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鎮國帝器!乾元鏡!
- 儒雅隨和的我懟人成圣?
- 我真沒馬甲
- 2229字
- 2023-08-29 08:00:00
林玉蓮母女被帶上朝堂,百官目光注視下,有些手足無措。
不過,她們兩人的目光卻是不時飄向同一處。
有人順著母女目光看去,只見一人站在文官行列中,腳步虛浮面色發白,正是代公主上朝的六駙馬。
“看來這駙馬案其中更有隱情,蘇翰林怕不是空口白話……”
“不過……這是誰在出手?世家?勛貴?還是哪位殿下?”
“此事背后不簡單!眼看京察在即……這是按捺不住了么?”
“是針對六公主府?還是在借機試探陛下??”
“這對母女敲鼓的路途……可沒那么順利,不知幾方人馬在交鋒!”
文武百官心思各異,一個個心中不住思忖。
他們混跡朝廷多年,手下探子諸多,早就看出此事的不對勁。
這一點,就單憑這對母女敲鼓鳴冤那十里路程就可見一斑!
短短十里多的路程,截殺的人不止兩三波,卻都被其他勢力攔下,這背后不知有多少人在暗中較勁。
就光是自家探子看出來的人馬,就至少分了三四家勢力!
有勢力派出家丁死士,穿黑衣拿兵刃在路上截殺的。
也有讓麾下修武道者出馬,想要暗算的。
甚至,還有勢力請動大高手,動用武道,想要百里之外取人性命!
其中,光能看出來的就有駙馬別院,元嵐院,可能還有某位殿下的勢力。
但看最后結果,卻是全部被攔了下來,并沒有阻止得了那對母女敲響登聞鼓。
這里面,明面上北鎮撫司出力最多,實則更有其他勢力插手,目的就是想讓母女敲響登聞鼓,看元圣皇帝是否會出面!
如今大乾局勢,說復雜也復雜,但說簡單也簡單,無非是元圣皇帝二十年不上朝,各方勢力在蠢蠢欲動。
元圣皇帝閉關時,太子之位還未定下,皇子殿下們各自都有野心打算。
皇帝不上朝,朝堂無人決斷,內閣與六部明爭暗斗,想要多占朝中之權。
后宮妃子蠢蠢欲動,各自聯絡外戚,暗中走動,想要經營勢力。
此外,就是一些大臣各自下注站隊。
最關注皇帝是否能上朝的,無非就是這些人!
而今日這母女敲響登聞鼓一事,就是一個很好的借口。
諸多明爭暗斗,都是借著此事展開。
不想皇帝上朝,或者不想此事鬧大的,自然會出手攔截。
有想讓皇帝上朝,或者想探聽虛實,看皇帝是否還能上朝的,則是暗中護衛。
至于結局……
那對母女已經被帶到了朝堂上,勝利的是哪一方已經無需多言。
許多大臣明白其中就里,忍不住悄悄多掃了同在朝堂上的顏仲卿幾眼。
卻見這顏指揮使云淡風輕,好像胸中毫無心事一般。
“顏仲卿……此子到底意欲何為?他站在哪一邊?”
這些大臣心頭不由得嘀咕。
雖然如此,他們卻是沒有一人站出來說話。
能站在朝堂之上的,沒一個笨人,各自心里都清楚。
暗地里的交鋒雖然結束了,但在今日朝堂之上,恐怕又要有一番腥風血雨!
言多必失,一句話沒說對,怕是就要遭重!
但最關鍵的,還是陛下是否出面上朝!
要是真出面,那可就是二十年來第一遭!
“登聞鼓響,依照我大乾祖制,須陛下親臨,方可處置!此事……是否已經奏請圣上?”
有人上前一步,朗聲開口,卻是時任的刑部尚書。
群臣見刑部尚書開口,沒有多言。
話頭由刑部尚書提起,卻是職責所在,合情合理。
“這是自然!某家已經知會曹公公,前去奏稟圣上!”
一位內閣大學士坦然應道,朝著殿后虛虛拱了拱手。
群臣聞言,一個個都面色凜然。
這位內閣大學士口中的曹公公可不簡單,是元圣皇帝貼身的宦官。
如今皇帝二十年不上朝,這曹公公權勢逐漸龐大,說是執掌宮中宦官牛耳都不為過。
“曹公公這會兒已經在路上……還請諸位稍等片刻。”
內閣大學士肅然說道。
聞言,群臣一個個身板都不由站直了些。
半晌之后,文和殿后驀然響起一聲嘹亮嗓音。
“皇上駕到——”
這一聲唱誦響起,文武百官頓時都面色一緊。
元圣皇帝……居然還真的出來了?
而處在漩渦中間的幾人,更是表情都有些抽搐。
“陛下……居然這就現身了?這么說來,這二十年間,陛下真是在坐視我等爭斗,想看誰有不臣之心?”
一位勛貴心頭大駭。
“父皇終于舍得出關了么……兒臣等得好苦!試問這天下,哪有二十年的皇子?”
朝中群臣心思各異,其中情緒最激動的,莫過于六公主駙馬上官麟!
此時,上官麟面色慘白,簌簌發抖。
他是元圣三十九年的狀元,就從來沒有見過皇帝一面,就連賜婚都是由司掌皇室事宜的宗人府所安排。
他還盼著等皇帝上朝,給他在朝中安排一官職,卻沒想到,頭一次見到皇帝,就是專門為了審判他!
群臣朝著文和殿后望去。
片刻之后,一身錦繡緞袍的曹公公緩緩走出,手中鐺捧著一物,以玉帛遮蓋。
只是在他身前身后,卻遲遲不見其他人影。
雖不見皇帝,但群臣還是緊張得很,一個個大氣不敢出。
“宣——陛下口諭!”
曹公公神色莊嚴,肅穆大喝。
“臣等接旨!”
文武百官神色一凜,紛紛下拜。
“聞登聞鼓響,依我大乾祖制,朕當親理!然朕處閉關緊要關頭,故此請出鎮國帝器——”
說著,曹公公猛地一掀玉帛。
道道光芒從他捧著那物中綻放,映得文和殿都更加明亮幾分。
那是一面銅鏡,鏡沿雕龍刻鳳,鏡面光潔,其中似有萬千諸象一般。
看到那銅鏡,許多大臣頓時變了臉色!
“那是……乾元鏡??”
“開國圣宗留下一面法鏡帝器,名為乾元……沒錯了!唯有此鏡,才當得起鎮國帝器之名!”
“傳聞……此鏡可辨善惡鬼蜮,斷正邪,判善惡……威能全開時,哪怕武道上三品的大高手也難硬撼,不知是真是假??”
幾位武將竊竊私語,面色極其肅穆。
他們都有修為在身,比之那些文官,更加知曉這乾元鏡的玄妙!
此鏡被尊為大乾鎮國帝器,威能無限。
哪怕是在上三品,近乎神魔手段的交戰斗法中,此鏡都可大放異彩。
昔日,大乾開國圣宗就是手持乾元鏡,打下大乾如今的江山!
就如同神話傳說中的照妖鏡一般,威能催發之下,萬物都無所遁形!
“刑部尚書、大理寺卿、都察院都御史聽令!”
捧著乾元鏡,曹公公再度開口。
“明日午后,爾等三司,會審這駙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