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小學童
- 重生之人生新目標
- 清涵101228
- 3086字
- 2011-01-16 19:50:31
從現在起,楊玉再也不能睡懶覺了,每天都得和楊兵一塊起床,吃過飯再叫上楊勇,兄妹三人一同上學。學校并不太遠,走路不半十幾分鐘,中午回家吃飯,下午繼續上課,放學以后三個孩子都在楊玉家做作業,做完以后由楊兵給兩個小的檢查,他的作業由陳啟英檢查,開學以后,楊蘭在省城上學,楊芳在縣城上學,楊兵也沒人輔導了,好在他現在學習很自覺,成績也上去了,實在不懂的陳啟英也可以指點一下,倒也沒什么影響。
上了幾天學,班里的同學就互相熟悉了,以前楊玉沒怎么出來玩,同一村子里的孩子都不太熟,現在有好幾個都在一個班上,小孩子間熟悉起來也快,很快楊玉就有兩三個還算說得來的伙伴了。楊小玲也是本村的,父母也都是農民,家里姐弟三人,她是最大的,今年七歲了,由于從小幫著做事,帶弟弟妹妹什么的,看著比較成熟,上課也很認真,經常穿著一件小花布衣服,很愛干凈,雖然衣服上有補丁,但還是干干凈凈的。王輝,聽著是個男孩的名字,其實卻是個女孩,大概是當父母的想要一個男孩子吧,很活潑好動,真象她的名字一樣,楊小玲坐在楊玉的后邊,王輝坐在楊玉的側面,下課的時候三個女孩子就在一起玩耍,當然大多數時候都是楊小玲和王輝在講一些小女孩的話,楊玉只是在一旁聽,偶爾插兩句,和這些幼稚的孩子在一起玩真是無奈啊。她們常玩的游戲是抓子,就是撿一些光滑的,圓圓的小石子,一扔一接的玩,看誰玩的花樣多,好多女生都愛玩,楊玉并不太喜歡,玩的時候都是坐在地上,用手直接在地上抓,不干凈不說,還容易把手磨破,楊玉這種心理年齡超大的人根本就下不去手玩這個,每次兩女孩叫楊玉玩,楊玉都借口說不會,在旁邊看她們玩,有時給她們鼓鼓勁什么的,她們倒也喜歡。
放學以后,楊兵都要到一年級的教室門口等著兩個小的,有時楊玉他們放學早點也到楊兵教室等著,三個孩子每天都是一起來一起走,親親熱熱的,惹得老師都說楊家家教好,孩子們之間關系親密什么的,說的也是,學校里也還有一些學生是兄弟媒姐妹的,好多都和自己喜歡的同學一起上下學,反而不跟自家兄弟姐妹一起。
小學低年級放學都很早,回到家,兄妹三人就在楊玉家的小桌子上做作業,作業也不多,一會就做完了,楊勇就回自己家,楊兵和楊玉就做一些家務活,自從兩兄妹都上學以后,陳啟英又要忙碌一些了,晚上回家還要做很多活,楊玉見媽媽很辛苦,反正做完作業還早,做點事也沒什么,就當鍛煉身體了,楊兵見妹妹都在做事,自己也不好在一邊玩,也去自己找一些能做的事,什么澆菜地,喂豬喂雞,掃地鋪床的事也很簡單,天天做就不覺得多了,撿雞蛋更是兩個人都喜歡,每次都是兩兄妹一起去一人拿著個小碗,一人去蛋窩里摸蛋,楊玉家的雞現在每天都穩定在三個雞蛋,有時還有四個,楊兵和楊玉每天一個雞蛋吃得臉上越來越紅潤了,當然還有不挑食的原因,就這樣,陳啟英回家以后,一些簡單的家事都做完了,連晚飯都做得了,和以前并沒有什么不同,心里很是寬慰。
就這樣上了半個月的課后,楊玉感到很無聊很無聊,覺得這是在虛度時光,上課老師教的東西對她來說實在是不值一提,楊玉常想,換作她上臺去講可能還講得好些,畢竟她前世兒子的功課都是她輔導的,那時候學的東西還多一些,現在是七十年代末,小學生才開始學習漢語拼音不久,小姑她們六十年代生的孩子都沒學過,老師也是才學了不久,教給他們的東西也有限,特別是楊玉所處的地區是西南地區,這里的人們是分不清平舌翹舌的,更不說單韻母,復韻母,兒化音,整體認讀音節什么的,在這個偏僻農村里,老師都不是很懂,能教給他們的也有限。但楊玉也不能指出來,那樣的話會被當作怪物的,她也只能在做作業的時候跟楊勇指點一下,倒把楊勇的基礎打得很牢。很多時候楊玉聽著課都想睡覺了,但又不能出格,只能想想其他的事情。
這么無聊下去也不是辦法,現在才一年級,還有好此年呢,不想浪費這重生的寶貴日子,總要找點什么事做才好啊,楊玉天天都在琢磨這個事,最好是學點什么,現在自己還小,學什么都來得及,想想后世的孩子都學些什么,武術,跆拳道什么的,現在也沒這條件,以后到了部隊看有沒有機會,學音樂,學校手風琴都沒一個,音樂老師都是語文老師兼任的,恐怕連五線譜都不認識吧。舞蹈,也不行,記得前世小學二年級的時候老師教孩子們跳了個舞,還上臺表演,好象叫什么大肥豬,跳得如何不知道,只知道以后被人嘲笑了好久,說跳舞的孩子都是大肥豬。學書法,這好象不受什么限制,書寫工具也好買,但要找誰來教呢?學校里的老師也沒見誰毛筆字寫得好哇,想來想去,楊玉想到了外公。
外公是讀過舊書的人,以前的讀書人從小就練習書法,功力應該很不錯,再說,外公的字本來就寫得好,每年過年外公都要幫鄉親們寫對聯,平時也幫鄉親寫寫信什么的,楊玉也不想當書法家,只是想多學點東西,長大以后能有一手拿得出去的字罷了,外公做啟蒙應該足夠了。越想越開心,楊玉覺得這是個打發時間的好主意,但還要回家和媽媽說說才行。
這天晚上,楊玉等媽媽收拾完以后,對媽媽說:“媽媽,現在上課老師教的東西好簡單哦,以前我和勇哥都學過,小姑都教過我們。”
“是嗎,那就好啊,覺得簡單說明我們小玉學得輕松啊。”陳啟英道。
“但是我們現在還沒學寫字,在學拼音,我想學寫字,以后和外公一樣寫好看的字。”楊玉說。
“你外公寫毛筆字寫得好,你們現在又不用寫毛筆字了,你們三年級就要開始用鋼筆字了。”陳啟英解釋道。
“但是爸爸說他在部隊里也練毛筆字啊,爸爸現在的字寫得多好啊。”楊忠文在部隊很刻苦,當兵多少年就練了多少年的字,寫得一手漂亮的字。
“你還小,等你長大了再學吧。”陳啟英道。
“我想現在學,外公說越小學東西越好。”外公確實說過。
“哦,你是想跟外公學嗎?”陳啟英好奇地問。
“對,我想跟外公學,外公學問可大了,連爸爸都夸他呢。”
“哪有時間,你要上學,外公也還在干活呢。”
“我星期天去學不行嗎?”
“外公家離咱家要走一個小時的路,不方便。”
這個問題,楊玉早考慮好了:“我和哥哥一起學,每個星期六我們去外婆家,外公晚上教我們,星期天上午在外公那里學,下午就回來了。平時我和哥哥晚上在家練習就行了。”不好意思,哥哥,把你也拉進來了,以后沒那么多玩的時候了,楊玉心里說。
楊兵聽說能每個星期到外婆家,也很心動,外婆做的飯可好吃了,雖然吃的也不是很好的東西,但她做出來就是不一樣,他還不知道經練書法可不是很好玩的事。
“不行,外公年紀也大了,要干活還要教你們,太累了。”
“不會的,我們很聽話的。”楊玉忙拉了拉楊兵。
“就是,讓我們去嘛。”
“這樣吧,我先考慮一下,寫信問一下你爸爸,如果他同意,再問一下你外公,外公同意后還要看外婆,你們去的話是外婆受累。”陳啟英道。
“好啊,好啊,媽媽,你可要快一點哦,跟爸爸說點好話,讓他同意嘛,再說,我們每個星期去外婆家,你也可以輕松一下啊。”楊玉調皮地說。
陳啟英笑了,“輕松什么,你們在家還能幫著做點事呢,走了就只能我一個人做了。誰叫我有一雙能干懂事的孩子呢。”
楊玉和楊兵也呵呵地笑了。看來這事有希望,哪個父母不喜歡愛學習的孩子呢,何況爸爸現在都還在練字,肯定也希望孩子們學習書法吧,外公肯定也會同意,外孫喜歡和自己在一起,還要和自己學習,那不是說明自己很有學問嗎,讀書人的虛榮心還是有的,外婆就更不用說了,她是最慈祥的,哪個小孩子去她都高興。
楊玉喜滋滋地盼著早點實現這個小小的愿望,以前楊玉的字寫得并不好,后來電腦普及了,更不很少寫字,上班的時候有時需要寫字,除了名字還好些外,其他的字楊玉看了都不不太好意思,現在終于可能改變一下,聽說練書法也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方法,也可以培訓一下自己的耐力嘛。哥哥楊兵一起學的話那就更好了,前世哥哥的字那是一個慘不忍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