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左子雄
- 從聊齋造畜開始穿梭兩界
- 南鱚不吃醋
- 2655字
- 2023-09-28 23:22:38
“這位兄臺,我觀你氣度不凡,為人正直,不會將怒氣發泄在弱小無關者身上,是個難得的真英雄真豪杰,若是不嫌棄的話不如與我一同落座,品嘗飛龍湯如何?”
留著胡須的男子聞言,打量一下張飛魚。
男子心中不禁暗自感嘆,好一個翩翩少年郎!
心中忍不住生出些許好感。
“如此的話就麻煩這位公子了!”
張飛魚帶著留著胡須的男子來到三樓,落座后二人互通姓名。
張飛魚抱拳行了一禮,率先說道:“張飛魚,現在是一介布衣。”
“左子雄,現為錦衣衛指揮使!”胡須男子說道。
聽到男子自稱左子雄,并且官居錦衣衛指揮使,張飛魚大驚失色。
錦衣衛指揮使?
那不就是錦衣衛的頭頭嗎?
“原來是指揮使大人,失敬失敬!飛魚今日能與指揮使大人共同用餐實在是三生有幸!”張飛魚客氣道。
錦衣衛指揮使左子雄擺擺手,隨后和藹的說道:“張公子客氣了,今日坐在這里的沒有什么指揮使,只有一位被張公子邀請而來的客人,張公子無需客氣。”
“那飛魚就斗膽叫您一聲左公了!左公也無需客氣,叫我飛魚便是。”張飛魚回道。
就在二人寒暄的時候,桌子上已經擺滿了美食。
左子雄看著桌子上的各種美食,深吸一口氣,隨后感慨的說道:“今日是左某沾了飛魚你的光了,竟然如此的豐盛,看來今日我要大飽口福了!”
“左公無需客氣,美食不就是用來品嘗的嗎?這些美食兩個人吃著剛好,若是我一人品嘗的話難免有些寂寞。”
張飛魚熱情的邀請道,“左公你先品鑒一下味道如何,有沒有什么改進的地方。”
左子雄聞言也不扭捏,直接拿起筷子夾了一塊九轉大腸放入嘴中細細品嘗起來。
見到左子雄率先品嘗了九轉大腸,張飛魚心中不由得替胭脂捏起了一把汗。
左子雄身為錦衣衛指揮使,不僅位高權重,自身的實力恐怕也不可小覷。
張飛魚觀其一舉一動都帶著莫大的威勢,武道修為怕是達到了極為高深的境界。
如此境界之人味覺恐怕也是靈敏無比!
若是嘗出了大腸本身的味道,那事情怕是不好收場了!
不過事到如今張飛魚只能選擇相信胭脂,既然胭脂敢做這道菜給自己吃,那一定會處理的無比干凈,相信胭脂也不會做出故意保留大腸味道的事情出來。
左子雄閉目品嘗了幾秒,隨后端起茶喝了一口,這才說出了一個好字!
“好!”
“大腸本是豬下貨菜,上不了什么臺面,不過經由天香樓大廚之手將其變為了一道美味佳肴!”
“難得!”
“實在難得!”
“僅憑這道九轉大腸就知道天香樓的大廚手藝不凡,天香樓也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樓!”
左子雄開心地說道。
說到興起處,左子雄還為張飛魚說起了這道菜的來歷做法。
“九轉大腸的做法別具一格,下料狠,用料全,五味俱有,制作時先煮、再炸、后燒,出勺入鍋反復數次,直到燒煨至熟。”
說到這里,左子雄頓了一下,隨后向著張飛魚問道:“飛魚,你知道九轉大腸這道菜為什么叫做九轉大腸嗎?”
張飛魚恰到好處的露出一絲迷惑的表情,“飛魚才疏學淺,還請左公解惑!”
左子雄略帶得意的說道:“九轉大腸這道菜最重要的地方在于九轉!”
“道家善煉丹,有“九轉仙丹”之名,九轉大腸也是一樣,制作時先煮、再炸、后燒,出勺入鍋,如此這些步驟需經歷九次剛好燒煨至熟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九轉大腸!”
“若我沒品嘗錯的話,這道菜用了最正宗的做法,配料也都是最正宗的,像中藥有砂仁、肉桂、豆蔻,來自齊魯之地的大蔥、大姜、大蒜以及料酒、清湯、香油等。
所以這道菜的口味甜、酸、苦、辣、咸兼有,再加上燒成后撒上芫荽(香菜)末,增添了清香之味,和我之前去齊魯之地公干時嘗到的味道一樣,甚至更加美味幾分,實在是難得!”
說到這里左子雄好奇的說道:“不知天香樓的大廚是哪位,可否請出來見見,難不成是齊魯之地出生的大廚?”
想到胭脂的性格,張飛魚婉轉回絕到:“這個左公可是猜錯了,天香樓的大廚是一位女子,是天香樓東家的親妹妹。姐妹倆從小就在京城長大,從未去過齊魯之地。
至于見面的話怕是不大方便,左公也知道,畢竟一個女兒家家的拋頭露面總歸不好,若不是因為其母早逝,后其父也撒手人寰,想必天香樓也用不著她們姐妹倆撐著。
左公不妨嘗嘗其他的菜,看看是否合您的口味。”
左子雄點點頭,隨后不再多言,專心的品嘗起眼前的菜肴。
隨后左子雄又品嘗了“糖醋鯉魚”,“清湯柳葉燕菜”,“紅燒大蝦”,“無為熏鴨”,“水晶肴蹄”,“東坡肉”等美味佳肴。
糖醋鯉魚是齊魯之地的傳統名菜,齊魯北臨黃河,黃河鯉魚不僅肥嫩鮮美,而且金鱗赤尾,形態可愛。正所謂黃河之鯉,南陽之蟹,皆為難得之美味!
清湯柳葉燕菜,燕菜,又名燕窩,清湯燕菜,用于高級宴席中的頭菜登席。清湯柳葉燕菜是一道集美味、營養于一身的菜肴。
紅燒大蝦是齊魯之地膠東的風味名菜,這里的蝦可不是普通的蝦,而是來自渤海的對蝦。
膠東半島海岸線長,海味珍饈眾多,對蝦就是其中之一。
渤海海中有蝦,長尺許,大如小兒臂,漁者網得之,兩兩而合,日干或腌漬,貨之謂對蝦。
將其做成美味佳肴后,其色澤之美、口味之佳,久為人們所稱道。
無為熏鴨又名無為板鴨,采用先熏后鹵的獨特方法烹制鴨子,成菜色澤金黃油亮,滋味鮮美可口,其制法與口味均獨具一格。
據傳無為熏鴨還跟明朝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有關系。
明太祖小的時候家窮,給人家放牛,但是東家不給他吃飽肚子,所以一群放牛童聚在一起,便干起捉野鴨子的活計來了。他們不敢帶回家去吃,就在野外割些茅草,架起火來熏烤。
有時烤不熟,便埋在火灰里,等第二天扒出來,鴨肉又香又爛,好吃極了。
后來明太祖賜名“無為熏鴨”。
……
左子雄與張飛魚的動作飛快卻又顯得極為優雅,很快二人將一桌子的美味佳肴吃的精光。
張飛魚掀起了蓋子,邀請左子雄品嘗一下今天的主角,飛龍湯。
這個飛龍,并不是指真正的飛龍,而是東北的一種野雞。
在東北民間,曾有“天上龍肉,地上驢肉”的說法,這個所謂的龍肉,指的就是飛龍肉。
飛龍又名榛雞,產于興安嶺山林中的一種較小的飛禽,其肉細嫩,味鮮美,世上罕見。
在大明朝,飛龍是專給皇帝進貢的山珍,每月都有進貢,偶爾會有幾只流落到民間,只是數量不大多,也不怎么穩定而已。
左子雄聞言,有些鄭重的用清水漱了好幾遍口。
也怪不得左子雄鄭重,飛龍異常珍貴,他也就有幸吃過一次而已,就算大明朝的皇帝也不敢說自己想吃就能吃到。
而飛龍如此珍貴,飛龍湯的做法卻是非常簡單。
將榛雞脫毛去掉內臟后,配以口蘑,用高湯煮熟,湯呈乳白色,味極鮮美,湯中不需放任何調料,以保持湯原汁原味。
正如同那句話一般,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烹飪方式!
左子雄沉浸在飛龍湯的美味之中,張飛魚當然也是毫不例外,這種鮮美無比的感覺是種前所未有的體驗!
……
品嘗完美食后,左子雄面色滿意的看著張飛魚。
“說吧飛魚,有何事要找我幫忙嗎?”
“看在今日美食的份上,只要不是太過分的要求左某都答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