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我來試試
- 聽勸的我成為了科研大佬
- 小雪花到來的季節
- 2045字
- 2023-08-20 18:00:00
周宇晨和王教授也很快到了。
聽到秦主任講電話說他們已經到大門口后。
丁方平立刻跑過來,自告奮勇地說:“主任,我接他們吧。”
他現在是徹底折服了,因此對待周宇晨的態度是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不但笑臉相迎,還一見面就開始道歉:
“對不起周工,我昨天說話有點沖,而且想法太武斷了,聽說你剛大三,就以為你不會操作儀器。”
“我要是這都不會,來實驗室做什么?”
“呃……”
丁方平感覺嗓子一噎,這話說的邏輯縝密,根本無言以對。
可偏偏,他原本在心里還真這樣質疑過周宇晨。
這種理論推演的很好,但實際上沒什么實驗經歷的人過來,能看出什么問題?
然而打臉來得很快,人家昨天的操作流暢嫻熟,比自己還專業,而且最后達成了99.999%的純氧。
這讓丁方平震驚得懷疑人生。
天賦!
絕對是天賦!!
老天爺賞飯吃的那種靈性,這誰比得了啊!!!
只能跟著討教一二,但凡能學到點,那就可以受用終身,絕對能在成為所從事領域的大佬。
丁方平是真心想學習如何提高氧氣純度,對此,周宇晨心知肚明。
他不介意分享提純方法,因為自己要做的科研太多,不可能每個環節都親歷親為,抓大放小是原則。
“我這幾天都很忙,不過走之前會抽時間教你如何操作,但這個工藝不得外泄。”
“真的?”
幸福來得太突然,丁方平有些頭暈目眩,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但很快他就反應過來沒聽錯,連忙保證道:“周工你放心。”
“我進項目組的時候簽過保密協議,組織也做過政審,三代以內近親都沒問題。”
周宇晨自然知道這些,微笑著聽他講完,然后微微點了下頭:“走吧。”
這回再次來到實驗室門口,雖然依舊是項目成員集體迎接,可他們的態度比昨天熱烈多了。
“宇晨,我們就等你呢。”
領頭的秦主任滿臉期盼道,他知道今天的內容肯定是測試氧分子激發方式,看看哪種可行。
“主任好,咱們這就開始吧。”
周宇晨也不客套,目光堅定地看著操作臺,吩咐道:“我需要一臺光半導體激光器,還有幾名助手。”
“沒問題,我這就讓人準備,至于助手,那還用別人,我來就行。”
秦主任剛說完,旁邊就有兩個人立刻向前一步:“還有我,還有我。”
昨天純氧分離的時候,王教授和張工沒有機會參加,今日可不想再錯過,這能學到好多科研知識。
“好吧。”
周宇晨微笑著答應下來,其他人的臉上則浮現出一抹無奈之色,本來他們也想當助手,可是被三位領導搶了活。
“宇晨啊,咱們是先測光源激發嗎?”
張工現在已經把周宇晨看成遠高于自己的學者,至少在激光器這方面。
之前小組分別實驗了電子,激光和放電三種方式,但都沒取得進展。
不過根據數據記錄看,他判斷通過電子碰撞,能夠將氧分子激發到自旋三重態的可能性最大。
“不,激光最優,提供的能量更具高精度和聚焦性,足夠把氧分子的電子,躍遷到自旋三重態能級。”
周宇晨早就想好了,用激光激法獲得氣體介質,然后反過來在借助介質,提升激光器功率。
聽到他的決定,張工臉上的微笑有那么一瞬間的凝固。
果然年輕人就是有些“魯莽”啊!
這都不試試,上來就言之鑿鑿地選擇激光。
王教授雖然也有些驚異,但他對這個學生的超前思想,已經慢慢有些習慣。
秦主任面色沉穩地點了點頭:“宇晨是激光器的設計者,他這么選肯定有道理。”
很快,半導體激光器被搬了過來。
這個類型的設備,有綠、藍、紫和紅色等多個波長。
“宇晨,你需要什么波長?”
張工下意識地問道:“這臺一體機可實現200納米到2000納米,涵蓋了紫外、可見光和近紅外等多個波長區域。”
“630-640納米范圍之間。”
周宇晨認真地觀察著激光器,他要的這個數值,對應紅光區域,相當于0.63-0.64微米。
之前項目組也嘗試過用這個設備激法氧氣,但是當時選的波長是200-400區間。
“那得好好調一下。”
張工提到這個事就有點不高興:“這臺高端的半導體激光器,是花大價錢進口的。”
“但最近總出問題,說不上哪個波長就失靈。”
“問廠家也不管,讓咱們自己想辦法,這不是現在國外正封鎖咱們的半導體嘛。”
講起這事,在場所有人都感到憋屈。
真的是無論個人還是國家,都要自強自立,否則受嗟來之食,總會被斷糧卡脖子。
張工一邊說,一邊擔憂地啟動了激光器,然后等操作界面出來,就手指快速地輸入指令,緊盯著屏幕的結果。
真是怕什么來什么!
設置630納米的波長沒反應,在改成640納米同樣情況,最后不死心的他又嘗試了一下635數值。
“哎,自己手動吧。”
他無奈地嘆了一口氣:“正好這適用于高精度波長。”
通常內腔調制法是最常采用的。
“宇晨,這次我來把準備工作給你弄好。”
王教授也手癢癢,搞科研的人,哪有不喜歡親自操作的那種體驗感。
但這是在人家西南技術物理研究所,況且張工先說的,就由他來弄吧。
“去拿光纖光柵和其他工具來。”
張工胸有成竹的吩咐道,通過改變色散元件的參數,比如折射率、位置等,就可以實現波長的調制。
這個事他覺得不難,最多半小時就能完成,助手也跟著協助。
可兩個小時后,預想中的目標并沒達成。
“怪事,怎么波長的個位數不能調節?”
張工已經嘗試了好幾個辦法,現在有點束手無策:“這可怎么辦?”
“我來試試,也許能解決。”
一道穩重的聲音從旁邊傳來,說話的人正是周宇晨。
——————————————
PS:新書求收藏,求追讀,求打賞,你們的支持是我碼字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