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比喻珍貴的物品落在不明其價值的人的手中,得不到賞識或珍愛,亦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或誤入歧途。
出處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臣聞明月之珠,夜光之壁,以暗投人于道路,人無不按劍相眄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
故事
西漢時期,有一位很有名望的文學家叫鄒陽,以文辯聞名于世。就如很多文人騷客一樣,鄒陽也是一位品行耿直、不懂趨炎附勢的真君子。鄒陽最初為吳王劉濞手下...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釋義
比喻珍貴的物品落在不明其價值的人的手中,得不到賞識或珍愛,亦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或誤入歧途。
出處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臣聞明月之珠,夜光之壁,以暗投人于道路,人無不按劍相眄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
故事
西漢時期,有一位很有名望的文學家叫鄒陽,以文辯聞名于世。就如很多文人騷客一樣,鄒陽也是一位品行耿直、不懂趨炎附勢的真君子。鄒陽最初為吳王劉濞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