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走別人的路
- 聽勸的我成為了科研大佬
- 小雪花到來的季節
- 2005字
- 2023-09-18 18:00:00
聽說柔性生產線意外故障壞了,廠家卻不派人過維修。
斯達拉格集團停止向東方大國出口,此型號柔性生產線以及高精度機床。
這影響的不光是大飛機和殲20,還有他即將要造的第七代戰機白帝。
等發動機完成后,周宇晨接下來就要提戰機立項,然后開始一體成型鍛造機體了。
他現在已經有了系統給的文件,只需要研究透就可以建自己的生產線了。
因此為了盡快完成,周宇晨白天晚上連軸轉,用了5天時間。
終于把這個柔性生產線,配套裝置以及自動化系統給徹底消化了。
而此時。
成飛這邊早已經亂成一團,除了不受影響的研究所,市場部,倉庫等部門外。
其他人現在都如熱鍋上的螞蟻,努力想各種辦法,甚至何總師也聯系了另外幾家飛機制造商。
沈飛、商飛、西飛、陜飛、哈飛、昌飛、貴航和洪都。
大家的情況全都一樣,現在一卡卡一窩的脖子。
“這可怎么辦啊?”
宋遠志已經坐不住了,站起來在地上踱步:“這是耽誤國家的大事啊?!?
何總師也是同樣一臉焦急:“事情發生的太突然了?!?
“現在就算組建科研團隊來解決,至少也得一年三栽?!?
“宋總,您知道的,雖然咱們工業制造已經是全球第一了,但是因為機床基礎薄弱,起步晚。”
“所以我們自產的設備,哪怕最近這幾年有了長足發展,可性能和精度仍不夠,故障多,耗能大,和國外還是有不少的差距?!?
宋遠志怎么可能不清楚實際情況。
擁有自己的柔性生產線,這不是簡單的事,光是高精度數控機床一項,就把他們難住了。
否則誰愿意大價錢從國外買。
“實在不行就用老辦法,把多個零部件通過焊接和鉚接連接在一起?!?
何總師無奈道:“雖然效率慢,因為人工參與多,故障率也會高,但是總比停工強?!?
宋遠志抬眼看著他,無奈地答應了,因為確實沒有更好的辦法:
“咱們對斯達拉格不要抱幻想了?!?
兩人正說著,門外傳來了敲門聲。
“宋總您有空嗎?我是周宇晨?!?
“有有有,快請進?!?
聽說是他來,宋遠志的臉上難得露出了笑模樣,心里的陰霾也減少了那么一絲。
這是一個總能帶來好消息的年輕人。
“怎么了?是不是航發又有了新突破?!?
“我們西工大負責的兩部分內容已經完成了,現在是榮工在提升高壓比?!?
宋遠志每天要管的事情很多,因此具體的操作情況,他無法做到樣樣都清楚。
“我今天來找您,不是航發的事,而是關于停工的柔性生產線,我有辦法可以解決?!?
靜!
時間仿佛有那么短暫幾秒的停止。
緊接著,反應過來的宋遠志,連忙緊走了幾步,激動的抓住周宇晨的手:
“你說什么?”
“我說,我有辦法讓生產線起死回生?!?
“真的嘛,怎么做?需要我配合什么?”
他現在已經沒空去想,周宇晨再次跨行搞機械合不合理,只要有辦法那就直接去嘗試。
而何總師也是驚喜得開口道:“太好了?!?
“無論是要人還是要資金,我們都有,不夠的話集團總部也能申請?!?
“兩位領導,我想先看看咱們成飛的生產線情況?!?
“走,現在就帶你去?!?
三人急匆匆離開辦公室,直奔后面的車間。
成飛從06年開始,到現在一共建立了三條斯達拉格加工柔性生產線。
每條生產線,基本是五臺1.25米x1.25米的工作臺,都是高精度五軸數控機床。
還有四十多個配套設備搭配使用,兩個裝卸站滿足零件的裝卸,6條傳送帶保證生產線的使用。
通過何總師的介紹,周宇晨很快就了解到成飛的現狀。
“既然有現成的柔性生產線,那就先讓它重新啟動,先恢復生產?!?
“回頭我們再制造自己的八軸數控機床?!?
“好,八軸,啊……你說什么?”
宋遠志睜大了眼睛:“我們現在進口的才是五軸高精度機床。”
周宇晨點頭:“那個需要重新制造,比較耗時間,所以可以晚一點再做,不如果也要提到日程上了。”
“我現在需要自動化工程,數學和控制工程,軟件工程,工業工程和計算機專業的高級工程師?!?
“另外制造工程師,制造工程師,電氣工程師,材料工程師……我等會列個名單。”
他清晰明確的要求著,何總師記下了所有,然后很快在成飛系統內,組建好了二十人的團隊。
這里面可不僅是工程師,還有611所的專家。
而宋遠志也聯系了集團總部,還有沈飛等其他公司,大家聽說有辦法能解決現在的困境,全都愿意過來協助。
當晚眾人就齊聚在成飛的會議室里,正在認真聽周宇晨講解決方案:
“各位同事,相信你們大家都清楚,數控系統是數控機床的核心。”
“就拿我們用的這條柔性生產線來說,16個軟件包的費用和母機差不多,還要打包不分開出售。”
“現在設備已經在車間了,只需要激活軟件就使用,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實現這個。”
所有人都沒說話,只是無聲的用眼神交流,這個想法最初大家都想過。
可是當你的實力沒到那個階段的時候,真的就是看到問題也不會解。
“我知道你們的顧慮,所以方案我來定,你們領分段任務,去執行完成就好?!?
周宇晨要做的就是反向逆推,來分析數控系統的硬件和軟件。
“首先要解硬件組件,研究電路板和芯片。”
“其次要分析控制軟件的代碼?!?
“接下來通過模擬和仿真工具來測試我們的理解,并模擬數控系統的行為?!?
……………………
把細節工作安排下去后,周宇晨就有開發自己的控制算法,和替換現有系統的時間。
他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