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議戰事,問罪重臣!
- 權明
- 葉子莽
- 2312字
- 2023-08-14 23:22:18
楊廷和拱手道:“不知王尚書與陛下說了什么?”
好家伙,楊廷和裝傻么?
朱厚熜也樂得見到這樣的楊廷和,他依靠椅背悠閑的講剛剛知道一切。
毛澄這會反應過來,這位皇帝難不成是不信任其他官員嗎?他之前不是也不看好王諒此人么...等下,他不傻,不傻!?
毛澄是意識到朱厚熜很明白大禮議事件雖然看起來是他小贏一下,但其是明白這不過是某種意義不大的斗爭....回到政治上,這皇帝需要的還是他們這些大臣作為保駕護航的班底。
楊首輔……
楊廷和冷靜的聽完朱厚熜的轉述,他心里可比毛澄明白的多。
這非皇帝的示弱,反而是有意在暗示他們,他這新帝并非一點也不懂政治。
現在是等他表態啊。
楊廷和思緒一下,轉而肅然道:“陛下既然已知大明此時的狀況,臣等自當輔佐陛下,那么對于您而言此時最重要事是什么?”
皮球被老楊踢了回來。
朱厚熜也沒在意,他拿著內閣批示過的奏折看了一會,轉而默默道:“大明的國庫此時甚是緊張,于情于理錢才是朕最該先考慮的。”
王、毛二人沒有什么表示,楊廷和倒是露出一個稍顯意味的笑容,比如說...失望?
可嘉靖下一刻就一轉話鋒,他舉起某個與戰事有關的奏折,他道:“可大明邊境面臨他國的入侵,這在朕看來就遠比錢還重要!”
楊廷和眼睛一瞇,這時候抬頭認真的注視這位小皇帝。
嘉靖繼續說:“不計禮儀之事我們彼此的矛盾,光與國家角度而言...太祖時期尚且威震四方,怎么到我嘉靖這會,區區不知名的蠻夷也能入侵我中原邊境?”
他猛地一丟奏折到他們腳下,然后聲音突然就拔高的質問幾人!
“難不成先帝打退元蒙到現在為止,爾等連此事都不在意了!?”
“要你們何用!!!”
毛澄和王諒是緊張了下,大首輔的楊廷和卻很自然的低頭撿起奏折。
他不過是拍了拍灰塵,然后雙手打開讀了又讀。
他明白大禮議之事已經不是小皇帝在乎的,他在短暫勝利后也沒有沖昏頭腦,他一步就跨進了真正的朝堂大事之中。
他們必須服軟,他們必須要先忘記大禮議之事,要真正面對這皇帝的責問!
楊廷和微微行禮,然后嚴肅的說:“臣自然明白陛下的憂慮,這奏折其先也在登基大典前臣就看過,于軍事而言陛下認為大明該怎么做,如何做?”
不等嘉靖說話,這位內閣首輔展現了他該有的一面。
“臣批時任廣東海道副使汪鋐以示戰法,絕沒有在不管不顧!”
“而任皇帝更替之重要時節,老臣以大局為重,先尊先帝遺詔于陛下登基,后顧大明戰事而心里,此豈能論不在意?”
朱厚熜一笑,他就知道這老狐貍會這樣說。
他笑道:“朕還應該謝謝你楊首輔?”
他轉而起身,看向王諒二人。
“王尚書,你說至于此時,登基之事已完,朕這大明該如何做?”
王諒一驚,但他也算明白這皇帝此時在拉自己一把,讓自己有機會和這楊廷和斗上一斗。
“臣認為楊首輔所言沒有錯,但以臣之想,陛下在意的是為什么大明并沒有在這緊要關頭更去在意邊境之難,這合理嗎?這不合理!”
楊廷和也知道這皇帝在讓王諒出面,他也沒有惱,反而回頭看王諒。
“武宗正德年間至此留下的弊政呀,老臣用了三十多天皇帝未繼位的時間,已盡最大努力去讓大明安穩..”
他再看向朱厚熜。
“而陛下剛登基就關心這軍事,難不成臣能在短期內就簡單解決嗎?”
“臣日夜思緒也是為這大明,臣為這天下也做了臣自認為很有效果的改變,雖然明白到此自然還不夠,但陛下你應看看天下民意啊!”
楊廷和的話就好似在和朱厚熜說,你這個皇帝該看看他在三十八天內做的政績,看看百姓對他的看法,看看光是掃平弊政花了多大的努力。
也就差說這軍事已經做到最大的努力了,你現在尚且是皇帝,難道你一切都能歸結到大臣身上嗎?
朱厚熜剛要說什么,楊廷和又開口了。
“正德之遺,雖不至民不聊生,可陛下登基之事非以‘正統’定性就對嗎?這天下能繼續安定下去嗎?”
什么意思!!!
“而此戰事朝廷也自然會管,臣也會時刻監察邊境之事,盡最大能力協助!就算拼上這老朽的身體,臣也絕不會罔顧大明邊境、百姓之苦!”
好嘛,楊廷和就差拿著官帽發誓說一定會幫皇帝解決這戰事,就差說就算嘔心瀝血而死也要保全大明的安定。
但他千不該,萬不該再次提及已經過去的大禮議之事。
朱厚熜看到這樣的楊廷和就知道這家伙是真會說,就差直接說你皇帝關心的事根本多余,你根本就是在咸吃蘿卜淡操心。
“恩...”微微深沉一下,朱厚熜在思考原本的歷史,他意識到這場戰爭確實沒辦法進行更大的更改了。
這場他主導的壓力大臣的鬧劇也進行不了多久啦。
不過。
“這對待番夷的戰事看來楊首輔也是極為在意,先不談什么朕繼位之事,若細說,廣東海道副使的汪鋐為大將話,朝廷可于他有囑托?”
楊廷和眼睛一變,王諒立馬出面道:“臣為吏部尚書乃六部之首,在于戰事也是相當之在乎...內閣在陛下未登基前,曾傳言道務必奪回被占領的屯門之地,若失敗當以削職問罰!”
毛澄心里也一驚,這王諒又開始他的本能,見縫插針!?
朱厚熜心中大喜,表面卻一指楊廷和。
“楊首輔,吏部尚書此話可真?”
楊廷和就算之前多么明白的闡述他的決心,但這一刻他是沒辦法否認了。
“是如此,可陛下您要……”
嘉靖突然喝道:“你前言道一切是為朕登基,是為什么正統才沒法刻意在意邊境戰事,然你的處理手段就是讓廣東海道副使汪鋐接受朝廷強給他的壓力,你在逼著他一人迎敵,一人以命下軍令狀不成!?”
靜,殿內突然一靜。
楊廷和沒辦法說什么,這其實非他的首見,乃是其他三位內閣大臣的共同建議。
嘉靖登基的事是遠比戰事還要重要,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只有壓力給到下面大臣身上,這才不至于讓邊境之戰事出事。
軍令狀也是他們文臣常以用的手段,尤其是武宗剛死的這個特殊時期。
“朕問你,是與不是!?”
“……”楊廷和注視朱厚熜半響,最后才微微點頭,“是。”
“那……”朱厚熜此時才松口氣,他最后道:“今朕既已登基,此戰事不能以原本的處理絕策對待,朕建議...”
“此事再議!”
楊廷和仿佛再一次被朱厚熜壓制了啊。
但真的能如嘉靖所愿嗎?