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免夜長夢多,今晚就是起事的最好時機!”
城東王家,張安面色嚴肅地看著堂內集結在一起的各家士紳代表,如是說道。
在來到王家后,他馬上讓王鑫去將其他六家士紳的人叫過來,詳談關于起事的事情。
在說出剛剛那句話之前,他直接向三家向清軍傳遞情報的士紳透露了楊之言準備對他們動手的消息,王家雖然知道這是假的,但也配合的和其他兩家一起露出了震驚的神情。
“張守備所說不錯,楊之言隨時可能對我們下手,若是我們三家先被拿下,起事必然提前被扼殺在搖籃內。”王鑫隨后跟著說道。
說完,他頓了頓,雙眼微瞇,用半威脅的語氣說道:“若是我三家被拿下,以明軍的手段,很難保證在座各位不會被供出來,那楊之言怎么可能放過這個機會,放諸位一馬呢?”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臉色頓時一變,另外兩家也不禁感慨起王鑫此言甚毒,直接就將所有人都拉下水了,不然以其他四家士紳的尿性,很難說他們會不會置身事外,眼睜睜看著自己這三家被明軍拿下。
“王余金,你這是什么意思,莫非是在威脅我等不成?”一人也迅速反應過來,直接站起身來,一拍桌面,指著王鑫厲聲喝問道。
“王余金,我等也是信任你才會來到這里,你為何要說出這般言語,實在是把場面鬧得不太好看啊!”
其他人也跟著附和道,他們雖然也有心對楊之言下手,但那至少是他們自愿的,現在王鑫說出那番話就帶著些威脅的意味在里面,如何不讓他們感到不爽。
面對其余人的質問和指責,王鑫卻是顯得不慌不忙,他先是向眾人拱手行禮,口中道歉,隨后說道:
“諸位世伯、世叔和世兄們,鄙人并沒有威脅的意思,不過是在闡述事實罷了。
為免夜長夢多,今夜是最好的時機,我家姐夫也會盡心配合,諸位又還在遲疑什么呢?”
張安頷首,他冷臉看著這些猶豫不決的士紳,不耐道:
“楊之言將麾下左營調離縣城,右營又遠在水寨,城中僅有中軍營一營兵馬,我麾下足有四百多人,又有諸位相助,先發制人之下只要能夠生擒或是擊殺楊之言,明軍自會潰散。”
聽張安如此分析,頓時有幾人心生動搖,那林長泉是堅定的起事支持者,他立馬站起來說道:
“既然張守備這么有信心,諸位又有何猶豫的呢?那楊之言自己將兵馬調出,自尋死路,就是在給我們動手的機會,若是放跑了這一良機,倒不如洗凈脖子,等著明軍的屠刀落下算了!”
見林長泉出聲表態,又有幾人出聲附和,這件事便暫且定了下來。
隨后,張安主動提出今晚的行動計劃,因為他麾下兵馬最多,所以自然而然成為了此次行動的主事者。
不過他并沒有將攻打縣衙這最簡單的任務攬在身上,而是主動將奪取城門和攻打鄉勇營這兩個最難的任務包了下來,讓士紳們的人馬負責攻打縣衙。
張安的這個選擇讓士紳們深感意外,不禁感慨張安此人真是品行高尚,家里有人在瓊州當官的林長泉更是當場表示,等清軍打回來以后,一定會為張安美言幾句,盡可能幫他洗刷身上投降明軍的罪行。
不過,雖然攻打縣衙這個相比之下最簡單的任務交給了七家士紳,但這對他們來說還是有些難度,這七家士紳的平均家產若是放在海對岸那邊也不過比鄉下地主高那么一點。
他們平時可沒有足夠的錢糧可以蓄養死士,眼下要想攻打縣衙,就只能動員各自府上的護院和家丁。
你一家我一家東拼西湊之下,這七家也算勉強湊出了百人,張安看著他們這寒酸的陣容,嘴角忍不住抽搐了幾下。
平心而論,這幾家士紳就算是他站在友軍的角度看都是炸裂的存在,除了勇氣可嘉之外他拿不出其他詞來形容。
士紳們也明白他們的陣容有些寒酸,但他們對此也無能為力,林長泉有些尷尬地打了個哈哈,道:“今夜行動之重要性,貴精不貴多,人多眼雜反而會多出什么事端,這百人足夠了。”
其余人也不知是真的認同他的話語,還是單純為了找補,也都紛紛點頭應和。
……
在各家士紳話事人離去后,堂內就只剩下了王氏父子和張安三人,王老爺的臉上還帶著幾分擔憂,他看著自己的這個女婿,憂慮道:
“子婿,我,我還是有些擔憂啊,今晚之后,我王家將會自絕于萬州士紳。”
說完,他長長嘆了口氣。
“阿爸,這又如何?”還沒等張安開口,王鑫就說道:“今晚以后,這萬州就只剩下我們一家,只要我們足夠恭順配合,楊總爺定會重用我們,更何況不是有姐夫在嗎。”
“嗯?”張安有些不解,不知道這和他有什么關系。
見張安和自己的父親都面露疑惑,王鑫正色道:“此次行動能否成功全憑姐夫的功勞,楊總爺定然會提拔姐夫,姐夫只要爬的越高,我王家的地位也就越穩固。”
“這么說倒也有些道理……”
張安點了點頭,他又想起了將王鑫推薦上去的那個想法,如果自己這個小舅子可以進楊之言的眼,一文一武相互扶持……
這個時候,張安倒是忘了之前找上王家時鬧的不愉快,只要未來他們兩家利益相同能夠綁在一起,那一點不愉快隨時都能拋棄,畢竟不管怎么說,兩家的姻親關系就已經讓他們成為天然的盟友了。
……
城中暗流涌動,不論是士紳還是明軍都在為晚上的搏殺做著準備。
陳安信已經從楊之言那里得知了今晚計劃的內容,他下午就遵從軍令,在眾目睽睽之下率軍大搖大擺離開縣城。
他們將會在宵禁城門關閉后重返城外,等待城門開啟后入城平叛。
而在縣衙內,考慮到縣衙并不算大,無法容納太多兵丁,楊之言只授意副將在中軍營內挑選了一個總旗的精兵喬裝打扮混入縣衙。
五十名精銳老兵對抗百余烏合之眾完全游刃有余,不過楊彥新出于謹慎起見,還是又挑選了一個總旗的兵力在縣衙周圍的民居設伏,隨時準備支援縣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