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實施良田新政,加強西門城防
- 提機關槍奪城稱帝,創建現代文明
- 錦江守護
- 2597字
- 2023-08-18 16:56:31
第二天,神華國宣布廢除原舊奴婢制度,禁止買賣奴婢,消除奴婢階級,倡導人人平等觀念。
同時將出租良田的最新政策詔告全民,許亮把這個新政稱為“良田新政”。
底下的貧苦百姓以及佃農收到消息后,歡天喜地奔走相告,喜極而泣。
怪不得前兩天,那些家族逐步歸還他們自由之身,原來是國家出手讓他們改變。
這日子終于有盼頭了!
原本,他們根本不在乎誰來當皇帝,在他們眼中,誰當都一樣。
都會剝削壓迫他們,生活都是一樣的苦。
知道平安縣是被一群黑風寨的山賊占領時,他們的內心是更加恐懼。
因為印象中,山賊都是一些兇神惡煞、身犯命案的兇徒。
所以他們擔憂山賊治理的國家,恐怕剝削壓迫他們的程度會比以前的皇帝更狠。
心中害怕,可又出不了城。
一心想著等以后城門打開后,就逃離平安縣到其他地方謀生。
直到今日,神華國公布兩個重磅利民的消息。
這些底下的貧苦百姓才放下戒心,感受到神華國對他們的關愛。
奴婢制度的廢除,讓他們不再世世代代為奴為婢,有了追求更好生活的翻身機會。
還有那個出租良田的新政,優惠力度之大,僅僅上繳產量三成的糧食抵租金。
要知道,他們以前要上繳產量三成的糧食給那些家族以抵扣租金。
如今,除去上繳國家的,剩余七成糧食絕對可以溫飽全家。
以前,他們缺少糧食,一直過著饑不裹腹的日子。
可謂,路有凍死骨。
關于新政所講國家提供改良過的糧食種子,產量會比原來提高十倍,這事他們根本不敢相信,認為這只是國家宣傳的一種手段而已。
國家能給予減租的優惠,已經是極大的好處。
原本,他們還想著等城門打開后,遷至別處謀生,現在,趕他們,都不會愿意離開平安縣。
在這里,他們不再是豪紳、大戶人家的奴婢,他們變為自由人,可以自由選擇想要去做的事,不再受奴婢的身份約束。
比如說,我現在不想為張家做事,我可以自由離去,因為我已經不是你張家的奴或婢。
他們的自由得到極大的解放。
加上良田新政,在平安縣只需上繳三成,誰還會蠢到去別的地方謀生,那邊要上繳七成!
老百姓們對許亮感恩戴德,紛紛朝著縣衙方向自發跪拜:“謝主隆恩,謝主隆恩……”。
【叮,宿主廢除奴婢制度獲得民心,獎勵20000積分。】
【叮,宿主實施良田新政獲得民心,獎勵20000積分。】
喲,又有獎勵積分,許亮大喜。
既然民心已穩,許亮下令開城門。
商人喜,終于可以將本地的產品運輸到外地銷售、同時可以在外地進貨。
家族喜,雖然他們主要成員不能出城,但大多數家族都經商,一樣有利他們。
藥民喜,可以出城上山采藥。
佃農喜,可以到野外種植農作物。
獵戶喜,可以出城上山打獵。
喜,可以出城散心或者到鄰縣游玩,消除壓抑感。
……
皆大歡喜。
平安縣的地理位置很特殊,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
出了東城門,直走500米,就能見到一個大碼頭,停泊著二十多艘大型木船。
這些大型木船屬于張家所有,用來將藥材運輸至外地售賣,所以這些船也被人們稱為藥船。
碼頭連接著的是一片茫茫無際的大海,叫東海。
所以,平安縣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沿海城市。
西門之外,是一大片平坦的荒蕪之地,是瘠薄不能耕種的土地。
南門之外,是一大片平坦的田地,連綿數公里,直至一座大山的山腳為止。
這座大山被人們成為多羅山,山中生長著許多野生藥材。
北門之外,也是一大片平坦的田地,連綿數公里,直至一座大山的山腳為止。
這座大山被人們成為花石山,山中同樣生長著許多野生藥材。
所以平安縣的藥民不是去多羅山采藥,就是去花石山。
多羅山與花石山均峰巒雄偉、高低起伏、山脈連綿數十里長,分別將平安縣南門、北門通往外界的陸路給阻斷,除非有人能翻山越嶺,攀越重重危峰。
這種地形,可把許亮高興壞了。
這意味著,敵人幾乎不可能通過南門或北門來進攻平安縣。
重要的是,這種地形,極大地保護了神華國的田地資源不容易被敵人搶奪,糧食也不易被搶。
糧食有了保障,民心就穩,國也更穩。
那么,假若敵人要進攻平安縣,陸路只能從西門方向進攻,要是海路,可從東門方向進攻。
這個世界的國家還未重視海軍建設,因此敵人幾乎不會從海路進攻。
詳細了解平安縣周邊地形后,許亮調整了各大城門的防守策略。
東門、南門、北門分別安排5個步兵和100個城防軍駐守。
著重防守西門:
1、安排熊二、熊三、熊四、熊五攜帶四挺加特林機關槍駐守西門。
2、另外安排70個步兵手持M5全自動步槍在駐守西門。
3、再安排1800個城防軍駐守西門,負責準備好必要的城防器械,例如:滾木礌石、鐵蒺藜、拒馬槍、鐵盾等等。
之前各家族共抽出3000人,加上100個山賊,合計3100人。
組建城防軍、巡邏軍,其中城防軍2100人,巡邏軍1000人。
巡邏軍巡邏時候嚴格檢查民眾是否有按要求做好囤水,必須家家戶戶囤水,街上百步之內必儲備兩大缸水。
許亮深知忘戰必危、好戰必亡的道理,積極備戰,防范于未然。
為居民辦理居民證一事正有序的進行。
良田出租一事,已有許多佃農排隊報名,神華國官吏正在為佃農逐一入冊登記分配良田。
由于之前種植的水稻仍在生長期,秋收后到明年春天,再派發經過改良的種子給佃農。
平安縣逐步恢復了往日的繁榮景象,絡繹不絕。
許亮著手關注系統資源問題,要有更多的資源才能升級系統。
不得不說,張一雄這個家伙,很會做人。
時不時就來縣衙找李奇洪喝茶聊天,有時不免會剛好碰上許亮。
許亮想更深入的了解平安縣方方面面的事情,于是有時也會坐下,與張一雄聊上那么一會兒。
這還真的有用。
張一雄說道。
“有一次,藥民在多羅山采藥時,發現了一處鐵礦山,匯報給何知縣。”
“何知縣將此事向知府匯報后,便讓我們四大家族組織人手上山采礦。”
“兩個月后,采礦任務就被喊停了,不知為何。”
“我記得何知縣曾派人運走大部分鐵礦,剩下小部分還在倉庫。”
“多羅山那座鐵礦,目前荒廢中。”
許亮心中暗道,原來平安縣的鐵礦從這而來。
當初他占領平安縣立國時,建國系統應該就是把這些公有的鐵礦納入系統的礦產資源。
之后有了礦產資源,他才可兌換防彈衣槍支和步兵。
于是,許亮吩咐張一雄立馬組織人手,重啟多羅山鐵礦的開采。
每天晚上把開采到的鐵礦運回神華國鐵礦倉庫儲存。
張一雄眼睛瞪圓,大喜笑道:“理總放心,小人一定辦好。”
他這么勤奮來找李奇洪喝茶,等的就是今天。
不怕理總讓我做事,就怕理總不讓我做事。
嘿嘿。
第二天,張一雄派遣了二百多人到多羅山采集鐵礦,天黑前把礦石用馬車運回神華國鐵礦倉庫。
【叮,礦產+200。】
許亮停下手中的筷子,迅速查看系統數據。
【(礦產:350),(木材:19950),(能源:4075),(人口:250280),(糧食:38005)】
【商城積分:135000】
記得之前剩下的礦產資源數據是150,現在變了350。
采集鐵礦果真有用,許亮暗喜。
張一雄,你立了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