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反手一個電話舉報
- 聽勸的我成為了科研大佬
- 小雪花到來的季節
- 2281字
- 2023-08-16 18:00:00
“當然了。”
羅大偉滿臉得意,連掃帚眉都飛了起來:“去米國啊。”
“那邊無論是學術氛圍還是生活環境,都比國內強百倍,就連空氣都是甜的。”
結果他的話音剛落,旁邊立刻有人不樂意地冷哼:“你是不是覺得外國人連放屁都是香的?”
一石激起千層浪,討伐聲接踵而來,如潮水般要把人淹沒:
“牧羊犬吧,你大美爹給骨頭了,所以替他說好話,還國外的空氣都是甜的。”
“咱們學校怎么還有這種崇洋媚外的人,滾出去就別回來了。”
“我認識這個人,光電工程系的學渣,去年還在教務處問,拿不到畢業證怎么辦?”
“垃圾在哪都是垃圾,就這水平還想出國,去刷廁所切豬肉嗎?”
“現在我們國家發展得多好,無論是經濟還是治安,你在米國敢揣著現金走夜路嗎!”
“生在福中不知福,還跟攪屎棍一樣,在這挑唆別人。”
“你這種人走就走吧,但學霸可絕對不能外流,否則咱們和鷹醬的科研領域差距怎么追平。”
“我連學校都不想出去,更別說出國了。”
“沒有祖國母親撐腰,你走哪不得被欺負,路過的狗都會給你兩爪子。”
………………
被眾人所指的羅大偉,連忙訕笑著解釋道:“我就是隨口一說,當然哪都沒咱們祖國好。”
在西工大,學生們幾乎都有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誰要是敢做吃里爬外的事。
那先不說學校怎么處理,光是這幫熱血青年,就能義憤填膺的把人錘扁。
羅大偉深知此點,再加上考慮到還需要在這潛伏一年,繼續拉人頭攢去國外的生活費。
所以,他態度極為討好和迎合,這樣的轉變讓不少同學都放松了警惕。
而剛好,階梯教室的下一堂課也快要上了,大家就暫時把這個小插曲放下,開始陸續往外走。
周宇晨也不例外,不過他在回到宿舍后,直接反手一個電話舉報到王教授那里。
“什么?有人主動接近你,還勸你出國發展?”
王立國立刻精神高度緊張,生怕這棵寶貝苗子被人搶走:“你可千萬別聽他忽悠。”
“哪都不如國內好,況且現在國家非常重視科研,無論是資金投入還是人員的待遇。”
“而你去國外,無論能力多強,只要是黃皮膚黑眼睛,人家就不可能把你當自己人,不過是馬前卒,用完可就棄了。”
周宇晨感受到老師濃濃的擔憂和不安,于是馬上回復道:“您放心,我從來沒想過,也絕對不會去國外的。”
“你真是太有覺悟了,那我現在就和安全局的人說,嚴查這個叫羅大偉的同學。”
西工大本來就非常重視信息保密,更何況現在是有關周宇晨和激光器項目,那就更讓王立國有些草木皆兵的提防。
“好,那老師您忙,我去看資料了。”
掛完電話后,周宇晨就迫不及待地調出系統。
今天去上公開課,可是收集了不少聽勸值,他得趕快看看到底有多少。
【主人:周宇晨】
【身份:西工大本科生】
【領悟力:81.5】
【創新力:61】
【實踐力:73】
備注:同校學生為80分,教授112分,專家150分。
【體質:71,年輕力壯,及格60分,良好80】
【聽勸值:32.5】
只是一堂課,竟然增長了三十多個點,這對于周宇晨來說簡直是喜從天降,之前聽勸值可都是個位數。
他心里不由得狠狠激動了一下,現在可以給屬性加點了,毫無疑問,肯定是要分配給實踐力。
不過為了以防不備之需,周宇晨沒有把聽勸值都使用,而是拿出24點。
這回個人屬性界面有了變化,實踐力那欄的數字變更成97,這已經遠超同校學生的水平,距離教授級別只差15分。
專業能力的提升,讓周宇晨的信心大增,對未來的科研之路更感到胸有成竹。
他趁熱打鐵,拿出控制系統設計的書繼續學習,完成這個還有額外的獎勵,沒準到時候會又更大的驚喜呢。
周宇晨今天這一天是收獲頗豐。
可此刻。
遠在六百公里外的西南技術物理研究所內。
秦主任帶著二十多名科研隊員,在儀器密布的實驗室里,卻是一籌莫展。
他們每天至少有20個小時呆在這里,研制自旋三重態氧分子(O2(a^1Δg))
這個氣體介質并不是特定的化學成分或物質,必須在特定的實驗環境和激發條件下,才可能讓氧分子的電子自旋態處于三重態。
可整整一周時間過去了!
他們這群去年獲得全國最佳科研獎的團隊,現在竟然沒取得任何進展!!
甚至連氧分子的自旋狀態從基態(O2(X^3Σg)))轉變為激發態(O2(a^1Δg))都沒達成。
所有人都神色凝重,如臨大敵般地思考接下來該怎么辦?
房間里的空氣很壓抑,每個人都不免心里有些著急,絞盡腦汁的想著。
最后,還是秦主任率先開口打破沉寂,帶起了大家的共同討論:
“沒想到這個自旋三重態氧分子如此難獲得!”
“可不是嘛?小周已經給出了制備工藝和三種途徑。”
“按理說通過電子碰撞這種方式,應該能夠將氧分子激發到自旋三重態,但為什么傳遞完能量卻沒有反應。”
“我檢查過氧氣供應系統,確定提供的是高純度氧氣,實驗過程中氧氣的純度和穩定性也達標。”
“要不然下周換一種激發方式吧?雖然出師不利,但咱們還有時間調整。”
“我覺得在電極放電的過程中,產生高能的粒子和輻射,絕對可以激發氧分子。”
“高能激光脈沖也可以提供足夠的能量激發氧分子,咱們一種辦法激發劑實驗一周。”
……
聽了眾人的話,秦主任的情緒,從低迷逐漸好轉了一點,語氣嚴肅道:
“這個自旋三重態氧分子必須獲得,人家西工大的學生都能把方案提出來,我們要是造不出來,那可是給所里丟臉。”
西南技術物理研究所創建于1958年,由中科院四川分院物理研究所演變而來,現隸屬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又被成為中國兵器工業第二〇九研究所。
它在光電的實際研發方面排名第三,僅次于中科院和國防科大。
因此西工大的很多科研項目,都是和他們聯合開發,完成率幾乎是百分之百。
可曾經的成績不代表現在,哪怕是又多給了兩周的時間,最后的結果仍舊是不成功。
雖然在光的激發下,曾經檢測到半秒的氧分子自旋三重態狀態,可稍縱即逝,根本沒法維持。
而這中間,所長和王教授都詢問過好幾次,并給出了最后的時間線。
秦民著急的嘴上起了火癤子,聲音中帶著沙啞道:
“同志們今晚通宵,我們在嘗試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