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辱屈的侵襲史,大漢天子震驚,匈奴右古蠡王竟然大漢兒郎
- 鐵木真模板,從俘獲單于夫人開始
- 大卡車老司機
- 2502字
- 2023-08-15 17:20:28
公元179年,即大漢光和二年。
如今的大漢天子,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震響世人的漢靈帝,劉宏。
劉宏生于公元157年,早年世襲解瀆亭侯。
后來漢桓帝崩,劉宏于建寧元年(168年),繼桓帝位。
也就說,劉宏登臨皇位時年僅12歲。
如今時間一晃。
已然統治這個大漢帝國十一年了。
十一年。
劉宏從一個傀儡少年皇帝,到扶持依靠曹節、王甫、張讓、趙忠等一眾宦官力量,收回朝堂大權。
劉宏并不是真正的毫無能力,相反,也是有著一點的政治智慧,與聰明才智。
若是沒有一點政治智慧,聰明才智,焉能平衡朝堂各方,最終收回權利?
不過。
就算劉宏有點政治智慧,也并不足以支撐他在大漢末年這種朝局下勵精圖治、重振朝綱。
那是一種幻想。
他劉宏想想就好。
所以,他采取另外一種態度:回避現實,安于享樂,任由宦官專權。
但是。
身為大漢天子,劉宏卻有一件事感覺頗為不爽。
那便是邊疆異族屢屢侵襲,大漢卻根本無可奈何。
羌人也就算了,大漢與羌人戰爭了百年,有勝有負,還算行。
真正是劉宏心上有一個根刺的卻是鮮卑。
鮮卑。
這個取代了匈奴,重新占據漠南、漠北、大漠的廣闊草原的新的草原霸主。
卻是對大漢露出了鋒利嗜血爪牙。
檀石槐,這個傳響草原數十年的名字,幾乎每年都會傳進劉宏耳中。
他也奮起組織過一次大軍出征草原。
大漢敗了,敗的很慘。
全然沒有了戰神衛青時,在大漢歷史上打出驅逐匈奴七戰七捷封神戰績。
也沒有了霍去病封狼居胥,兵鋒逼至北海,打的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的盛況。
同樣沒有燕然山戰役,大將軍竇憲消滅俘虜匈奴近二十萬人,曠世戰績。
有的只是,大漢軍隊戰敗后檀石槐更加慘烈的報復。
身為大漢皇帝中的一員,他劉宏雖然對勵精圖治、重振朝綱不感興趣。
但是,劉宏卻對像漢武大帝一般顯示自己武功,派遣麾下大將懲治外族,打出如衛青、霍去病一般揚名青史的傲人戰績感興趣啊。
只是,可惜了,現在朝堂國庫不僅沒有漢武帝期有錢,甚至入不敷出。
也沒有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李廣等名將。
有的只是,剛剛不久,并州刺史鮮卑又一次呈上來的鮮卑人異動,集結了近萬人,準備侵襲劫掠的奏章。
“陛下,陛下,大喜事,大喜事啊,護匈奴中郎將張修稟報,匈奴一族向大漢表示臣服,要向陛下稱臣納貢,貢獻戰馬、牛、羊各九千九百九十九匹,并且還呈遞昔日匈奴大單于冒頓佩戴的匈奴單于象征鷹頂金冠于陛下,匈奴右古蠡王將親自前往洛陽拜見陛下!”
洛陽,皇宮,奢華的大殿,張讓小跑著進來,激動、尖細的聲音忙對正在練習吹簫的劉宏呼喊道。
“什么?匈奴要向朕朝貢?戰馬、牛、羊各九千九百九十九匹?并且還呈遞昔日匈奴大單于冒頓佩戴的匈奴單于象征鷹頂金冠?”
龍椅上,面色虛白一看就是縱欲過度的劉宏,聽到張讓的話,卻是一驚,猛地看向張讓,手中的玉簫都掉了,都顧不得理。
“是啊陛下,陛下威嚴揮灑匈奴,匈奴人特來朝拜,主動貢獻戰馬、牛、羊各九千九百九十九匹,這是大手筆啊,簡直在大漢歷史上都前所未有,更何況,還有冒頓大單于的鷹頂金冠,恐怕武帝都沒有,陛下,此乃可載入大漢史冊的大事啊!”
張讓不愧是懂劉宏的,直接戳中劉宏的G點,讓劉宏騰的一下站了起來,卻是突如其來的激動。
“好,好,好,這匈奴懂事了,牛羊、戰馬現在在哪里呢?并且,那什么右古蠡王,現在都在哪呢?”劉宏迫不及待問道。
張讓忙笑著,諂媚說道:
“回陛下,奴婢接到護匈奴中郎將張修的消息,現在匈奴牛羊、戰馬均已經集結完了,只待朝廷命令傳到,便親自送來洛陽!”
“好,給張修傳旨,立即護衛匈奴右古蠡王以及朝貢的戰馬、牛羊前來洛陽,不得有誤!”
“戰馬、牛、羊各九千九百九十九匹,還有武帝都不曾獲得的鷹頂金冠,這是大好事啊。”
劉宏激動萬分,連連說道,整個人走來走去,難以掩飾內心的興奮。
確實,大漢皇帝自漢武帝之后,誰不想有漢武帝一般的文治武功。
他劉宏雖然昏庸,但是也想啊。
“諾,奴婢這便去派遣八百里加急通知。”
“不過,陛下,奴婢以為,這是外族對我大漢朝拜盛事,也是彰顯陛下武功的盛事,當把此事宣揚出去,讓更多人知道。”
“說的不錯,此事是應該讓更多人明白朕也是為大漢立下功勞的,張讓你說的對,立即去辦吧。”
劉宏眼睛一亮,對張讓夸贊道。
“諾,奴婢這便去辦。”
張讓滿臉諂媚笑容去辦了。
在張讓的操作下,消息很快傳開,匈奴對天子表示臣服,稱臣納貢,貢獻戰馬、牛、羊各九千九百九十九匹,并且還呈遞昔日匈奴大單于冒頓佩戴的匈奴單于象征鷹頂金冠于大漢天子,此消息一經傳開,整個洛陽城頓時沸騰了起來。
實在是這朝貢真是很重了,簡直就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匈奴人是開竅了?
在洛陽城百萬百姓疑惑、驚喜、不解聲中。
護匈奴中郎將張修率領軍卒護送著孫堅以及戰馬、牛、羊一路穿過并州,進入司隸,沿途百姓見此場景,并聽說是匈奴對大漢朝貢的,均是震動驚訝驚喜。
因為在他們印象中,外族可從沒有這樣朝貢過大漢。
甚至就算是大漢拉攏外族。
也是給外族地盤居住,每年再給予糧食、食鹽等東西補助。
如此盛景,他們是真沒有見過。
浩浩蕩蕩南下,一路上各地關卡打開。
這一日。
一路奔波,孫堅以及張修帶領大隊來到洛陽不遠處。
此時,洛陽城中百姓大量涌出。
卻是因為張讓派人大肆宣揚,此事在洛陽都已經傳的沸沸揚揚了。
不過,當洛陽百姓看到趕來的牛羊、戰馬,卻是直接被震撼了。
戰馬、牛、羊各九千九百九十九匹,總計便是兩萬九千九百九十七匹。
人滿萬,便是漫山遍野了,馬匹滿萬同樣遮天蔽日,黃塵滾滾。
更何況兩萬九千九百九十七匹戰馬、牛、羊呢。綿延無邊,浩浩蕩蕩開至洛陽城外,洛陽城百姓所有人都被如此龐大一幕驚呆了。
皇帝劉宏以及一眾文武官員同樣被這一幕震撼了。
史官忙記載。
劉宏見史官忙活,更是大喜過望。
卻是迫不及待從匈奴使者手中接過匈奴人說的鷹頂金冠。
孫堅并沒有立即與劉宏見面,而是沐浴更衣,洗漱一番,才被護匈奴中郎將張修給帶到皇宮朝堂上。
皇宮,承德大殿。
劉宏興奮的坐在上首。
文武百官分列兩側站好,太史公已然擺好架勢,拿出竹簡準備記載。
“末將張修見過陛下!”
“大漢兒郎孫堅,現為匈奴右古蠡王,代表匈奴,朝拜大漢天子!”
張修、孫堅進入大殿,對坐在龍椅上的劉宏行禮。
便是瞬間,劉宏以及一眾文武官員乃至太史公都是一愣,震驚看著身高八尺,英姿非凡的孫堅,驚聲道:
“這匈奴右古蠡王怎么是個漢人?”
——努力碼字中,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