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結在一起。沆瀣:指唐時的崔沆、崔瀣。
出處
《南部新書·戊集》: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談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故事
隋唐時期,讀書人要做官,都要經過科舉考試。
唐僖宗期間,在京城舉行了一次考試,各地已經取得一定資格的讀書人,來到京城應考。在眾多的考生中有個叫崔瀣的人,他很有才學,感覺自己考得不錯,就等著發榜了。主持考試的官員...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釋義
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結在一起。沆瀣:指唐時的崔沆、崔瀣。
出處
《南部新書·戊集》: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談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故事
隋唐時期,讀書人要做官,都要經過科舉考試。
唐僖宗期間,在京城舉行了一次考試,各地已經取得一定資格的讀書人,來到京城應考。在眾多的考生中有個叫崔瀣的人,他很有才學,感覺自己考得不錯,就等著發榜了。主持考試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