方,他并沒有說謊,在明軍獲得優勢之前,除非是那些心懷故國的人士,否則本地士人都不會投靠明軍。
趨利避害是人類的通性,他只不過是把這個拿出來明說罷了。
在聽了王鑫的意見后,楊之言心中便有了主意,他深深看了對方一眼,王鑫這個人的內心所想他從一開始就看得門清,此人一心想要向上爬,獲得重用。
他不怕手底下有野心,就怕手下的人安于現狀,失去了進取心,不是有那句話么,不想當將軍的兵不是好兵。
……
最終,楊之言采納了王鑫的建議,決定對三個縣的縣丞與主簿進行考核,選任其中能力、人品最優者授予知縣一職——三縣的佐貳官并沒有因為政權更迭而出現變動,他們基本都是本地土生土長,對他們來說不論是誰統治都沒有區別,因此并不會在城池易手后棄官而逃。
當然了,其中一些人也是想著明軍占領城池以后缺少能夠為他們處置地方政務的人,說不定會重用自己,也能趁機把地位往上提一提,所以一直留在崗位上,等待著機會。
現在那明軍終于有動作了,在消息傳開后,三縣的佐貳官里除了一兩個不愿參與的人以外,其他人都暗中較勁,準備面臨上頭的考核。
楊之言對他們的考核很簡單,命萬林負責出一些關于治理地方的問題,同時派人到民間去打探關于他們的事情,根據他們在民間的名聲來評估他們的人品。
這個方式雖然簡陋,但也是目前最好的辦法了,好在楊之言手下還有萬林這個在任多年的知縣可以幫忙參考,不然的話,只靠他們這些滿腦子打仗的武將會更加麻煩。
這一考核,便過去了五天時間。
“總鎮,萬州來信。”
樂會縣衙內,楊肆匆匆拿著一封密封的書信大步走了進來,向楊之言匯報道。
楊之言一聽是萬州來的,頓時明白這多半是萬林送來的了,便親自接過書信,記下就將外殼拆開,拿出里面的書信查看起來。
書信果然是萬林送來的,萬林在信中分別推薦了樂會縣的縣丞和本縣的縣丞調任為知縣,并附上了推薦兩人的原因。
他表示自己雖然應該避嫌,但本縣縣丞這些年來的表現他都看在心里,此人行事兢兢業業,在去年臺風襲擊萬州,致使萬州多處房屋倒塌之時,是他最先組織百姓搜救,他有足夠的應對臺風的經驗。
因此,他推薦將萬州縣丞調任為樂會知縣,樂會縣靠近沿海,若有臺風登陸將首當其沖,讓他擔任知縣,也可憑借自身的經驗更好組織百姓抵御臺風。
楊之言倒是沒想到那萬林和王鑫一起推舉了萬州縣丞,由此看來,此人的確有可取之處。
而那樂會縣丞,他的作答結果在一眾人當眾屬于優等,這也是正常的,畢竟樂會作為明軍治下第一大縣,本地的縣丞能力自然不會很差。
在明軍奪城后,也正是他出面協助明軍安撫人心,讓百姓的日常生產生活迅速恢復正常。
楊之言看過了信件內容后,只思索了片刻,便有了主意,他命王鑫提筆寫下兩份知縣調令,分別調萬州縣丞為樂會知縣,調樂會縣丞任會同知縣。
在兩份調令底下,楊之言親自取出他的總兵官大印,重重蓋了下去。
“好了。”楊之言看著那兩個鮮紅的大印,點了點頭,道:“將調令送出去吧,命二人即刻上任,不得有誤。”
“遵命。”楊肆抱拳領命,將兩份調令帶走后匆匆離開縣衙。
很快,關于會同知縣的調令便被送到了本地縣丞的家中,那樂會縣丞張思旺在聽了楊肆的宣讀后,連忙跪倒下來,雙手激動地接過調令。
他本以為自己一輩子都只能在這縣丞的位置上坐著了,卻沒想到居然有朝一日能夠被升任為知縣,即便這知縣是明軍授予的,也不知道能夠坐多久。
但是,刻在骨子里對官爵的渴望讓他顧不得那些了,成為知縣就能光宗耀祖,等百年以后族譜里也會記載著他曾經擔任過會同知縣的這一光榮事跡!
想到這,張思旺就激動的身體不受控制地顫抖起來。
就在這時,楊肆的聲音再次響了起來,只見他面帶笑容,拱手道:“標下這就先恭喜張知縣了,總鎮對您很是看重,可千萬不要讓總鎮失望啊。”
那一聲張知縣直接落在了張思旺的心窩里,讓他身子一顫,他連忙說道:“承蒙總鎮信任,本官必定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不負總鎮厚望!”
說完,他用力推了推身旁的妻子,示意對方拿錢出來,見她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張思旺只能自己伸手摸了幾粒碎銀子出來,親切地拉著楊肆的手,將碎銀放在他的手心,道:“有勞親自跑過來一趟,這些銀錢就拿去喝杯茶,也切莫嫌少。”
“張堂尊有心了。”楊肆看著手里的銀錢,臉上的笑意更濃,喊起來的稱呼也更尊敬,“還請張堂尊盡快收拾好行囊,總鎮希望您即刻上任。”
“好好好,本官省的,本官明日便前去會同上任。”張思旺連聲答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