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聽勸的我成為了科研大佬
- 小雪花到來的季節
- 2101字
- 2023-08-30 23:59:19
“好。”
開口的是一位中年男人,五官棱角分明,表情嚴肅讓人不敢輕易接近。
他答應的同時,就健步往外走,其他人也緊隨其后。
大家都很迫切的想看看這個科研天才,實在是太好奇了。
饒是眾人已經知道是一名大學生,可親眼看見時,還是在心里暗暗的“哇”了一聲。
年齡真小!
竟然如此年輕!
這真的是大功率激光器發明人嗎?
雖然不敢相信,可是上頭肯定不會弄錯。
周宇晨在方校長的陪同下,緩緩朝門口走來,后面跟著西工大團隊的人。
雖然在這群科研人中,他是年齡最小,資歷最淺的,可神態反倒最淡定從容。
“周工您好。”
迎過來的傅師長,站定后抬手敬了個禮:“歡迎來基地工作。”
按常理,他并不需要敬禮,但傅師長本人非常尊敬和佩服搞科研的人,所以就高禮儀接待。
看到中年男人肩上的兩杠四星,周宇晨連忙回禮:“師長您好。”
其他人也都開始過來打招呼,這其中有不少是方校長認識的。
“中科院鄧院士,機械與控制系統專家。”
“羅長庚,上海光機所光學專家,這可是光學研究圣地,他實現了激光前端精密光同步技術。”
“軍事專家張宏明,國防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高尖端武器芯片項目組負責人。”
“保利科技公司徐總,以及他們的研發總監,生產總監,高級工程師。”
…………………
周宇晨擅長記人,很快就能把科研層的人對號入座。
剩下那些下屬,因為時間和精力有限,只能微笑點頭,算是打過招呼。
一番寒暄后,看到眾人都安全到達,完成使命的傅師長就先離開。
而大家也都聚集在會議室,開始第一次碰頭會。
“周工,請問咱們這個項目怎么計劃的?”
年長的鄧院士,代表大家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
面對這些資深專家和研究員,周宇晨知道,他們心中肯定有很多震驚和疑惑。
畢竟自己的年齡小,因此有人不信服也是正常。
所以,他面帶微笑道:“各位前輩們,很榮幸能和大家一起共事。”
“在科研上,我還是一個新人。”
“激光器是我的第一個科研項目,資料已經整理出來,你們可以先看看。”
話落。陳濤,劉子寧和高家良三人,立刻拿出準備好的文件,給大家紛發。
這是大家第一次閱讀激光器報告,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著手里的紙,非常認真的看著。
最開始,眾人的神情還很輕松,可是越看神色越凝重,尤其是那一行行的數據,刺得人心臟猛然一縮。
這激光器性能太強大了!
【1兆瓦武器級氣體激光器】
重量:3000KG
輸出功率:一兆瓦
功率密度為0.000238倍千瓦/米^2
耗電量:2.5兆瓦時(MW·h)
最大射程:28.4915萬米
擊穿能力:0.00119米(即1.19毫米)厚的鋼板。
當這樣恐怖的數據擺在面前時。
此刻,會議室里所有人都是深深的折服,科研領域就是這樣,拿事實說話。
不分年齡,只看你的結果,因為這是板上釘釘成績。
“周工,沒想到你竟然選擇了最難的氣體介質作為激發物。”
“99.999%的純氧,創造了科研界新標準。”
“我最驚嘆的就是石墨烯超級電容,這個能量供應,直接滿足了激光炮的需求。”
“那個復合材料,無論是分子式還是制備過程,抑或配比,簡直完美。”
“他真的是憑一己之力,把所有技術難關全突破了。”
“隨便拎出來一項,都能引起科學界的震動,我都找不出語言來夸贊了。”
………………
周宇晨面帶微笑的看著大家,看著議論聲小了這才開口道:
“雖然核心部分激光器已經完成,但要制造一個完整的激光炮,仍然需要涉及多個方面的技術和工程。”
“這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咱們大家作為一個團隊,協同努力,齊力達成目標。”
“關于職能和分工,我已經根據諸位的資料,做了安排和部署。”
“因為時間緊,任務重,所以就沒有周末休息日了。”
除了學校外,全國其他單位都是沒有寒暑假的,而且在座的這些人,全都是出了名的科研狂。
“沒問題,我們趕項目時,經常好幾個月無休。”
“那好,現在距離過年還有15天。”
周宇晨目光堅定,聲音洪亮道:“讓我們完成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制造出,可以列裝在8輪裝甲車上的激光炮。”
這個目標的確很高難,但同樣也讓在座的科研人振奮。
“我們可以的,我們全力以赴實現它,我們肯定能做到。”
信心十足的項目組成員,立刻開始按照分工,投入到各自負責的工作中。
這里面有光學專家羅長庚:負責光學系統的設計和優化,包括激光器的光路設計、聚焦系統、束擴展等。
機械工程師專家:設計激光炮的機械結構、支架和平臺,確保激光器在車輛上穩固地安裝。
電子研究員:設計和實現激光炮的控制系統、能源供應系統、冷卻系統等電子部件。
能源工程師:負責設計和實現激光炮的能源供應系統,可能涉及電池、發電機等。
熱工程師:設計冷卻系統,確保激光炮在高功率工作時能夠有效冷卻,保持穩定性。
安全專家:確保激光炮的使用不會對人員和環境造成危險,設計相應的安全措施。
中科院鄧院士作為系統專家,開發激光炮的主控制軟件,實現激光武器的開關、瞄準、射擊,矯正,追蹤等操作。
測試工程師:負責對激光炮進行各項測試和調試,確保系統的性能和效果達到要求。
材料專家:選擇合適的材料,制造保激光炮外殼,并保證其穩定性、耐用性和堅固姓。
而周宇晨就是總指揮,確保整個項目的一致性和協同工作。
因為之前造激光器的時候,已經完成了大部分材料,光電原件和機械結構的工作。
所以現在進度飛快,只用了十天的通宵達旦,激光炮就完成了百分之九十。
這就是集體力量的強大,尤其是集結了這么多,各科研領域的專家。
可就在周宇晨心中高興之時,突然麻煩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