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氧氣純度
- 聽勸的我成為了科研大佬
- 小雪花到來的季節
- 2090字
- 2023-08-19 08:00:00
“我來從頭到尾操作一下。”
周宇晨說話的時候神態自若,那種從容和淡定,讓很多人恍惚間,有種面對的是行業專家來指導的感覺。
不過很快,有幾個年輕些的科員就回過神來,心里不太舒服,準確來說是酸了!
這是來自于年齡相仿者,無法避免的比較和勝負欲。
因為他們同樣來自于國防七子院校,全都有著輝煌的既往成績,免不了心高氣傲,輕易不會服人。
可現在竟然有一名剛大三的本科生,幾乎是橫空出世,直接就提出了一兆瓦激光器的方案,還光速獲得上頭的認可和立項。
如此榮耀和推崇,簡直堪稱科研界的奇跡,任誰不羨慕。
不過大家的性格不同,反應和態度自然也天差地別,有的人服氣欽佩,有的人半信半疑,還有的人質疑再加看笑話。
而現在就是鑒證周宇晨的能力,去偽存真的時刻。
到底是真有本事,還是口頭理論家,通過這次獲得自旋三重態氧分子的實驗就能證明出來。
在科研界,理論和觀點提的再好,最后也得拿成果出來,大家才會心悅臣服。
周宇晨同樣深知事實大于雄辯,因此不再多說,而是站起身道:“煩勞幫我拿一套實驗服。”
“早就給你準備好了專用的。”
秦主任對手下吩咐道:“拿過來讓他試試,大小合身不?”
“還有王教授那套。”
小科員馬上去取,很快就帶著制服、手套、眼鏡等防護裝備回來了。
佩戴適當的防護裝備,能供防止任何潛在的危險,同時也保證科研員實驗中的有效性。
“怎么沒我的,趕快給我也找一套。”
嚴所長饒有興致地想進去看看,可秦主任馬上緊張地勸阻:“您老在外面等著吧。”
“里面空氣流通不好,影響您肺部手術后的恢復,況且坐那種硬木椅子傷腰肌,再加上會有強光刺眼。”
“哎~總之一句話,您身體要緊。”
年近七十歲的老所長,因為當年搞科研太拼命,所以現在留下了很多隱患疾病,以至于這兩年很少進實驗室了。
但今天可是要搞激光器這個高端設備,他很想親自在現場看著。
“我沒事。”
嚴所長不服老地說:“去了還能給宇晨幫幫忙,順便了解下最新科技。”
“咱們搞科研的人要活到老學到老。”
周宇晨昨晚聽王教授講了他的事,知道前輩現在身體情況很糟,醫生建議多在家休息。
因此,他眼睛微微一動,笑著半開玩笑道:
“嚴所長,您還是別進去了,否則我怕自己壓力太大,實驗可是精密的活,差一點都不行。”
“好啦好啦,我懂,你這是變著法地勸我別進去,那成!我就坐外面的沙發上,給你們項目組當個后勤主任吧。”
“不行,那我壓力更大,不完成都不敢出來。”
這……?
嚴所長無奈地扯了扯嘴角,他算是看出來了,周宇晨就時不想讓自己在研究所里呆。
秦主任強壓心中的好笑,趁機提議道:“您老就回家等消息吧,這里有我們。”
事已至此,嚴所長只能無奈地離開,畢竟搞出成果才是重點。
大家把他送上車后,這回就可以安心地進實驗室了。
周宇晨雖然不是第一次進這種地方,可還是瞬間被震撼了。
這些儀器看上去就比西工大的設備高級,而且種類也多,肯定精密程度更強。
不過他并沒有過多看這些,而是徑直走到了一套設備組合前,想看下氧氣的制備和處理。
“哎哎哎,你可別碰啊。”
一個下巴長痘的年輕科研員,連忙走過來阻止:“這是制造純氧的儀器。”
“你肯定不會操作,這個步驟是我來完成的。”
周宇晨面色平靜沒說什么,他怎么可能不知道這是制氧設備。
可王教授聽了卻有一點不舒服,有心剛想說對方兩句。
結果秦主任就厲聲先批評了手下,然后解釋道:“小丁最寶貝他的設備,平日里其他同事想碰也不讓。”
“能理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周宇晨緊接著話鋒一轉,詢問道:“請問,激光器的氧氣純度是多少?”
“當然是99.9%。”
丁方平仰著下巴,非常驕傲地高聲道:“這是目前科研界最高的標準,誰都不可能比這個還多!”
在自旋三重態氧分子實驗中,所需的氧氣純度通常需要達到高度純凈的水平,一般要求都在99.9%以上甚至更高。
因為這樣的高純度,可以確保實驗中所觀察到的現象和結果是由自旋三重態氧分子引起的,而不會被其他雜質或氧同位素的影響所干擾。
高純度氧氣的使用有助于保證實驗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不同的實驗會有略微不同的氧氣純度要求,而本次實驗就需要將近百分百的純度。
但這只是理想狀態,現在的科研水平只能達到99.9%。
因此包括丁方平在內的所有人,都沒覺得這個環節有問題。
“這個純度不夠,還要提高。”
周宇晨說這話的時候,面色平靜,語氣很自然。
可急脾氣的小丁卻反應很大,他的眉毛瞬間皺到一起,說話的聲調都不自覺地上揚了:
“你開什么玩笑,這根本做不到!”
他把腦袋搖晃成了撥浪鼓:“我可是師從國科大化學專業的程導,最純的氧氣只能達到99.99%。”
“曾經沒有,不代表現在造不出來。”
“你說得容易,那我把這臺儀器讓給你用,你做一個我看看。”
丁方平心里不服叫上勁,也舍得讓出寶貝設備了。
“好。”
周宇晨說完側頭看向秦主任:“不過主任,本次制作高純度氧需要耗費不少原料和能源,而且成本也高。”
“沒關系,有需求就提,我這面全力支持。”
鑒于在科研實驗中,有長時間吸入的可能性,為了防止氧中毒,周宇晨帶上了面罩和手套。
他現在的實踐力已經是113點,超過了教授級別水平。
因此,無論是配比催化劑和原料,還是儀器操作手法,全都嫻熟地像干了好多年化學實驗的人。
丁方平的臉上滿是不可置信的神色。
PS:喜歡本書的家人們,一定要先收藏再追更噢,我保證筆耕不輟,每日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